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電影《蘋果》表達了什麽意識?

電影《蘋果》表達了什麽意識?

電影《蘋果》講述了壹對農民工夫婦的故事。女的被老板強奸,男的趁機向她要兩萬塊錢。就在雙方為錢爭執不下的時候,女方懷孕了,男方更添砝碼:孩子加上強奸,總共* * * 12萬元。《蘋果》不是電影局在柏林電影節放映的97分鐘版,而是原版的112分鐘版。廣電總局官員炮轟蘋果侮辱中國人。

我沒見過蘋果,所以不能清楚的理解官員的憤怒從何而來,是國家形象還是部門尊嚴。然而,在掃描了網上關於蘋果的各種介紹後,壹個謎題越來越明顯:蘋果到底想表達什麽?

電影《蘋果》描述了發生在北京的壹個故事。圍繞著蘋果的是這樣壹系列的關鍵詞:移民、性、金錢、奮鬥、無序,但是把這些關鍵詞聯系在壹起之後,卻找不到壹個明確的主題。蘋果想告訴我們什麽?蘋果想隱喻什麽?蘋果是想表達對城市移民的同情,是想反思貧富差距,是想審視金錢和價值觀,還是對道德滑坡的悲哀?蘋果是什麽味道?

在外省觀眾看來,影片壹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北京生活群體的生存狀態;再放大壹點。在外國人看來,這部電影可能代表了中國壹部分人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這是藝術作品特有的暗示和歸納能力,就像《瘋狂的石頭》上映後,很多重慶人不滿電影中對重慶的臟、亂、差的描寫壹樣。但是,我真的無法想象,有多少農民工,或者說有多少中國男人,在知道自己的新婚妻子被別人強奸後,會選擇用金錢來衡量和解決。制片人李放告訴記者,《蘋果》原名在京失傳,故事是他和導演李瑜“憑空想象”出來的。我不知道“虛構”這個詞有多少來自生活,或者根本沒有,但它也呼應了張宏森對這部電影“不準確”的評價。也許藝術的寬容允許“憑空想象”,但我個人對“憑空想象”的作品在國外炫耀眉毛並沒有太多好感。

筆者也看過壹些外國電影,有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有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諷刺,有對人性鬥爭的精辟描述。有些電影的沈重、陰郁的氛圍和壓抑,是壹些國產藝術片無法比擬的,但這些電影往往在重重批判的結尾中表現出善意和希望,往往用其深厚的人文關懷贏得觀眾的情感訴求。貧窮的人樂觀開朗,熱愛生活。雖然生活貧瘠,但他們堅持誠信,積極爭取生活中的每壹個機會,就像伊朗電影《小鞋》。同樣是對底層社會的反映和描寫。當蘋果裏赤裸裸的性愛場景遇上穿著小鞋單純的奔跑,哪壹個更能讓人肅然起敬?

廣電的憤怒很大程度上是對蘋果在柏林玩的把戲的憤怒。筆者粗略估計,兩個版本最大的區別就是所謂的“激情戲”。報道稱,觀眾對《蘋果》完整版中的激情戲感到驚訝。是的,壹向以性謹慎著稱的中國電影,也赤裸裸地打起了“性牌”,外國人當然很驚訝。但不得不說,電影的導演和演員會受到外國人的“青睞”和關註,這是中國所有導演和演員都希望的,所以我們基本可以忽略版本蘋果的解釋。

蘋果很受歡迎。聰明的“蘋果”知道,廣播電視因為壹系列的規則,在民間的口碑很差,所以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動員“輿論”來承受這種憤怒。但筆者認為,無論如何,壹部電影不能脫離國家的約束,代表壹個國家出去參與評價,這本身就是對國家權力的蔑視。“蘋果”絕不僅僅是幾個演員和導演的“蘋果”,因為在任何壹個國際電影節上,“中國”二字都會被標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