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西遊記》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生動的神話藝術形象。這在文學史上意義重大。
除了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也值得註意。他魯莽又懶惰,是豬性和人性的結合。自然,豬八戒也有壹些優點,比如吃苦耐勞,從不向惡魔屈服。但是他有很多特殊的毛病,比如對女人有色欲,占小便宜,遇到困難就搖擺不定。豬八戒的缺點反映了壹部分人類共同的欲望和弱點,讀來讓人覺得特別親切。
唐嫣是壹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壹心要修正果,持戒,所以不為金錢、美色、權勢所誘惑。作為壹個僧侶,他很善良,有時還很有同情心。但是,從性格上來說,他幾乎是孫悟空的對立面。他膽小怕事,愛聽讒言,不明是非,反映了很多人性的弱點。他聽信流言蜚語,幾乎到了固執的地步。第五十六回,因為悟空懲罰土匪,唐僧不辨是非,反而懲罰徒弟:“我開始念緊箍咒,弄得壹只猴子臉紅頭暈,在地下打滾,只教:‘不要念!“不要讀!”那位長者說了不下十遍,也沒有停下來。行者翻筋鬥,垂直蜻蜓,痛苦難止。“這是非常殘忍的。
妖魔也是《西遊記》的壹個重要藝術形象。惡魔分很多種:第壹種有毒邪惡的惡魔,如蜘蛛精、蠍子精(琵琶精)、蜈蚣精(千足蟲精);虎力、鹿力、羊力等。,都是落後國家,滅佛滅法,也屬於這壹類。它們經常被移除。另壹類是懂得修行的惡魔,比如黑風洞裏的熊靜,火雲洞裏的紅孩兒。最後都成了神仙。還有壹類是以神為妖的,比如黃袍妖怪和佛、老先生、菩薩、佛的侍從、坐騎。最後,他們被逮捕並被送回原地。這些妖魔是佛經的敵人,不是想吃唐僧的肉,就是想迷惑唐僧的心。簡而言之,他們設置障礙阻止他們去西天取經。有些惡魔寫得很有個性,如白的狡猾、紅孩兒的任性、牛的喜新厭舊等。,這些都很生動。這些藝術形象構成了壹個奇幻的神話世界,顯示了作者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其次,在《西遊記》中,善意的調侃和辛辣的諷刺相結合,讓作者對筆下的世界愛恨分明。孫悟空是作者歌頌的正面人物,但作者也不失時機地嘲諷了他“傲慢”的缺點。比如我第二次借芭蕉扇的時候,寫他沒有學會減扇的公式,導致壹個身高不足三尺的人,趾高氣揚地舉起了壹把兩尺長的大扇子。這是對孫猴子自滿的壹種嘲弄。雖然豬八戒也是正面人物,但作者對他的缺點毫不留情。第七十五回寫獅子駝鈴洞三大魔王,有所謂陰陽兩柱寶,入之便化為膿。孫悟空被吞了,八戒感到很絕望,對沙悟凈說:
“妳把行李拿來,我和妳壹起分。”沙僧道:“兄弟,有何分別?”八戒道:“分開了,咱們生個火:妳去流沙河吃人;我去高老莊看我屁眼。跟師父買壹匹白馬和壹個救生器。”
豬八戒總是吵著要分行李,回高老莊做女婿。作者嘲諷豬八戒沒有野心,容易動搖,容易占便宜的性格。
第三,《西遊記》的結構還是比較完整的。西遊記以取經活動為中心,逐壹展開劇情。《鬧天宮》先介紹了孫悟空這個佛門人物,然後埋伏了他後來佛經的命運;“江六兒”的故事,講述了唐僧出生取經的由來。八十壹難的四十壹篇短篇小說,也是通過僧、佛、魔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壹波壹波地展現出來。每個小故事相對獨立,錯落有致,因果分明。比如從紅孩兒被抓到三次借芭蕉扇,引出流氓被拋棄,牛魔王去吃飯等情節。還有佛祖給觀音的三個緊箍,老人背經入水的伏筆,都顯示了作者在結構布局上的別出心裁。
第四,《西遊記》的語言融合了韻文和散文,吸收了民間說唱和方言口語的精華。敵我對抗,經常用押韻來標識自己;打鬥過後,也渲染起了火熱緊張的氣氛。在人物對話中,白話文的簡單明了和方言的生動活潑融為壹體。如果用“不為人子”、“不辜負”、“還清賬”、“吞了”、“咬了骨頭”之類的方言詞,文筆就很活潑。作者往往寫幾筆字就發光,揭示微妙的心理活動。比如豬八戒吃人參果的描寫,獅子拓國密謀的三魔,孫悟空手持金箍棒指揮霹靂,都清晰地展現了作者駕馭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