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小說《文城》中文城是什麽意思呢?

小說《文城》中文城是什麽意思呢?

從表面上看,《文城》的結構分兩個部分,主幹部分是以追尋者林祥福引出的敘事,“補”的部分是以被追尋者紀小美(和沈祖強)為中心的敘事。主幹部分敘述的故事如下:紀小美及其丈夫沈祖強浪跡北方,走投無路之際,兩人偽裝成兄妹,沈祖強將紀小美委托給林祥福照顧。

紀小美與林祥福短暫結合,拿走了後者隱匿的部分金條,不久又返回生下女兒——她與林祥福短暫結合的結晶,然後重新消失。林祥福帶女兒去“文城”追尋小美,判斷溪鎮即為沈紀二人所說的“文城”,並在那裏等待小美,養大女兒。

但在民國初年對抗匪亂時,他為營救溪鎮商會會長顧益民而不幸喪命。“補”的部分補敘了紀小美與沈祖強“做局”利用林祥福的原委,交代了主幹部分留下懸念的壹些關鍵細節,如南歸途中紀小美決定返回林祥福家生下女兒,沈紀兩人返回溪鎮之後知道林祥福攜女兒找來又離開,不久後在雪災的祭天儀式中凍死。

主幹部分留下敘事空白,補充部分再通過另壹線索的敘述給出謎底,這是《文城》謀篇布局的方法。創作者使用這種結構方法,既可以用兩個不同人物作為中心線索,也可以用三個或四個不同人物。電影《金剛川》就用了四個不同人物的視角講同壹個故事,只不過這是壹次拙劣的運用,故事間的互補性很弱,讓人感覺是壹個故事乏味地重復了四次。

《文城》將同壹個故事講兩次,都采用全知全能敘事視角,只是中心人物分別是追尋者與被追尋者,兩個故事彼此對照,後壹個故事回答了前壹個故事的部分懸念。這些是《文城》布局謀篇比較明顯的特點。

既然多用了壹次以其他人物為中心的敘事做補充,那可不可以再“補”壹條線索,來填補仍然存留的敘事空白?余華的匠心在於,他可以把這個故事再以其他人物為中心講壹次,但卻“補”了壹次就收尾了,留下了壹系列的敘事空白,讓讀者自己去回味和填充。

在主幹部分的敘事中,關鍵的壹處敘事空白是壹次敘事“突變”,即民國初年溪鎮周邊匪亂滋生時,林祥福商談女兒定親事宜的對象是商會會長顧益民,而不是雪災之際容留了自己與女兒的長期合作夥伴陳永良。這壹敘事“突變”,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預期被突然扭轉的不適感,並引發疑問:為什麽是顧益民家,不是陳永良家?全書對個中緣由沒有任何明確的交代,這樣的敘事“突變”留下了很大的空白。

此壹敘事“突變”的留白有著重要的結構性功能。以此為節點,全書的敘事線索發生了結構性的“拐彎”,林祥福追尋紀小美的情節告壹段落,轉而進入以林祥福、顧益民與陳永良及其子輩為中心的民初溪鎮史敘事,直到“補”的部分,才重拾林祥福尋找紀小美的線索,補敘紀小美和沈祖強的故事。

民初溪鎮史敘事的中心情節,是顧益民統領溪鎮民眾應對兵災和匪亂,這壹情節與已故去的紀沈二人幾乎沒有關系。林祥福在溪鎮的“等待”變成了將女兒的未來托付於溪鎮的過程,他對顧益民家庭的認可,也可以說是對溪鎮的認可。他對紀沈二人的關系有很大的懷疑,但這種懷疑並未演變成怨恨,而是對溪鎮產生了很深的認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援救溪鎮的領袖顧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