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高分獎勵!網絡小說的傳播學分析

高分獎勵!網絡小說的傳播學分析

壹.定義

網絡小說是指利用BBS、網頁界面等網絡連續發表的小說。相比普通小說,網絡小說的語法會更接近口語,充滿網絡流行語。除了文字內容之外,利用符號圖案排版進行改動也是它的特點。網絡小說是網絡小說的主要形式。

第二,發展

在中國網絡發展最快的那幾年,很少有好的小說出現,因為當時作為最大的網絡小說網站,並不註重小說的原創性。然後隨著幾個原創小說聯盟的逐漸繁榮,網絡小說才真正擡起頭來。網絡小說的形成是由於網絡時代閱讀和娛樂需求和追求的變化,商業公司的推動使得網絡小說如魚得水般蓬勃發展。目前,中國網絡小說數量正逐漸取代其他小說類別,成為中國第壹小說群體。小說中可以追溯到西路的具體時間記憶已經模糊。最早的網絡小說實際上是論壇形式的YY小說。當初最早興起的團體有天影小說(封閉)魔劍書盟等。因為同壹個出身,最初關系比較好。後來因為起點的出現,起點脫穎而出。很難追溯第壹本書。如果是更早的記載,應該是譚。

1,理想時代

中國網絡小說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底,1991年初。1990 165438+10月28日,中國在SRI-NIC(斯坦福研究院網絡信息中心)正式註冊了中國頂級域名CN,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邁出了中國互聯網的第壹步。

1991年,汪小菲在海外創辦了中國詩歌網。中國留美網絡作家邵雲於4月在網上發表了《奮鬥與平等》,1991,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文網絡小說。1997 165438+10月2日淩晨,老容在四通李芳(新浪前身)論壇發表了壹篇名為《大連金州無淚+00.31》的文章,短短48小時幾乎傳遍全網。這是網絡小說在傳統媒體中第壹次登上舞臺。

從65438到0998,中國第壹部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網絡小說《第壹次親密接觸》出現在BBS上,作者是蔡智恒。1998第6期天涯發表匿名網絡小說《像壹個人壹樣活著》。因為這部網絡小說在電子公告牌上被反復貼出,據說原作者是邢宇森。此外,黃易的《唐龍傳》、莫仁的《星球大戰英雄傳》風靡壹時,黃金書店、各種個人網上書店等小說門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從1999開始,建立了更多的小說網站,比如板書,付費小說網站博庫。自20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閱讀和寫作。小說網站在經歷了發展、整合、合並等艱難曲折之後,在新的建站模式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走向成熟,網絡小說本身也出現了分化,如2000年安妮寶貝的《永別了維安》、2001的《悟空的故事》、2002年慕容的《成都,今夜請忘了我》、林長之的《沙》。隨後幾年,個人博客的成熟和不斷壯大,掀起了壹場全民寫作運動。

2.商業時報

在網絡還處於主要門戶的時期,讀者發現新小說網站大多是通過雅虎等門戶進入,或者通過站間友好鏈接進入。友好鏈接幾乎是很多網站發展新會員的必經之路,新網站很難進入。在這種環境下,金色書店憑借先行者的優勢,牢牢占據了網上書店第壹的位置。正所謂“網上讀書不知黃金書屋,叫網蟲也沒用”。2001,11,保劍鋒等喜歡玄幻寫作的作家在西麓創辦了玄幻小說協會。2002年5月,建立了壹個以小說為主的個人網站,並更名為原創小說協會——起點,簡稱起點。2002年5月15日,起點成立當天,江南武士闖入起點慶祝成立聊天群,批評當時起點的棧室制度,讓起點壹群人啞口無言。最終贏得了命運之戰,篡奪了啟動網站建設的權力,將寶劍藏於江南,並從此取名“藏劍江南”。命運之輪開始轉動...後世的歷史學家對此深有感觸:“壹個偶然的機會。。。幾個人的會議。。。改變了小說網站的命運。”ReadWriteWeb是第壹家對在線閱讀收費的奇幻書店(當時還沒有VIP這種東西),壹建就收費。2002年2月,讀寫網試運行,9月正式投入運營。同時,網站發布聲明稱“為促進原創小說的發展,本網站擬向作者支付在網絡上發表的稿酬,歡迎原創作品加盟”。因為建立讀寫網的時機比較好,當時正是短信聯盟最火的時候,通過對短信收費獲得了不菲的收入。當時網站的規模還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網站的建設者過於急功近利,目光短淺。2002年底,鐘揚、蘇明普等壹批網絡作家離開鐵血,成立了“楊明全球中文圖書網”。首次提出了VIP的概念。通過《中華復興》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吸引了大量成員。到2004年4月1,隨著新VIP閱讀器的上線,起點VIP作品總量增加了100,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遠超過其他網站。起點的公告中稱“經過近半年的不斷努力和發展,最高稿酬達到了1000字40元的紀錄(即2000人訂閱單章,與國內出版費相同),幾十部作品的稿酬收入在1000字到20-40元之間。起點累計稿酬已近10萬元,僅3月VIP作者稿酬冠軍月收入已超過4000元。”

目前網上江湖基本是以魔劍、書盟為代表的CCBA(中國小說聯盟)和起點的對抗,起點優勢明顯。

第三,特點是自己總結的。…………………………………………

第四,網絡小說的傳播思維

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相比,網絡是大眾傳播中速度最快的,它具備大眾傳播的所有特征。然而,互聯網的出現也給傳統的大眾傳播帶來了壹些新的變化:印刷技術和廣播技術之間的明確界限正在逐漸消失;我們正在從媒體匱乏向媒體過剩轉變;正在從向大眾灌輸傳播內容,轉變為根據群體或個人的需求,設計傳播內容的窄播;它正在從單向媒體向互動媒體轉變。互聯網改變了壹些基本的傳播方式,某種程度上重新定義了大眾傳播的概念。特別是網絡的大眾傳播是建立在人際傳播基礎上的。同時,網絡也有社區類型的小眾傳播,如“討論社區”,反映了人類傳播更原始的狀態。換句話說,盡管網絡傳播仍然是壹種典型的大眾傳播,但它已經明顯地具有了人際傳播的特征。需要註意的是,這種人際傳播特征的出現,並不是大眾傳播的倒退,而只是反映了人類傳播的進步。小說作為傳播人類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也受到媒體變化的影響,所以互聯網的出現也改變了小說。人們之所以更重視網絡小說的閱讀和寫作,是因為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最大程度地滿足自己對情感交流、溝通和交流的需求,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和金錢,因為網絡小說是壹種“無紙化”的寫作和閱讀。

受眾即讀者,用在小說中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小說讀者。在網絡小說時代,這個群體的身份和地位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網絡小說強大的媒介傳播優勢,加上人際傳播和高科技傳播手段的壹些特點,自然使其對以往小說的傳播功能具有補救和優化的作用,網絡小說在小說家族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小說也讓“沈默的大多數”(即讀者)不再沈默。它打破了長期以來寫作力量過於集中的格局,滿足了人們表達觀點、表達情感的需求,從根本上解放了受眾。人民小說出版社出版的仿BBS的情感小說《風中玫瑰》,就是受眾參與寫作的典型。人民小說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是收集《風中玫瑰》的帖子和網友的帖子形成的。是作者和網友共同創作的小說,是最典型的閱讀和寫作互動的小說。網絡上出現的極其常見的“接龍小說”也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比如Sina.com和《中華工商時報》合作的《網上跑的斑點狗》,也是在公共空間讀寫的壹次著名嘗試。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短期成為藝術家”不再是神話。網絡解放人,網絡小說解放讀者。在大的語境下,這種解放實際上反映了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的消解,給精英和大眾精神帶來了平等的局面,這是有意義的。這是工業革命以來個人難得的解放。人們終於可以掙脫商品的束縛,從技術理性的控制中找到精神自由的空間。雖然這個空間的存在形式是非物質的、虛擬的,但在精神上,人是自由的。

這種新媒體的出現不僅是傳播技術的進步,也體現了網絡媒體作為壹種新的傳播工具的“人性化”特征。當小說與新媒體互聯網相結合,從而以壹種新的文本傳播方式創作和閱讀時,從本質上講,它並沒有改變小說的基本特征。網絡小說的寫作仍然遵循著老式的小說創作方法:從情節的立意到故事素材的來源,從基本的遣詞造句到復雜的表現手法,從思維想象的能力到創作靈感的激發,從基本的形象塑造到社會生活的描寫,從個體情感的表達到審美理想和對社會生活的評論等等。網絡小說與以往小說的唯壹區別在於,它借助互聯網展現了網絡技術與印刷技術的區別。它可以將文字、聲音、視頻、圖像以超文本的形式鏈接起來,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空間和想象空間,帶來更多的娛樂趣味和享受,將個體的欲望滿足延伸到無限的程度。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帶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小說失去了意識形態屬性。網絡小說的意識形態其實只是表現在意識形態的去中心化。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個人意識形態話語構成整個社會意識形態話語,而且這是更現實的社會意識形態話語。因此,我們認為,雖然網絡小說在壹定程度上把人們從創作和欣賞的局限中解放出來,改變了小說原有的生產和傳播方式,但除了網絡媒體的技術因素外,網絡小說本身仍然遵循著小說本身的創作和發展規律。當然,“媒介即信息”,媒介的變化必然會改變小說概念的原有定義或外延;此外,網絡小說的存在也確實對維護整部小說的生態問題提出了很多新的課題,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深刻的。如果說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中提出的小說批評四要素,是從作者、世界、讀者、作品等方面對小說內在生產的運行機制進行了較為完整的闡述,從而極大地拓展和激發了小說研究的理論視野,引發了小說研究的革命性進展,那麽網絡小說的出現,則要求我們從更廣闊的空間領域,尤其是小說以外的領域來研究小說。借用布迪厄的壹個提法,這是壹個“田野”研究的問題。從分析的角度來看,壹個場可以被定義為壹個網絡或各種位置之間的客觀關系的配置。在網絡時代,如何處理小說場與其他場的關系,如何處理小說場各系統之間的占有關系及其變化,應該引起小說理論界的足夠重視,這是我們今天不應回避的理論問題。用場的概念去思考,就是從各種關系去思考。網絡與小說的聯姻,只是為小說提供了壹個新的場域空間,為小說研究帶來了壹個全新的切入點。只是改變了小說的壹些表達方式,並沒有改變小說本身。

五、網絡小說的問題及其處理。

自古以來,小說就作為壹種高雅的貴族藝術形式受到尊重和崇拜,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大體都是如此。比如孔子的“不學詩無話可說”和“賞景怨”,充分表達了詩歌的價值和作用;曹丕的“經國大業,不朽大事”進壹步把文章的地位、價值和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西方,盡管柏拉圖為了“正義”和“美德”,試圖把詩人趕出“理想國”,但他還是承認“自己從小就愛上了詩歌”;而亞裏士多德則認為詩歌是按照可能性或必然性的規律來描述可能發生的事情,從而將詩歌視為比歷史更真實的論述,為西方國家推廣詩歌和小說開了歷史先河。小說的“Ka Tasis”(凈化)功能,陶冶性情,陶冶人心,陶冶道德,開闊眼界,滋潤無數孤獨痛苦的靈魂,為無數生命點亮希望之光。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很大壹部分得益於小說在社會運動、政治變革和思想啟蒙中的直接作用;面對現實的邪惡和殘酷,人們總會在小說和藝術中尋求快樂和安慰;小說的審美維度,因其與現實社會的不兼容,總會被理論家用作反抗壹個麻木病態社會的利器。無論現實如何變化,小說藝術永遠執著於美與真,引領著人類幸福進步的方向,保存著人類最後的希望。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壹切似乎都變了。在傳統小說中,創作者較少關註讀者,而更多關註作品本身的問題,如主體情感的灌註、主題的挖掘、主題的選擇、結構的安排、語言的修飾等。因此,朗吉努斯關於“崇高的身體”的論述和恩格斯關於戲劇“三位壹體”的審美觀就應運而生了。良性循環的結果是,在這種小說觀念的支配下,前互聯網時代的作品思想深刻,關註社會生活的深層問題,具有宏大敘事的特點。作家受到社會的特別關註,經濟政治地位普遍較高。然而,時至今日,傳統意義上的網絡小說的小說性質幾乎消失殆盡,“重感性”、“求刺激”、“不道德”的作品大行其道。網絡時代,只有消費的邏輯,沒有真誠的信仰。寫作需要知識儲備,需要基本的生活經驗,需要寫作素養。但是,在小說網絡化的時代,這些已經不重要了。網絡小說和博客寫作把小說推向了“泛小說”時代,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字發布給大眾,通過網絡廣泛傳播。小說壹直推崇的崇高、深刻、賢惠、正義、人性的價值觀被推到了最不起眼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講述低級趣味的故事的低劣文字。第壹個靠網絡寫作成名的人蔡智恒曾坦言:“我的小說功底不太好,所以寫作是憑熱情而不是實力。”單憑熱情和缺乏力量造就了痞子蔡,卻毀了小說。毋庸諱言,網絡小說正處於起步階段,與博大精深的傳統小說相比,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其泛濫的自由必然導致小說的衰落。上網者匿名與他人交流或表達自己的感受,很多都是壹時的表演,是壹個不可信的真相。但在人格價值的實現上,過度的極端和過分往往使小說成為相互叫罵的工具,褻瀆了小說的神聖性。基於此,有人從網絡小說多媒體技術帶來的隱患角度,認為網絡寫作扁平化了小說的意義集中度,抑制了讀者閱讀時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網絡小說的審美缺陷表現為:壹是創作主體缺乏動力,二是媚俗的審美心態。歐陽友泉認為網絡小說的缺陷和局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藝術性不高,讓人看到的是“網絡”而不是“小說”,或者有“小說”而沒有“小說”;二是網絡寫作的技術依賴。網絡只是壹種技術,而小說來源於人類的精神。科技只是小說的工具。它應該被小說的藝術目的所控制,給創作者以遵循藝術規律的翅膀,創作者不應該用技術優勢代替藝術規律。第三,網絡小說的另壹個重要缺陷是缺乏作者的擔當意識。網絡小說確實存在太多問題,但不能否認網絡小說的繁榮。有人對傳統小說和網絡小說做了壹個形象的類比:如果說傳統小說是千百年來慢火慢燉的壹鍋老湯,那麽網絡小說就是壹道時令小菜,新鮮時尚。雖然不如湯實用,但符合現代人的口味,有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堅實土壤。其實真的沒必要對網絡小說現有的缺點和局限大驚小怪。正如法國小說評論家Thibaudet所說,小說不能歸功於幹部的傑作。“如果成千上萬很快變得默默無聞的作家不維持小說的生命,就根本不會有小說。換句話說,根本就不會有偉大的作家。”今天,我們也可以說,如果沒有網絡小說的作家和龐大的網絡小說閱讀群體,今天的小說將會陷入尷尬的境地,舉步維艱,壹時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小說終結論”問題可能真的會成為既成事實。本文認為,網絡小說作為現時代的小說,是這個時代的表達和情感的真實記錄。崇高和美好終將以其深厚的情感魅力和生活邏輯重新贏得讀者的尊重和喜愛,而作為消費者的讀者也不能僅僅滿足於欣賞壹些表面的、感性的文字,“寫出好作品”仍將是大多數作家終其壹生的最高追求。網絡小說必然會有壹個美好的未來,評論家的職業就是為小說的這個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