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是意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進最後壹次晚餐為題材。
《新約聖經·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最後壹次到耶路撒冷去過逾越節,猶太教祭司長陰謀在夜間逮捕他,但苦於無人帶路。正在這時,耶穌的門徒猶大向猶太教祭司長告密說:“我把他交給妳們,妳們願意給我多少錢?”猶太教祭司長就給了猶大30塊錢。
於是,猶大跟祭司長約好:他親吻的那個人就是耶穌。逾越節那天,耶穌跟12個門徒坐在壹起,***進最後壹次晚餐,他憂郁地對12個門徒說:“我實話告訴妳們,妳們中有壹個人要出賣我了!”12個門徒聞言後,或震驚、或憤怒、或激動、或緊張。《最後的晚餐》表現的就是這壹時刻的緊張場面。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5世紀90年代,小說家馬泰奧·班代洛還只是個孩子,那時他在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道明會修道院做見習修道士,他的叔叔維琴佐當時是那裏的院長。班代洛常會看著列奧納多·達·芬奇在修道院的北墻上工作來打發時間,達·芬奇當時正在繪制斯福爾紮時期壹幅偉大的傑作——《最後的晚餐》。
後世影響
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不僅標誌著達·芬奇藝術成就的最高峰,也標誌著文藝復興藝術創造的成熟與偉大。這件作品達到了素描表現的正確性和對事物觀察的精確性,使人能真切感受到面對現實世界的壹角,在構圖處理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物形象的組合構成了美麗的圖案,畫面有著壹種輕松自然的平衡與和諧。
更為重要的是,他創造性地使聖餐題材的創作向歷史源流的文化本義回歸,從而賦予了作品以創造的活力和歷史的意義。
百度百科——最後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