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為啥古代人要把大婚之日稱之為洞房

為啥古代人要把大婚之日稱之為洞房

古代人大喜之日稱之為洞房,這就意味著組建了壹個新的家庭。後來“洞房花燭夜”成了古代的四大喜事之壹。但很多人卻不知結婚為什麽叫洞房。

關於“洞房”的來歷,有壹個美麗的傳說。據說,有個很有才華的人叫“新郎”,他有點恃才自曠地在家門寫了12個字:有誌不在年高,無誌枉活百年。當時有三個皮匠去趕廟會,路過他家,看到他家門前的字後,決定進去看看是何神聖敢如此口出狂言。

新郎聽到聲響,趕緊把三人迎進屋,茶水招待後問他們有什麽事。三個皮匠,互相看著笑了笑,說沒什麽事,只是路過看妳這木牌子寫得挺厲害的,所以想請他辦件事。

新郎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第壹個皮匠就說,他要壹個跟太陽壹樣大的饃饃,二皮匠說他要像海那麽多油,三皮匠說他要像路那麽長的布。

新郎壹聽笑出了聲,他知道這三位老兄是在逗他玩,但還是口頭答應下來,三天之後把東西給他們。

三天後,三位皮匠真的如約而至。

第壹個皮匠問道:我那太陽大的饃蒸好了沒?”新郎說:“面已經發好了,妳去量量太陽有多大,弄準了我再蒸。”皮匠壹聽犯了難,只能說算了。

二皮匠說:我那海那麽多的油,妳準備好了沒有啊?新郎笑著說:我倒是準備好了,倒是妳能把裝油的甕拿來嗎?二皮匠壹聽,只好也說不要了。

三皮匠問道:那我的布呢,妳織好了沒?新郎從容地答到:織好了,就是不知道妳這路有多長,還得妳去量了來告訴我,我好裁給妳。三皮匠壹聽,也擺擺手說不要了。

新郎笑道:聽說過三位見多識廣,想請妳們辦件事,幫我找六證。三皮匠雖然不知道“六證”是什麽,但也怕失了面子,於是就到別處去打聽。

結果壹個叫“陳娘”的姑娘,也是個才女子,她聽說後,找來剪子梳子,鏡子抖稱和算盤,說是六證。三個皮匠看傻了眼。

陳娘解釋道:裁衣裳剪子為證,梳頭梳子為證,容顏鏡子為證,斤兩大小秤為證,量米面鬥為證,結賬算盤為證。

三個皮匠壹聽是那麽回事,拿回去給了新郎,新郎便提筆寫道:家中無人煮米,床上少個枕妻。讓三皮匠帶給姑娘。

結果姑娘回信道:屋種無梁,冬暖夏涼。新郎壹看便懂了她的意思,原來陳娘在石洞裏住,他趕緊打點行李去了山裏,與姑娘見了面,新郎問道:我問妳打聽個人,有沒有叫陳娘的?住在哪裏?

姑娘臉壹紅說:我不叫陳娘,我叫新娘。

於是兩個人在洞裏成了親,人們就把新婚的男女稱為新娘和新郎,結婚第壹天就叫入洞房。

這就是“洞房”壹詞的來源。

當然,這只是傳說,當不得真。

其實“洞房”壹詞的產生與婚姻制度改革有關,是黃帝為了結束部落 “群婚”制度而采取的措施。

傳說,黃帝戰勝了蚩尤後,建立了部落聯盟;但在部落聯盟裏,由於當時的人們仍然過著群婚的生活,婚姻、家庭很不穩固,男人搶女人,女人搶男人,部落內經常為此發生爭鬥,黃帝擔心這樣下去必將危及部落穩定。於是,黃帝便召集大臣常先、倉頡等人商議,如何阻止因群婚而產生的爭鬥。

壹次,黃帝與常先、倉頡等人在檢查部落住居的洞穴安全時發現,有三個洞穴為了防止野獸襲擾,這三個洞穴周圍用石頭壘起高墻,只留有壹個小門供三個洞穴裏的人出入,非常安全。受到啟發的黃帝在與大臣們商量後,出臺了新的婚姻制度。

新的婚姻制度規定,以後部落裏的男女結婚,要舉行結婚儀式,請眾人到場見證、祝賀,大家喝酒聊天,載歌載舞;新人要拜天地,拜父母,並在大家的見證下才算正式合法夫妻。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後,要被請進壹間圍有石頭墻的洞穴裏,在隔絕的洞穴裏壹起生活,培養感情,期滿後,走出洞穴的男女便具備正式婚配的身份,女的要挽起發髻,表示已婚。

新的婚姻制度實行後,孩子到了婚嫁年齡時,父母便會事先選擇壹處洞穴,並在此洞穴外砌圍墻。久而久之,人們便將砌圍墻的洞穴叫做“洞房”。

當然,在民間有關“洞房”的傳說還有很多,有紫微星下凡的、有驅邪避妖的等等。各個地方的洞房都不盡相同,受地理變化、文化氛圍、習俗、氣候條件影響最多,都帶有神秘色彩。

最早帶有洞房為結合之意的應在唐朝中期,《古今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雙雙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後交拜禮畢,送歸洞房做花燭筵席。”此處描寫極其明顯,用現代人理解的婚禮即可。最出名的還是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裏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絕美佳句流傳後世。自此,洞房也就慢慢成為新婚夫婦新房的專稱,壹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