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諸路告捷。閏六月,張憲打敗韓常軍,攻克潁昌府,又與牛臯、徐慶會師,攻克陳州。王貴部將楊成、張應、韓清等收復鄭州。七月初,郝晸(音枕zhěn)等收復西京洛陽,張應、韓清又與河南兵馬鈐轄李興會合,收復永安軍。在這樣強大的攻勢下,宗弼被迫率領主力與嶽飛親率的主力軍七月八日在郾城決戰。金軍以“鐵浮圖”居中,以號稱“拐子馬”的兩翼騎兵居左右,列陣進攻。嶽飛指揮兒子嶽雲等率軍應戰,令將士手持刀斧,沖入敵陣,上砍敵人,下砍馬足。楊再興單騎闖入敵軍,打算活捉宗弼,受傷數十處,殺死敵軍數百人,又殺出敵陣。兩軍鏖戰到天色將黑,全軍敗退。嶽飛軍取得郾城大捷。
宗弼在郾城敗後,又在七月中率兵十二萬進逼臨潁。嶽飛督軍迎戰。楊再興率三百騎做前哨,在小商橋與金軍大軍遭遇,殺敵兩千余人,楊再興英勇犧牲。張憲率大軍趕到,連戰皆捷,金軍夜遁。宗弼重整軍馬改攻潁昌,嶽飛早就料到,已派王貴、嶽雲率兵防守。王貴、嶽雲率軍與金兵大戰,嶽雲手執壹對鐵椎,率八百騎,往來沖殺,兩翼步兵繼進,董先、胡清又從城中發兵增援,金兵再次大敗,宗弼逃竄。
嶽飛軍這次作戰,得到太行山和兩河義軍的有力配合。梁興約會太行山義士和兩河豪傑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破金人於垣曲、沁水、濟源。喬握堅等收復趙州,李寶收復興仁。梁興在河北攻取懷、衛二州,大破宗弼軍,截斷了金軍從山東到河北的運輸通道。老百姓拉車牽牛運送糧食給義軍。嶽飛註重聯絡河朔抗金義兵的工作已有十多年,現在取得顯著效果。河北、河東人民廣泛發動起來,支持“嶽家軍”,給金兵以極大威脅。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金軍已被“嶽家軍”打得聞風喪膽了。金將投降或準備投降的很多。自燕京以南,金朝的號令不行。宗弼想簽軍(征兵)繼續抵抗,沒有人肯從軍。宗弼嘆息說:“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像今日這樣挫敗過。”他不敢再戰,準備從開封北撤。
嶽飛立即向高宗報告了宗弼已令其老小渡河的消息,說這是“陛下中興之機”,“金賊必亡之日”,請求趕快命令各路兵火急並進,發動總攻。嶽飛自郾城進軍朱仙鎮,距東京開封只有四十五裏了。嶽飛全軍將士急切地等待著渡河進軍的命令。高宗、秦檜卻在勝利面前,再壹次停戰求和。
高宗、秦檜壹面急令張俊、楊沂中等從宿州、亳州和泗州撤軍,使嶽飛軍陷於孤立;壹面又以“孤軍不可久留”為理由,勒令嶽飛退兵。嶽飛上書力爭,說:“金賊銳氣沮喪,內外震駭,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高宗、秦檜壹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朱漆木牌上寫金字,有緊急軍機,由皇帝直接發出),迫令嶽飛退兵。嶽飛悲憤交集,慨嘆道:“十年之功,廢於壹旦!”只得先揚言要渡河進攻,迷惑金軍,然後下令從郾城撤退。當地人民攔住嶽飛馬,說:“我等頂香盆,運糧草,迎接官兵,金人都知道,將軍走後,我們還能活嗎?”嶽飛悲痛流淚,取詔書給他們看,說:“我不得擅留!”嶽飛下令,留兵五日,保護人民南撤。
七月間,嶽飛軍退守鄂州,已收復的鄭州、潁昌、蔡州、淮寧等大片土地,又被金軍奪去。
韓世忠、劉光世、劉锜等軍紛紛從前線撤回。剛從臨安出發、領兵出泗上的淮北宣撫副使楊沂中,在宿州中金兵埋伏,軍潰。
以妥協茍安為國策的宋高宗,在大敵當前,不得不戰的形勢下,下令抗金,但目的仍在戰後求和,並無北上恢復的打算。六月間,順昌之戰時,樞密院頒下檄書,引錄高宗的話說:“本欲為民而吊伐,豈忍多殺以示威!誓與華夷,捐除首惡,期使南北,***享太平。”明白宣布戰爭只在“生擒兀術(宗弼)”,恢復南北“***享太平”的“和議”。高宗時刻擔心戰爭的勝利發展,影響和議,又時刻擔心將帥權大,威脅朝廷。他對張俊說:“妳讀過郭子儀傳麽?子儀總重兵處外,而心尊朝廷,或有詔至,即日就道。”又說:“若恃兵權之重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稟,非特子孫不能享福,自身也要有不測之禍。”嶽飛始終反對茍安,堅持抗戰,以“直抵黃龍”為目標,越是作戰得勝,功高望重,越是觸犯高宗的大忌。兩種不同觀點的對立,日益尖銳,嶽飛的“不測之禍”臨頭了。
壹壹四壹年二月,宗弼統領的金兵從汴京再犯淮北,高宗命諸將合兵淮西,楊沂中與劉锜、王德等部在柘臯鎮大敗金兵,收復廬州。嶽飛奉詔出援,兵行至舒、蘄間,金兵已敗退。嶽飛還師。四月,秦檜和他的死黨參知政事王次翁、給事中範同等計議,以酬賞柘臯之捷為名,把韓世忠、張俊、嶽飛召到臨安。高宗任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副,壹舉收回了三大帥在外的兵權。張俊這時依附秦檜主和。韓、嶽成為秦檜的大敵。
宗弼敗後,派密使告秦檜說:“妳朝夕請和,嶽飛卻正想圖河北,必殺嶽飛,才可議和。”金軍明確提出殺嶽飛為議和的條件。高宗、秦檜密謀實現這個條件求和。
七月間,秦檜黨羽、右諫議大夫萬俟禼首先上章彈劾嶽飛。罪狀壹是柘臯之役,遲遲不出兵;壹是依據張俊的謠傳,說嶽飛主張放序幕楚州。投降派使用倒打壹耙的手段,把不占和棄地的罪名強加給堅持抗戰的嶽飛,請罷免嶽飛的樞密副使。禦史臺官何鑄、羅汝楫等也交章彈劾,請求“速賜處分”。嶽飛被罷官出朝。秦檜壹夥隨後又夥同張俊收買嶽飛部將王貴部下的副統制王俊,指使王俊誣告張憲與嶽雲謀反,把張憲、嶽雲逮捕下獄。嶽飛這時住在廬山,秦檜派楊沂中到廬山把嶽飛誘騙到臨安,以謀反罪名下獄。嶽飛長嘆道:“我方知已落秦檜奸賊之手,使我為國忠心,壹旦都休!”
嶽飛被捕入獄。高宗、秦檜加緊向金朝求降。壹壹四壹年十月,高宗派吏部侍郎魏良臣等使金,在宗弼面前“再三叩頭,哀求甚切”,宗弼才準議和。韓世忠連續上章反對和議,力陳秦檜誤國。韓世忠因此罷樞密使。
十壹月,金朝派使臣蕭毅到“江南撫諭”,規定宋朝投降條款:東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關為界,京西割唐、鄧二州,陜西割商、秦二州之半。宋朝仍向金稱臣,貢納銀絹。
高宗投降成功,向金帝進誓表,寫道:“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金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金朝派使臣冊封高宗為宋國皇帝,規定宋國不得隨意更換宰相。在宋朝抗金大勝之後,高宗割去更多的土地,繼續充當金朝的藩臣。
高宗、秦檜如願以償地屈膝投降後,便又按照金朝的意旨,謀殺嶽飛。嶽飛和子嶽雲、部將張憲等,在獄中遭受百般毒打逼供。秦檜、萬俟禼等始終找不到嶽飛謀反的任何證據,但還是要以謀反罪處死。已被罷免樞密使的韓世忠去向秦檜質問,秦檜回答說:“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或許有)。”韓世忠憤慨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紹興十壹年(壹壹四壹年)十二月,高宗、秦檜終於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殺了嶽飛。嶽雲、張憲被斬首。嶽飛軍中壹些官員被罷免。支持嶽飛出兵的李若虛也被送往遠州羈管。金軍聽說嶽飛死,擺酒祝賀。
嶽飛自二十歲開始從軍,到三十九歲被害犧牲,在抗金的戰場上,英勇戰鬥了壹生。當著廣大漢族人民同金朝女真貴族的矛盾,成為社會階級鬥爭中主要矛盾的年代裏,嶽飛的抗金活動,實質上是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為保衛南方人民免於遭受金朝的侵掠,作出了歷史的貢獻。
嶽飛自詡(音許Xǔ)為宋朝的“忠臣”,他完全自覺地站到了保衛宋王朝的地主階級立場上。正由於此,他不惜壹再去殘酷鎮壓農民起義。也正由於此,他也不能依靠人民群眾把抗金鬥爭進行到底;而當高宗發出金牌迫令退軍時,便不敢“擅留”,伏首受害。嶽飛的悲劇在於:他既要反對高宗的妥協茍安,堅持抗金,又要效忠於高宗的南宋王朝,陷到了無法解決的矛盾之中,終不免於遭受迫害而失敗。
嶽飛對抗金鬥爭作出了貢獻,並且只是因為抗金獲勝而被投降派秦檜謀害的。嶽飛被害犧牲,在廣大人民當中,引起了深厚的同情和懷念。投降派秦檜則永遠遭到人民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