菊花也叫黃花,屬於菊科,品種很多。中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以來栽培菊花就很普遍。菊花是長壽之花,被學者譽為賞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喜愛和贊美它,所以經常舉辦大型的菊花展。菊展自然是在重陽舉辦,因為菊花和重陽的關系太深了;所以重陽也叫菊花節,菊花也叫九華。賞菊已經成為重陽節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宋代《東京楚魯花》卷八:“九月重陽,人人賞菊,有數種。其黃色和白色的雌蕊稱為“萬寧菊”,粉紅色的稱為“桃花菊”,白色的稱為“木香菊”,黃色的圓形的稱為“金陵菊”,純白色的稱為“西戎菊”。到處都是。
明代《陶安夢》中記載:“兗州少神家風氣襲宮。賞菊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竈、其盤、其盒、其盆角、其觀者、其杯盤、其壺、其杯、其褥、其酒;它的面食,它的衣服圖案,所有菊花人晚上點蠟燭,蒸幹,顏色不止幾層。酒席散了,把葦簾拿掉露出來。”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錄》:“花九花者為菊。每逢重陽節,富貴之家,九花百盆,裝飾得前廊後輕的寬敞建築(前廊高後廊低,前廊低後廊高,比喻高低)。四面堆積者,謂之‘九花寶塔’。”在《賈青錄》中,我記載了蘇州賞菊的活動,說:“菊花初開,花老虎的農民曬幹了幾百盆(古代大腹小口的器皿),擡進城來。人買瓶洗為酬,或五七器壹套,熟絲放於梗中,果然能壓制背部。或者在廣亭樓給玩家堆幾百盆,縐紙就是壹座山,不,菊花山。而且茶館特別紅火。”其他書籍中也有賞菊的記載,如《金瓶梅》、《浮生六記》等。時至今日,重陽節期間,各大公園仍組織大型菊花展,菊花被紮成各種動植物、人物等造型,非常漂亮。
攀登高峰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壹是爬山。因此,重陽節也被稱為“升天節”。爬山沒有統壹的規則,壹般都是爬山,爬塔。
爬山早在西漢時期,《長安誌》中就有記載,人們在九月九日遊覽漢都。東晉時有壹個著名的“帽子從龍山上掉下來”的故事。據《晉書·孟家傳》記載,九月重陽節,晉代大司馬桓溫和參軍將軍孟佳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壹座山),孟佳看山景,不知道帽子被風吹走了。桓溫讓人寫作文嘲笑他,他也不示弱。他的作文答辯曾壹度成為佳話。
南朝人吳浚在《續齊·和合傳》中記載了壹個神奇的故事:汝南人與費長房壹起遊覽風景、旅遊。費長芳讓他讓家人在重陽節做絳囊,綁上山茱萸的胳膊,爬山,喝菊花酒,以避禍。桓景照辦了,躲過了這場災難。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了重陽節期間人們避邪避災的心理。
當然,人們爬山不僅僅是為了爬山,更是為了看山上的紅葉野花,喝酒吃肉來享受,這樣爬山和野炊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代孫思邈《千嶽金方令》中說:“重陽節,必觀酒興,登山勢,以饗宴,享秋誌。酒必取山茱萸菊花,必飲之。”記住隋朝的風俗和後世的差不多。南宋,夢梁璐五年出版:“日月飛梭,盼重陽。.....就是‘孟佳去龍山落帽,元明去東裏賞菊’的那壹天,就是這個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天》第壹片:“今我重於九,不耐菊花。試著找壹個高的地方,攜手拍壹張崔偉的照片。讓妳的眼睛照耀在萬仞蒼白的懸崖上,雲會保護黎明的霜,妳會知道我和妳壹起來。古寺倚竹,飛檐絕尖。”本文敘述了重陽賞菊登高的魅力。
明清時期,北京地區爬得相當高,《燕京歲時》說:“京師叫重陽九月九。每到九月初九,人們就提著鍋和菱角,出門就往高處爬。南有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北有薊馬、凈化場,遠西有八處。詩詞飲酒,燒烤蛋糕共享,求壹時之樂。”無論文人墨客,都喜歡爬山之後在山上野餐燒烤。有的有錢人帶著窗簾、燒烤、車馬、樂器,爬平臺、爬坡,搭窗簾、擺桌椅,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唱戲、聽歌、看舞蹈。比如清末的慈禧太後,每年都會在北海東邊的桃花山爬山、野餐、燒烤,並設置藍布圍欄,防止閑人偷窺。在玉淵潭釣魚臺等地,也有不少登山者。故宮禦花園裏也有爬山。
再比如廣州,那裏爬白雲山的遊客比重陽還多,喝酒寫詩,很熱鬧,影響至今。在上海,附近沒有小山,所以以上海南部的馮丹大廈和豫園的大假山為攀爬高雅收藏品的地方,也是非常熱鬧的。到了民國,我幹脆登上了壹座24層的國際飯店。近代的北京香山、山東牛山、江西南昌王騰亭等。也是高海拔的度假勝地。尤其是王騰亭,因為唐代重陽節時王波在亭上題寫了《王騰亭序》而聞名天下。至於湖北江陵龍山上的鬥笠臺,紀念金代孟佳的鬥笠,也吸引了許多遊客。
因為重陽節是秋節,節後花草樹木開始枯萎,所以有重陽節踏青叫“刺青”的說法,與三月春遊叫“踏青”的說法相對應。清代潘榮弼在《景帝年間紀勝》中寫道:“(重陽)有治,終日飲於郊,名曰‘刺青’。”這也是壹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關於登高習俗的起源,眾說紛紜:
壹種理論可能來源於古代對山神的崇拜,認為山神可以救人於災難。因此,人們應該在重陽節去山上玩,以避免災難。也許壹開始是為了祭祀山神以求好運,後來逐漸變成了壹種娛樂活動。(古代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9月9日,老陽的數字在當月和當天,這是不吉利的。於是就演變出了壹系列避兇求壽的活動,並不是魏文帝曹丕所說的“適壽”之數。這是《五雜碎》中的觀點,是明新陳代謝產生的。
到了重陽節,秋收已過,農事相對清閑。此時,山野的野果、藥材等正處於成熟季節,農民們紛紛上山采集野果、藥材、植物原料進行副業生產。這種在山裏的聚會被農民稱為“小秋收”。爬山的習俗最初可能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至於重陽的那壹天,是後來的事了。那就意味著壹開始就把它當成壹個符號,宣傳它的功能,就像春天適合種樹壹樣,所以人們就搞了壹個植樹節。另外,重陽節期間,天氣晴朗,氣溫涼爽,適合登高望遠。
裴山茱萸贊菊花
重陽節有祭拜山茱萸的習俗,故又稱“山茱萸節”。山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象征。人們也喜歡在重陽節戴菊花。山茱萸的別稱是“辟邪翁”,菊花也被稱為“延壽客”。裴山茱萸
山茱萸是壹種可以入藥的水果,因為產於無棣(今江浙壹帶)的山茱萸品質最好,所以又叫吳茱萸,也叫月膠或矮子。是壹種常綠小喬木,差不多能長到十幾尺高,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相間的花,壯如辣椒籽。秋天後成熟。果實嫩時黃色,熟時變紫,有溫中、止痛、理氣的功效。山茱萸葉還能治霍亂,根能殺蟲。《本草綱目》說它麻辣清香,性溫,能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戴山茱萸可以辟邪消災。
重陽節崇拜山茱萸的習俗在唐代非常流行。人們以為在重陽節插山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壹個香囊,把山茱萸放在裏面,叫做山茱萸包,有的插在頭上。大部分是婦孺穿的,有些地方,男人也穿。金代葛洪的《西經雜記》中有考努斯參加重陽節的記載。除了佩戴山茱萸,人們還佩戴菊花。唐朝就有這種情況,古往今來壹直流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在門窗上貼菊花枝葉,“以除邪穢,以招財進寶”。這就是頭上的菊花的庸俗化。在宋代,還有人把彩帶剪成山茱萸和菊花送給對方。
其實,重陽山茱萸類似於端午節的雄黃、菖蒲,目的是驅蟲防蛀。因為重陽節過後是十月小春,天氣回暖了壹段時間;重陽前的壹段時間,秋雨潮濕,秋熱尚未消退,衣服容易發黴。這段時間是桂花盛開的時候,所以人們稱之為“桂花蒸”,所以這個時候壹定要防蟲。山茱萸有壹點毒,可以殺蟲。制作山茱萸膠囊的習俗就是這樣來的。
但宋元以後,佩山茱萸的習俗逐漸稀少。其變化的原因大概是來自重陽節重心的轉移。在早期人們的時間生活中,重陽強調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不僅關註當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的生活給予更多的期望,祈求長壽和延續。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終於蓋過了“避邪甕”(山茱萸)。
紙鷂
放紙貓頭鷹是徽州人慶祝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也就是說,徽州的民間重陽節,主要以紙飛鷂為特色。這種習慣不僅在徽州流傳的民歌中有描述,光緒的《徽州府誌》中也有描述。紙鷂
紙鷂現在也是風箏了。風箏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以前,北方習慣稱之為“紙風箏”,南方習慣稱之為“風箏”。徽州的“紙鳶”稱謂,明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稱,有“南北雜糅”的味道。
春秋時期開始出現風箏,最早的類型都是鳥。相傳為公災(魯班),他“削竹為鶴,而飛之”,“作木鳶見宋城”。這裏的“竹鵲”和“木鳶”是風箏的原型。不過那時候沒有紙,只能用竹子做。清人筆記說“韓信率十萬大軍在垓下圍攻項羽,用牛皮做風箏,吹笛之人奏思鄉曲,聲聲悲憤,楚軍八千弟子盡散”。這裏說的漢代的風箏只是牛皮做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問世後,出現了紙風箏,出現了“紙風箏”、“風箏”等名稱。“風箏”這壹名稱的出現,在五代就有記載,《詢草錄》中說:“風箏,即紙風箏,又稱風風箏。五代初,葉莉在宮中做紙鳶,引路為戲采風,再以竹為鳶頭之笛,使風入竹,聲如阿正,謂之風箏。”唐朝以後,風箏盛行,清明節被定為風箏節。宋代以後,風箏在普通百姓中流行起來。從此,風箏的造型不再局限於喜鵲、風箏、鷂等鳥類,而是昆蟲、魚、神。明清以後,風箏制作已經成為壹門非常精美的手工藝藝術。
徽州民間的紙鷂改變了原來的樣子,多為方面加尾,形狀與民間所附的門神、神位相似,故懷疑是神鳶的簡化。在徽州民間,風疹的產生極其簡單。拿壹根彎曲的竹子和壹根垂直的竹子,拿著壹張正方形的紙,附上壹個尾巴並調整好線,然後飛起來。有壹種沒有尾巴的方紙,略大,叫“貓頭鷹奶奶”,因其飛行時穩紮穩打而得名。
此外,偶爾還會發現其他形狀的紙貓頭鷹。
在重陽節,人們經常在街上和野外高板凳放風箏,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很壯觀。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放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貓頭鷹,可以說是徽州特有的民俗。原因很難知道。不過從惠州的南方氣候來看,時間似乎還是挺合適的。雨季在清明節前後,春雨不斷。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放紙貓頭鷹。然而,秋高氣爽,重陽節前後風大,人們不得不根據傳統習俗爬山和進行戶外活動。這個時候放紙貓頭鷹,適合天時地利人和。
吃重陽糕
除了上面說的喝山茱萸、菊花酒、吃菊花菜,重陽還有很多飲食方式,最著名的就是吃糕。北方吃重陽糕的風特別大。重陽蛋糕
據《西京雜記》記載,在漢代,九月九日是吃彭餌的習俗,也就是最初的重陽餅。誘餌是古代的蛋糕。“李周”帶有用於祭祀或宴會食用的誘餌。漢代就有小米餅,可能離今天的餅不遠了。彭餌,想必類似小米糕之類。到了宋代,吃重陽糕之風盛行。餅與高諧音,吃餅是為了吉祥之意,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花糕、五色糕,制作隨意,有“粗花糕”、“細花糕”、“金錢花糕”等。
貼壹些香菜葉作為標誌,中間放些橄欖、棗、核桃等粗糙的幹果;精細的花糕有三兩層,每層都夾著精細的蜜餞幹果,如蘋果脯、桃脯、杏脯、棗脯等。錢花餅和細花餅基本壹樣,只是小壹點,就像“錢”壹樣,多是上層貴族的食物。
據說早些年,人們不在面餅上放棗和栗子,或者蒸糯米黃麥做的粘餅,看起來像“上金”“上銀”的花餅。
有詩描寫重陽糕的制作:
蔡雲:
篝火在響,機器在夜忙。
紡織工壹喝下高登葡萄酒,
它仍然是壹場風暴,
店裏到處都是蒸棗糕的味道。
九月九日拂曉,九月做蛋糕是古人的本意,孩子頭上頂壹塊蛋糕,嘴裏說壹句話,祝孩子萬事如意。精致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壹樣,上面放兩只小羊,符合重陽(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陽糕上貼上紅色的紙旗,點上蠟燭。這大概是指“點燈”和“吃餅”而不是“爬”,用小紅紙旗而不是山茱萸。現在重陽糕還是沒有固定的品種,全國各地重陽節吃的軟糕都叫重陽糕。
重陽糕不僅在家吃,還餵給親戚朋友吃,叫“送糕”;我還邀請我已婚的女兒去家裏吃蛋糕,稱之為“英寧”。
喝菊花酒
菊花,中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第壹次霜凍的時候,只有這種草茂盛。由於其獨特的性格,菊花成為活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筆下,就有“晚膳秋菊落英”的說法,即吃菊瓣。菊花酒在漢代就有了。魏時,曾在重陽把菊花送給鐘舞,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河南南陽山有壹戶人家,因為喝了開滿菊花的甘谷水,所以長壽。在梁的《采菊》中有“采菊東籬下,采珠互訴,朝露濕”之說,也是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時期,菊花酒仍很流行,明代郜璉的《尊生八記》中仍有記載。這是壹種受歡迎的健身飲料。
在重陽節,中國有喝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視為重陽必飲的消災祈福的“吉祥酒”。
中國的菊花酒釀造早在漢魏時期就已流行。據《西京雜記》說“菊花適,收莖葉,釀雜粟。明年九月九日烹之,即飲之,故稱菊花酒。”
晉代陶淵明也說過“酒能治百病,菊能治衰老”。後來,喝菊花酒逐漸成為壹種民俗,尤其是在重陽節。《荊楚紀年》記載“九月九日,裴椋食蓮耳,飲菊花酒,得壽。”
到了明清時期,菊花酒中加入多種草藥,效果更佳。其制備方法是將菊花榨汁,用酵母和大米釀酒,或加入生地、當歸和枸杞。
菊花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因為它可以疏散風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指出,菊花有“治頭風、清耳目、除瘺管、治百病”的功效。
在古代,菊花酒是專門為第壹年的重陽節釀造的。9月9日,采摘剛開的菊花和壹點綠色的枝葉,與糧食混合釀造,然後壹起用來釀酒,放在第二年的9月9日飲用。據說喝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來說,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暈、降血壓、減肥、瘦身、補肝氣、和胃益血。這是壹個喜慶的季節,秋高氣爽,菊花盛開,窗欞下壹片片金黃。親戚朋友除了爬山插山茱萸,還互相邀請喝菊花酒,賞黃花,真的玩得很開心。尤其是詩人,賞菊飲酒,吟詩作賞,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好句子。
因為菊花酒,重陽成為祭祀酒神的酒神節。例如,根據《山東民俗重陽節》的介紹,山東釀酒廠在重陽節祭祀酒壇之神,酒壇之神就是杜康。在貴州省仁懷縣茅臺鎮,每年都要用藥材釀酒。傳說好酒是因為1999年楊的強勢而釀出來的。每當第壹次釀酒,老板就在貼有“杜康祖師之神”的地方點上香燭,擺上供品,祈求釀造順利(見《中國取英民俗誌》)。在湖南寧遠,每年九月九日,“重陽酒必競酒慶”。這些習俗說明重陽與酒的關系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