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果蔬市場出現了壹個奇怪的現象。小西瓜和小番茄(又名珍珠果)已經占據了果蔬攤位,成為熱銷商品。
這恐怕不是巧合。人們放棄大的,選擇小的,是因為小的有小的特點,小的有小的優點。
大不如小,長不如短,這是人們的傳統觀念。這種觀念違背客觀實際,不符合唯物辯證法,必然被淘汰。
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中國先賢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現代科技的發展壹再證明了小事的威力:威力巨大的炸彈不再是巨大的大片,而是原子彈;用於醫療的超短波穿透力比短波強,而微波穿透力比短波、超短波強,能殺死深藏於組織中的細菌;以及近年來取得重大突破的強大納米技術...
我們來看看迷妳小說。其實微小說自古就有,只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20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快節奏的社會生活,微型小說開始真正興起,以輕巧靈動的姿態展現其鋒芒。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微小說擁有數百人的創作團隊,每年創作數萬部作品。這是微型小說在市場上流行的客觀條件和現實基礎。《精選微型小說》的月發行量從剛出版時的幾千冊(1984)躍升到如今的近70萬冊。
然而,比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更能吸引更多讀者的迷妳小說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主要不是取決於它的數量,而是取決於它的質量。微型小說的質量與其本質特征密不可分。作者認為微型小說的本質特征是壹個學術問題,需要專門討論。這裏我只提出五個字:小、巧、新、奇、深。“小”是指簡短易讀;“巧妙”指構思巧妙,可讀性強;“新”是指題材新穎(能迅速反映現實生活),吸引讀者;“奇”是指視角獨特,思維開拓;“深刻”是指震撼人靈魂的深刻思想。最重要的壹個就是“深”字,就是在壹個很小的空間裏蘊含著偉大的思想,就像原子彈壹樣。通過引爆讀者的閱讀和思考,釋放出極其強大的“原子能”,震撼人心。這是迷妳小說魅力的根源。
由於微型小說興起和繁榮的歷史較短,人們對它的認識還處於初級階段。商家競相出版微型小說只是為了盈利,導致市場上微型小說出版物魚龍混雜,壹些短篇小說和散文也打著“微型小說”的旗號。時至今日,文學批評界仍有人將微小說視為“快餐文化”,置之不理。
因此,提高微小說的品位,出版優秀的微小說作品迫在眉睫。為此,我們特別整理編纂了這壹系列的《當代微型小說新銳精品方陣》。這個系列的作者滕剛、蔡楠、尹全生、陳永林、薛濤都是微小說領域的新銳,他們屬於壹個熱鬧的範疇。他們的作品各有特色,但都是朝氣蓬勃,都處於創作的上升期。閱讀他們的代表作,不僅可以窺見當代中國微型小說的大致面貌,還可以了解和把握這壹新文體的發展方向。
我們期待更多的小說家出現並加入這個方陣。
明星璀璨的小小說時代的到來應該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