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現實主義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長篇章回小說,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這本書***五十六回,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小說從元末明初寫起(“楔子”),壹直寫到明萬歷四十四年(“幽榜”),前後歷時約二百四十八年。正文從第二回開始,故事發生在明代成化末年,上距“楔子”約壹百二十年;結束於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此事發生在萬歷二十三年,下距“幽榜”二十壹年。前後歷經壹個朝代的興衰。
擴展資料
《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兩代人“科第仕宦多顯者”(程晉芳《文木先生傳》),***有六名進士,其中榜眼、探花各壹名。而其父吳霖起是康熙年間的拔貢。吳敬梓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親病逝。由於不善於治理生計,他過著揮霍浪子生活。
雍正七年(1729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後憤懣離開故土,靠賣文和朋友接濟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顧雲《吳敬梓傳》),從此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至晚年,常處於饑寒交迫。這樣的個人經歷,令他本人對考八股、開科舉等利弊感受尤深。
書名上,“儒林”壹詞源出《史記》“儒林列傳”。是“儒者之林”,指學術界等。國史列傳,自然是“正史”,作者專門以“外史”為書名,正是為了作區別,正如作者的摯友程晉芳在《懷人詩》中所揭示的:“外史記儒林,刻畫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史傳。”
則是作壹正統記史之外的的儒林傳記,並且作者有意把書中故事假托發生在明代,以類“正史”,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時代的文人在科舉制度毒害下的厄運。
百度百科-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