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小說中的描寫往往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也就是說小說中的細節往往能打動人心,讓人心動。主角的外貌和長相,在電影的形象物化後,找不到和小說中壹模壹樣的人物。在選角的過程中,只能選擇盡可能相似,盡可能找到相似之處的演員。
同時,如今的IP電影受到制作公司的限制,這意味著演員和角色的選擇並不是完全隨心所欲的。妳拿到那家公司的資金,就必須用這家公司的演員。這家公司要營銷推廣的演員不壹定符合小說的主角,但是資金限制使得制片方無法提出異議,只能使用這樣的演員。
甚至臺詞和劇情都是根據演員本身的氣質和長相來修改的,所以這樣拍出來的最終作品早就被角色詬病,早就在海報和前期宣傳中讓人大聲反對,更不用說實際觀影過程了,不滿情緒達到了頂點。當然,除了小說本身的獨特性,小說和電影的區別還在於文字和影像的魅力不同。對於文本描述來說,解碼的關鍵環節在於受眾,也就是常說的“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同壹段落的描寫,對於同壹人物的形容詞塑造,每壹個生活背景、學術背景、心境不同的讀者都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