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麽?
1、知識層次:小說的類型,小說的類別,小說的作者、題材、流派風格,小說的要素,小說的“描寫”“線索”“環境”“細節”“鋪墊”“伏筆”“照應”“懸念”“誤會”等等有關的基本知識以及積累壹定的語言材料。
2、理解層次:課文內容,結構特點,情節發展步驟,小說的要素在文中的體現,表現手法,人物形象,環境描寫,人物語言品析,時代背景和創作意圖,主題等。
3、欣賞層次:培養具體分析作品情節結構、敘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現方法、語言特色、創作風格等方面的文學審美能力。
4、探究層次:深入理解作品產生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創作意圖,探究作品的情感與思想的蘊涵及其社會價值;從創新性、獨特性、多樣性、社會影響與文學史的地位對作品進行不同角度的評價;多角度地多元地理解作品的主題或人物;搜集相關作家作品的評論研究資料;嘗試寫作小說評論,等等。
怎麽教?
(壹)點撥法 (問題引導法)
1、定向點撥學生思路。寶玉眼中的黛玉:“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壹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2、指導點撥重點關鍵。《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三激”和“三拳”;謝樹其“妳放心。”
3、捕捉疑點撥疑為明。《群英會蔣幹中計》曹操如此奸猾之人怎會輕易上當。(“信”,曹操多疑)
4、排除障礙撥難為易。《範進中舉》範進面對中舉這麽壹件高興的事怎麽會瘋呢?(胡屠戶在範進中舉前後的變化。)
5、意猶未盡撥終為始。《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沖蒙冤受屈被發配至滄州服刑,當時他的心情性格如何?(甘心服刑,壹副逆來順受的樣子。)那他當時為什麽不能奮起反抗呢?(抱著“重獲生活的願望”。)那麽林沖最後火燒草料場,走上反抗之路是否違背了他的性格,顯得比較突然,並且前後矛盾呢?(陸謙夥同管營、差撥放火燒掉草料場,滿以為林沖以葬身火海,所以在山神廟前觀火議論,和盤托出了全部陰謀。
“不禁怒火中燒,新仇舊恨壹齊湧上心頭”)
(二)陌生化策略
策略壹,整合。
1.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
(康大叔)剛進門,便對老栓嚷道:“吃了麽?好了麽?老栓,這是運氣了妳……“(《藥》)
妳放著罷,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祝福》)
“怎麽了,妳?”(《荷花澱》)
(王熙鳳)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麽藥?在這裏不要想家,想要什麽吃的、什麽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婆子不好也只管告訴我。”(《林黛玉進賈府》
2.從文化視角解讀文本意義。
程少堂“從文化視角看《荷花澱》”“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
策略二:比較。《失街亭》與《資治通鑒》中的“魏蜀街亭之戰” ;《邊城》與《荷花澱》
策略三:迂回。
《阿Q 正傳》:阿Q的“Q”字,情節角度,“Q”是含淚的結局。人物角度,“Q”是阿Q的腦袋,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小辮。環境角度,“Q”像是未莊,這裏近乎封閉的只有壹條河道與外界溝通。未莊則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下農村的縮影,是阿Q“精神勝利法”產生的土壤。主題角度,“Q”還是壹面鏡子,這面鏡子照出了國民的弱點,照出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
《藥》:“血”“路”“鴨”“烏鴉”“花環”等意象的品味。?
(三)“敘述” 策略(從敘事學角度鑒賞小說)
1、敘事人稱:《祝福》與葉聖陶《這也是壹個人》對比
(1)敘述人的安排有什麽不同??
(2)敘述人的不同,會給小說帶來什麽影響??
(3)假如用《祝福》中其他人物代替“我”作故事的敘述人,效果會怎樣??
2、敘事結構與時間
“花開兩朵,各表壹枝”
3、敘事視角
內視角:“主人公講他自己的故事” (《十八歲出門遠行》)
第壹人稱外視角:“旁觀者講主人公的故事”(《孔乙己》《祝福》)
無限制視角:“全知”的作者的敘述(《林黛玉進賈府》 《荷花澱》 《阿Q正傳》 《範進中舉》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
第三人稱外視角:“作者從外部講故事”《藥》
(四)”仿演”策略
1、表演:《守財奴》“搶梳妝匣”(粉筆盒 “縱”“撲”“放”“噢,是真金!金子!” ) 《藥》“茶館談藥”(話劇)
2、辯論:”秦王與趙王誰勝?“《林教頭》性格發展
3、研究性學習:“娶個寶釵做老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3、多媒體:《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雨山神廟》、《杜十娘怒沈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