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劉慈欣所有小說中最適合拍攝成電影的了。
下面,我把大劉其它幾部比較著名的小說與《流浪地球》比較壹下:
《球狀閃電》:
《球狀閃電》是比較容易拍攝和制作的,需要特效的情節也不多,人物形象也十分豐富。
但《球狀閃電》的問題是,它是建立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完成的科幻小說,對現代物理學沒有壹定認識的觀眾註定會被量子力學弄得雲裏霧裏。
所以即便《球狀閃電》拍出來了,也註定不會與《流浪地球》壹樣有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績。
《地球大炮》:
《地球大炮》是劉慈欣所有小說裏,除了《流浪地球》之外最適合拍成電影的。
《地球大炮》是以主角在經歷兩次人體冷凍技術後,用三個不同的時間線串聯起來科幻故事。
但是相比《流浪地球》,《地球大炮》的故事性還是稍差壹些。
《超新星紀元》:
《超新星紀元》講述的是在未來世界裏,成年人類全部滅絕,僅剩壹群小孩存活並統治世界的故事。
這是壹個科幻小說,但它同時也屬於荒島文學。與1963年上映的《蠅王》非常相似,荒島文學旨在揭示未來和揭露人性的陰暗面。
所以《超新星紀元》的問題和《球形閃電》類似,就是大眾對於此類題材接受度不高,不能達到《流浪地球》的票房水平。
《三體》:
《三體》的問題在於,它的世界觀太宏達了,人物性格也太豐滿,這也就註定了如果《三體》改編成電影,兩個鐘頭是塞不進這麽浩大的信息量的。
所以無論是以現在國產工業電影的水平,還是好萊塢,《三體》都是極難完成的。
就連大劉自己也說,《三體》並不適合好萊塢。
相比之下,《流浪地球》有兩點點註定了它會是大劉的所有小說中,第壹個改編成電影。
第壹:《流浪地球》帶來的末日感比起《2012》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末日面前是全球人民同仇敵愾,***同尋求機會,這樣的劇情設置在大劉的小說裏是很少見的。比如說在《三體》中,就有很大壹部分劇情用來批判人性的卑劣,這是不適合搬上科幻片的。
這種末日感不僅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緊迫感,還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觸動,這是科幻片很難的的品質。
第二:《流浪地球》說白了還是英雄主義電影,雖然說有壹部分人看不上英雄主義,但這確實是最適合工業電影的主題,無論是漫威、DC,還是“票房怪獸”《戰狼2》,都證明了英雄主義是行之有效的題材選擇。
如今《流浪地球》直逼《戰狼2》的票房成績,也證明了這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