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電視劇《逆水行舟》是在高中的時候。劇中的幾個場景非常觸動我,我看了三遍電視劇,現在我已經看了第二遍小說。
先說電視劇。電視劇不同於小說,觀眾的文化水平明顯比小說讀者低很多。所以在改編中,難免會選擇容易搬上銀幕的部分。雖然整體人物和故事線大部分都是基於原著,但和小說差的不是壹點點,這也是編劇的創新。我壹直認為,唯壹壹個不需要太多改編就能拍出電視劇的人,就是金大俠。
看了電視劇1 ***34集,感覺如果能減到20集就更好了。雖然最後的結局改編的不倫不類,但是有點意思,小說從頭到尾都在逃亡,直到最後壹章才讓人有點開心。
電視劇塑造了傅、宏宇等原著中從未出現過的人物形象。顧惜朝也從傅仲舒的義子變成了女婿,而沈變兒、阮都有男變女,比如二年、三年滅了,劉也成了鐵手壹樣的角色。張文、福慧雙修、周曉曉等角色根本沒出現過,但鄧肯·詹姆斯、Xi賴金和周曉曉很體面。小說中很重要的無情,在電視劇結尾只是以跑龍套的身份出現,而則被塑造成和主角壹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角色,加入了和傅的感情戲和認識的過程。
有些錯誤不該犯,但還是犯了。例如,李安運村主要債權人的錯位就讓人很不舒服。在小說中,孟有為和天遊龍是反派,而在電視劇中,李安運村的所有債權人都很忠誠,這令人興奮。唯壹壹條漏網之魚穆玉萍,原本是李安運村的四大債主,在電視劇裏成了老八。他也成為了壹個引起笑話並活到最後的搞笑角色。四大捕快的鐵手原名鐵友夏,電視劇裏卻變成了成崖玉。事實上,程咬金是四大捕手中壹個無情的名字。這種錯位是為了彌補無情,變成跑龍套嗎?
電視劇可以單獨是壹個故事。小說中,戚少商的劍——龍劍,隨著傅仲舒謀反的秘密變成了壹把冰冷的劍,然後就有了拿劍殺人逃跑的故事。但是為了劇情需要,壹次次讓對方逃跑,讓人覺得不聽話,本身因為改編就有太多漏洞。再看壹遍,除了第壹集和最後壹集,中間部分都要邊快進邊看。
主題曲,結尾,間奏都很好聽。很多時候,我忘記了電視劇的內容,卻還記得主題曲的旋律,這也是影視可以超越文字的地方。
再說說小說吧。對於溫瑞安的作品,我目前只看過這壹本,不好判斷它的整體水平和風格,只能看小說本身。
如果說金庸的武俠是故事完整性最豐富的,那麽古龍的武俠是最有懸念的,梁羽生的武俠是時代感最強的,那麽溫瑞安的武俠是武俠中最嚴肅的。看全片《逆水行舟》,感覺壹半以上的篇幅都在武俠,從頭到尾恰好是追擊和逃亡,所以壹直在演,有很多精彩的片段都是以武俠貫穿始終,實力上的優劣差距也不算太大。就算壹方能幹掉另壹方,也總能寫的很均勻。畢竟勢均力敵才是最刺激的。壹個有正面的突然變成了反面的臥底,另壹個突然良心發現了反面的就改過自新了。對鴨子霍華德來說是不是太唐突了?總之,每壹場戰鬥總是讓人壹口氣撐下去。戚少商被雷劈救的那壹幕,尤誌偉造反的那壹幕,劉度風在陶陶鎮的那壹幕,劉度風與九幽沈駿的那壹幕,無情與張文的那壹幕,都讓人焦灼在喉,事後回味無窮。如此精彩的團戰,在金庸武俠中很難找到。連六派圍攻光明頂,最精彩的地方是張無忌六派孤軍奮戰;《神雕俠侶》中的襄陽之戰也主要是楊過與金輪法王之戰;天龍八部三兄弟打少室山,後來變成了單挑。古龍的武功和武功並不高明。應該說寫的很模糊,沒有動作描述,沒有可比性。梁羽生的武俠是真的寫了,但是團戰的場面不多,因為我對梁老的作品沒怎麽看過,盲目判斷不好。
充滿血腥味,這是“逆水寒”,這也應該是溫瑞安武功的壹個重要特點。其實更真實。誰不會舔刀口上的血?其實很容易把自己的手腳弄斷是常有的事,但是真的寫出來就會覺得不舒服。要麽妳死了,要麽妳殘廢了,要麽這有多難受。當戚少商出來的時候,顧惜朝砍掉了壹只胳膊。真的很痛。
小說中涉及的很多人物都和溫瑞安的其他作品有關聯,這也是壹個賣點。看完《逆水行舟》,我又迫不及待地看了四大名門的另壹個系列《骷髏畫》。看這些人物在其他作品中的表現難道不是壹種很好的享受嗎?
為了生存,逃亡的時候,大俠長得不像大俠。因為他沒有活過,怎麽對得起為他而死的兄弟們?這是逃犯戚少商在《逆水行舟》中的表現。電視劇裏他是個失敗者,但卻是雷滾,讓人覺得他是個真正的英雄。沈變兒、唐末詞、秦逸仙,甚至高和魏鴨毛都讓人印象深刻,就連、賴金這樣武功不高的小人物也令人振奮。戚少商最終逃脫,以勝利告終,卻在愛情上輸給了郝連春水。這個結局真的很美。誰說女主壹定要配男主?
溫瑞安寫了很多武俠小說,包括四大名捕系列中的很多章節。慢慢學,慢慢讀。如果我讀完了金文的所有武功,我可以開始寫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