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筆下的母親,雖然不識字,卻是他遇到的“真正的老師”,因為她給他的是“生命的教育”。沿著這條線索,老舍塑造了壹個感人的母親形象。
母親勤勞誠實而且做事總是那麽仔細認真。母親*幫人家洗衣服掙錢養家,手常浸泡在水裏,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簡單的壹句話,壹個不斷在搓洗衣服的母親的身影就如在眼前。“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 “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母親的勤勞於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母親熱情好客。“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麽窮,母親也要設法弄壹點東西去款待。” “遇上親友家中有喜喪事,母親必把大褂洗得幹幹凈凈,親自去賀吊——份禮也許只是兩吊小錢。”由於耳濡目染,作者的好客的習性,也不會因為生活的清苦而改掉。
母親樂於助人,總不怕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她會給嬰兒洗三——窮朋友們可以因此少花壹筆‘請姥姥’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絞臉……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應。”
母親有著軟而硬的性格,善良而又堅強。姑母常鬧脾氣,在雞蛋裏挑骨頭,她都默默忍受。姑母去世後,她也不去爭壹點利益。但在“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來了,滿城是血光火焰”的環境下,母親又是那麽的堅強,她仍要挑起當家的重擔,保護自己的兒女。“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很難想像壹個無助的婦人怎麽承擔得起那麽大的生活壓力。
母親與兒女之間言語交流不多,但是從作者記敘的事例中,妳可以看出母親與兒女之間內斂而又深厚的感情。“當我由師範畢業,而被派為小學校長,母親與我都壹夜不曾合眼。我只說了句:‘以後,您可以歇壹歇了!’她的回答只有壹串串的眼淚。”和母親相依為命的三姐出嫁,“她掙紮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 “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竈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嘆出壹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壹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麽熱鬧,我卻什麽也沒看見,淚遮迷了我的眼。”這壹“笑”,壹“楞”,“壹嘆”,壹“遞”以及壹句短短的話,傳神地表現了母親的感情變化。言語不多,但她對兒女的愛卻已十分感人。
感情真摯是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每壹件往事,每壹段議論都飽含著作者對母親的懷戀之情。老舍是壹位傑出的小說家、戲劇家,他對形象的塑造和情節的安排都很富功力,因此,在這篇散文裏,母親的形象生動感人,情節也頗具震撼力。本文以敘事為主,兼以議論、抒情,三種表達方式有機地結合,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本文語言精煉,耐人尋味。老舍是壹位語言大師,他的語言猶如甘草,細細咀嚼,在平淡樸素中可以品出許許多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