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怎樣確定初中現代文學作品閱讀的教學內容,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三條:
1、要把握住文學作品的特點。
文學性現代文的基本特點是什麽?它與非文學性現代文有什麽區別?我認為文學作品最基本的特點是“形象思維”,用形象來說話。而且它的形象,是運用語言文字這個工具來承載的,不管是小說也好,散文也好,詩歌、劇本等也概莫能外。它與非文學性現代文的最大的區別有兩點,壹是它的“形象性”,二是它的“情感性”。因此,通過語言文字的解讀,學生能夠把握作品所描繪形象,認識形象所反映出來的普遍意義,以及感悟作者通過作品形象所抒發出來的感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因文悟道”,不僅是個途徑方法問題,更應作為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壹個基本目標。
例如,在章艷老師執教的《安塞腰鼓》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自己7分多鐘的朗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文章多次出現‘好壹個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些方面?”這實際上是壹個多通道的閱讀過程,再給學生以5分鐘左右的時間閱讀思考,然後將學生感受到的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最後讓學生對對聯、加橫批。(插進教學片斷:“好在哪裏”到“寫橫批”,約6分鐘)這裏,對對聯只是形式,其實質是指向教學目標的。
2、充分挖掘作品所蘊含的價值。
文學性現代文種類繁多,不同的作品所蘊含的價值也有所不同。那麽,什麽是文學性現代文蘊含的價值?怎樣挖掘文學性現代文蘊涵的價值?雖然這個問題不是壹時半時能說清的,但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我們也可以化繁為簡,我們可以確定壹個原則,即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原則。也就是說,學生通過某篇作品的學習,從中可學到哪些具體的知識、得到哪些具體的收獲、或受到哪些具體的啟迪,從而有利於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方面的具體的發展。抓住了這壹點,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蘊含的價值,也就能正確確定作品的教學目標。
例如,《安塞腰鼓》壹文,其最大特點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那種大氣磅礴、豪情萬丈、氣吞山河的陽剛美。這種氣勢和情懷,主要是通過運用大量的排比、反復等整句形式表現出來的。學生學習這篇文章,能夠受到這種陽剛之氣的感染和熏陶,這就是這篇文章所蘊含的價值。也是學習這篇文章要達到的壹個目標。而要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過反復地誦讀讓學生去體味和感悟。章艷老師執教的這節課,較準確地把握住了這壹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可以說是竭盡了全力。(插進教學片斷:“嘿、嘿、嘿……”朗讀指導,約4分鐘。)盡管剛才朱所長認為這樣做有“偽聖化”的傾向,但就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這壹點上,還是值得肯定的。
3、要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正確陳述教學目標。
明確了文學性現代文閱讀教學在教學內容上的基本要求,是否就等於確定了正確的教學目標?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說,直到現在,有些問題還困擾著我們的語文教學。
首先是“三維目標”與認知目標的關系問題。
我想引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工作組成員、華東師範大學課程研究所副所長崔允漷教授幾段話加以說明,“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大家逐漸學會了‘三維目標’的表達方式,甚至相同的套話。然而,‘三維目標’究竟在教學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三維目標’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系,又該如何去整合,這些都很少有人去探究。”
“課程標準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陳述,教學目標是課程標準的下位目標,但是教師不能機械的、壹壹對應地照搬上位目標的格式,每堂課都按三個維度來陳述。”
舉個在某著名語文刊物發表的《竹影》教學目標的例子:
壹、知識與能力:
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這是把“三維目標”進行機械割裂的典型例子,除了作為教案的“擺設”外,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即便是認知領域裏的目標,也很難付諸實施。試問:什麽叫“體味”和“體會”?達到什麽程度叫“體味”,什麽程度叫“體會”?怎樣知道學生“體味”或“體會”了沒有?
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總是伴隨著認知活動發生發展的,同時反作用於認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預設的,也不是教師所能“鼓勵”的,而必須通過創設情境、制造氛圍,通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生成和發展。
其次是“預設目標”與“生成目標”的關系。
仍先引用崔博士的話加以說明,“真正的教學結果壹定是預設的目標加上生成的目標。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考慮最多的是預期的結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標;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利用生成性課程資源,實現非預期的教學目標。預期的目標是教學設計時關註的重點,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決定因素,也是教學效益中可評價的那壹部分。如果這壹底線都堅守不住,過於重視生成性目標,教學就有可能走向‘無目的’的誤區。”
為什麽要提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解決好在文學性現代文閱讀教學中,如何通過語言文字的解讀來“因文悟道”,來實現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問題。也就是說,正確的陳述目標能把 “體驗”“感悟”“領會”等這些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教學要求具體化,並轉化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可操作,教師可觀察、可評量的外顯行為。
鑒於情感目標和生成性目標都需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和把握,因此,我個人認為,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把重心放在預設的認知目標上,其余的,更多應在過程中予以考慮。
那麽,該怎樣陳述教學目標呢?崔博士作了如下闡述:“目標陳述必須符合壹些要求:第壹,目標指向是學生通過學習之後的預期結果,因此行為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第二,目標的陳述主要是為了便於後續的評價行為,因此行為動詞盡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詞,否則無法規定教學的正確方向;第三,有時單靠行為動詞無法將目標清晰地表達出來,因此需要壹些附加的限制條件,如學習情景、工具、時間、空間等的規定;第四,目標指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個體學生,同時也是為了便於評價,因此,目標的表現程度總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只是說明目標所指向的這壹群學生最起碼達到的標準,它不代表所有學生真正獲得的真實的教育結果,前者只是後者的壹部分。”
這樣,《安塞腰鼓》壹文的教學目標,大致可以歸納為兩條:1、能用精練的語言,簡要概括文章形象所體現的主要精神;2、能通過反復的誦讀,讀出文章的磅礴的氣勢。對照章艷老師教案中所列出的三條教學目標,(插進《安塞腰鼓》教案的“教學目標”)我認為是基本準確的。
二、文學性的現代文閱讀,如何突出體驗過程,怎樣恰當把握多元解讀?(略)
三、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應如何找到文本解讀的最佳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剛才朱所長講到,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習過程中是三位壹體相互融合的,我基本同意這個觀點。但這畢竟是三種不同的學習方式,它們的內涵和外延也各不相同。我想在操作層面上,主要就自主、合作這兩種學習方式談談我的壹些看法。
先說說自主學習。
理想中的“自主學習”,顧名思義,應該是學生能自己確定學習目標,自己選擇適宜的學習方法並在學習過程中能進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調控,最終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價進而確定後續的學習任務。從而達到壹個良性的循環。
應該說,這種教學構想的前景是非常誘人的,也符合我們老壹代語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書教到不要教,改作文改到不要改”的美好願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動地把它照搬照抄過來,在中國這塊文化土壤上並不會結出碩果。
我認為,在現今的條件下,把“自主學習”定位在“教師有效指導下的學生的主動學習”似乎更加貼切,也更加符合教與學的實際。這裏的“主動學習”,其首要特征是學生學習時的主動性,其次是學生學習時的獨立性。主動性主要體現在學生“願學”、樂學;獨立性則體現在學生“會學”、能學,並“相信自己能學好”。教師的“有效指導”,就是要使學生從不願學習到願意學習,從不會學習到善於學習,從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到相信自己能學好。從而凸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得到同步的和諧的發展,在教學這個層面上促進課程改革主要目標的有效達成。
使學生“願學”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樹立學生的學習責任感;使學生“會學”的抓手是對學生進行正確適宜的方法指導;使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的途徑是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插進《蟾蜍》教學片斷:為蟾蜍建壹個小檔案,約13分鐘。)
朱所長剛才也提到了這個案例,認為這是值得的,因為這個問題的解決,使整篇文章的綱領清晰了。從引導、組織自主學習的角度看,也可以說是成功的。
1、由於采用的形式比較新穎活潑,學習的內容既有信息加工又有語言訓練,有較大的思維負荷量,具有壹定的挑戰性,能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願學、樂學。
2、重視過程指導,使學生會學、能學。這主要表現在——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明確的學習任務作為啟動和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操作把手,使學生明確“學什麽”、“學到什麽水平”。
創設了壹個以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深加工。
在這個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供了“紅鶴”這個課外資源,給學生的學習進行了有效的示範。
3、在評價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修改,有利於學生的進壹步發展。
應該指出的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要註意評價的全面性,即不僅要重視學業結果的評價,同時必須重視學生學習品質的評價,以充分體現新課程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壹的理念。在這壹點上,還是有所欠缺的。
再說說合作學習探究。先看《蟾蜍》案例(插進教學片斷:探討人類對蟾蜍的不同態度,約13分鐘。)坦率地說,這是壹次不成功地合作探究,主要問題有二:1、問題簡單,無合作探究的價值。所提問題只達到指認水平,所學內容不是課文的重點。如果這樣改壹下,“‘歷史上的怪物’這壹段並不涉及蟾蜍的特點,課文為什麽要插進這壹段?”就有較大的合作探究的空間了。2、淺嘗輒止,流於形式。學生的表演和評價,只是過了壹下場,意義不大。
有關合作學習易流於形式包括該怎樣正確操作的問題,在教育界已引起充分的重視,有關的論述也很多了,譬如合作的話題要有價值啊、分組要合理啊、合作前要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啊、要有及時的評價啊等等,這裏不想再重復什麽了。只想補充壹點很重要的但還沒引起大家足夠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合作學習的目標問題。
合作學習既是壹種學習方式,而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也是課程改革的壹個目標。因此,我們在組織合作學習時,除了關註解決學業上的問題外,更要關註合作的意識養成、合作態度端正、合作方法的培養等非學業方面的問題。
四、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如何做到既緊扣文本,又適度拓展?怎樣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
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如何做到既緊扣文本,又適度拓展?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要樹立壹個理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教教材”著眼於“讀懂”,這不可避免的會陷入以教材為中心,奉教材為聖經的泥潭;“用教材教”則著眼於“會學”,那就必須打破教材的桎梏,進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確定壹個原則——依據文本而不拘泥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脫離文本。這裏的關鍵是把握好壹個“度”,稍有不慎,即會走進把語文課異化為政治課或班團活動課的誤區,譬如,蘇教班八年級(上)有篇課文叫《都市精靈》,我聽了很多課,不少課上半節課把文本匆匆過了壹下,下半節課就離開文本讓學生們圍繞保護野生動物獻計獻策。最終是把語文課上成了環保課,有人把這種現象戲稱為“種了別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好閱讀的層次——理解性閱讀、創造性閱讀、評價性閱讀。這三個層次,我認為體現了非文學性現代文閱讀的壹個相對完整的過程。
所謂理解性閱讀,就是能綜合理解閱讀材料。也就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能整體感知不同文體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大致思路,能正確把握文章的意思,準確概括文章的要點,對壹些關鍵詞句,能把握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這壹層次的閱讀,關鍵是要能捕捉到閱讀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記敘文,要緊扣住“事”或“人”;說明文,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是關鍵;議論文,核心是把握住作者的觀點。
所謂創造性閱讀,是在理解性閱讀的基礎上,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並發揮必要的想像和聯想,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閱讀材料進行補充、完善、深化、探究等創造性的閱讀活動。創造性的閱讀,理解是前提,帶有鮮明的個性是其主要特點。譬如,說明性的文章,妳可以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能運用文章介紹的有關知識,去解釋或解決生活中的壹些實際問題;議論性的文章,妳可以叫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模擬課文的寫法,再補充壹個論據等。
評價性閱讀,是壹種完全個性化的閱讀行為,是閱讀者對文章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評價。進行評價性閱讀,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各抒己見。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乃至表達形式,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同、或反對、或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有人把這三個層次的閱讀簡要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同化——衍化——異化。我認為是很恰當的,後兩個層次的閱讀,就是壹種緊扣文本的拓展。
第四,要積極開發各種課程資源。資料的種類很多,這裏暫時分為文本的和非文本的兩種。文本的資源可以是相關的文章、資料等,如《人類的醜陋朋友——蟾蜍》(插進《蟾蜍》課件“紅鶴”ppt),這張投影,既提供了新的知識,又為學生研讀文本,完成學習任務提供了幫助。非文本的有視頻、音頻、圖片等。(插進《落落的微笑》課件中的照片、《安塞腰鼓》課件開頭的打腰鼓的錄像)這些圖片和視頻,既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課程資源的來源,主要應來自生活;開發課程資源的途徑,也主要要從生活中去挖掘;而開發課程資源的主體,還應是學生,徐炘老師執教的《人類的醜陋朋友——蟾蜍》壹課的課外作業,“仔細觀察壹種動物,並收集有關資料,寫壹篇生動的說明文”,就較好地體現了這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