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她是楊絳的母親,極溫柔又極有智慧,婚姻比楊絳更幸福

她是楊絳的母親,極溫柔又極有智慧,婚姻比楊絳更幸福

這兩天打開朋友圈和公***號,感覺總是關於婚姻鋪天蓋地的負能量。大家討論著男人出軌,而且還是妻子孕期出軌,進而討論如何捉奸,如何未雨綢繆看牢家產,討論如何防枕邊人紅杏出墻的72般招式。

如此壹來,仿佛睡在身邊的人成了自己最大的潛在敵人,要死死盯著才行;而所謂的婚姻,也成了最易碎的花瓶,要時時刻刻看緊抓牢。從此,每壹次付出都要小心翼翼,所有的真情都要反復衡量。

可事實上,這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不是靠看緊抓牢就能握在手中的。所有的逼問、反復盤查、疑心重重,都只能把婚姻逼到壹個更不堪的地步。真正有智慧的女人,也從不是靠這些低級又無聊的手段套牢自己的婚姻的。

最近讀書時,看到壹個我很喜歡的女人。很想把她寫下來,讓更多人看到她的故事,看到美好婚姻的壹種經營模式。

故事的主角,是楊絳的母親唐須嫈。

前段時間,楊絳先生去世,人們忍不住再壹次談起她和錢鐘書先生的婚姻和愛情。幾十年的時光裏,他們相濡以沫,是愛人亦是知己。這樣的感情,讓世人艷羨。

而我在讀楊絳先生的文章時,讀到這樣壹段話:“我們姐妹幾個對丈夫都很好,可是都比不上我母親對我父親的好。”

好奇之下,我開始在楊絳先生的文集裏翻找關於她母親的各種描述,看到了壹個讓我極為欣賞的女性。

楊絳的母親唐須嫈出身富貴人家,少時曾在上海著名的學務本女中讀書,和楊絳的三姑母楊蔭榆(中國近代史上第壹位女性大學校長),還有章太炎的太太湯國梨都是同學。可以說,唐須嫈應算得上那個時代的壹位女性知識分子。

只是後來,她沒有憑借自己的知識才華活躍在民國的文壇或是政界,而是選擇嫁給與自己同齡的楊蔭杭,從此相夫教子,把自己聰慧融入家庭生活的瑣碎。

是的,楊絳的母親,是壹位家庭主婦。

現在若說到某人是“家庭主婦”,很多人就會直接將其判為事事依賴丈夫、沒有個人主見、精神與經濟地位都低丈夫壹等。

但唐須嫈不是這樣的,我覺得,她當真是活出了家庭主婦的另壹種模樣。賢惠但不迂腐,溫柔而又有主見,平和之中也自有壹番智慧。好的婚姻,需要的也正是她這般的女性氣質。

唐須嫈不是壹個保姆式的主婦。她也是大家閨秀,讀過很好的學校,對文學與時事亦頗有見解。

楊絳後來回憶說,她的父親辭官後從事律師職業。父親會將其受理的每壹件案子都詳細向母親敘述,母親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兩人壹起分析、壹起討論。可以想見,唐須嫈定是能說出很多獨到的分析,否則丈夫也不會壹直保持著將工作事務和她講述的習慣。

當然, 唐須嫈和丈夫也不是只聊那些法律案子。他們是這世上最普通的夫妻,過得自然也是最家常的生活。所謂閑話家常,他們最愛說的,可能也是和我們壹樣的日常或是舊事。

楊絳在《回憶我的父親》中曾提到:

“他們談的話真多,多去的,當前的,有關自己的,有關親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氣的……他們有時嘲笑,有時感慨,有時自我檢討,有時總結經驗。兩人壹生中長河壹般的對話,聽起來好像閱讀拉布呂耶爾的《人性與世態》。”

我總聽到很多人抱怨,夫妻之間總是無話可說,沒有***同語言,不過是壹起搭夥吃飯過日子,沒什麽精神溝通。其實,實在找不到可以講的話,不妨講講各自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視角不同,看問題的方法不同,若是能融合並包,或許反而會有讓人驚喜的效果。

如果兩人工作領域差異太大,或是雙方也不願涉足對方的工作,那也可以談些家常閑話。愈是閑話,愈見真情。談得多了,就像楊絳說的,成了壹部《人性與世態》。

壹輩子在壹起,好好說話,這是最普通又最溫馨的感情。

唐須嫈是極賢惠的妻子。

後來我們都只看到楊絳與錢鐘書的愛情,講述著楊絳是如何盡心盡意地照顧丈夫。可是楊絳自己卻說,他們兄妹幾個對丈夫都很好,但卻都不及母親對父親的好。

楊蔭杭曾生過壹場大病,連續幾個星期高燒不退、神誌不清,連醫生不願再給開藥方。全家人都只會流淚,唯有唐須嫈不願放棄,又費力請來了當時有名的中醫華實甫先生,華先生說“死馬當活馬醫”,給了個藥方。而後,唐須嫈拼盡所有的心力照顧丈夫,最後丈夫竟熬過來了,醫生說這像是個奇跡。而楊絳卻覺得,父親之所以能挺過來,“都歸功於母親的護理”。

家裏雖有傭人,但唐須嫈常親手為子女和家人縫制衣物。楊絳有兩個姑姑沒嫁人,壹直在家裏,唐須嫈也很用心的照顧兩位小姑。

後來楊絳的大弟弟得了病,三姑怕被傳染,便提出搬出去住。當時,唐須嫈正為兒子的病而失魂落魄,卻仍不忘給楊絳的三姑母備置搬家需要的日常用具,還極為細心周到地備了煤油爐和壹箱煤油。

楊絳後來回憶了三姑母搬家的事情,她寫到:

“三姑母搬入新居那天,母親命令我們姐妹和小弟弟大夥兒都換上漂亮的衣服送搬家。我認為送搬家也許得幫忙,不懂為什麽要換漂亮衣裳。三姑母典的房子在婁門城墻邊;地方很偏僻。我們回家後,母親才向我們講明道理。三姑母是個孤獨的人,脾氣又壞——她和管園產的經紀人已經吵過兩架,所以我們得給她裝裝場面,讓人家知道她親人不少,而且也不是貧寒的。否則她在那種偏僻的地方會受欺,甚至受害。”

唐須嫈就是這般的女子,極聰慧又極善良,當真是為“善解人意”這個詞做了最好的註腳。

誠然,唐須嫈也不是壹個只會壹心為別人好的“聖母”。越是聰慧的女人,越懂得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亦好好愛自己,好好維持自己的每壹個愛好。

即便身為壹個舊式家庭的主婦,她也從不會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家庭的柴米油鹽裏。

唐須嫈是讀過書的大家閨秀,平日裏不做家務時,喜歡看小說。楊絳說她新舊小說都愛看,經常在看小說時“看得吃吃地笑”,而且還能在閱讀時品評各個小說家的行文風格。

楊絳在回憶我的母親裏寫:

“媽媽縫紉之余,常愛看看小說,舊小說如《綴白裘》,她看得吃吃地笑。看新小說也能領會各作家的風格,例如看了蘇梅的《棘心》,又讀她的《綠天》,就對我說:“她怎麽學著蘇雪林的《綠天》的調兒呀?”我說:“蘇梅就是蘇雪林啊!”她看了冰心的作品後說,她是名牌女作家,但不如誰誰誰。我覺得都恰當。”

唐須嫈對各位名流作家的點評,楊絳覺得都和恰當。總覺得,若是唐須嫈沒有選擇相夫教子,或許也能成為民國時憑借文學評論的功底留下名來。只是受困於那個時代,又因她生性低調平和,不慕虛榮,也不愛拋頭露面,婚後甘願相夫教子,把自己的愛都傾註給丈夫和子女。

溫柔而有智慧的愛,是經營壹段感情、壹場婚姻,最好的砝碼。

婚姻就是這樣壹種奇怪的事物。越是強硬的手段,越引人厭惡遠離;越是溫柔的心意,越能抵禦日常的磨損和歲月的流逝,時間越久,越讓人留戀依賴,終於再也分不開。

很多時候,至柔便是至剛。

日寇侵華時,楊絳的父親帶著妻女避居鄉間。唐須嫈染了惡疾,從此壹病不起,離開了她最愛的丈夫和孩子。

她用了壹生的辰光,憑借自己的聰慧與溫情,經營了壹段美好的婚姻,既溫暖了自己,又教育了子女。楊絳兄妹幾人都有著不錯的婚姻,這和母親的感化和影響定是分不開的。

唐須嫈壹生養育了8個子女,現在來看,知名度最高的莫屬楊絳。也幸而有楊絳,我們才能在她的文集裏,讀過關於她母親的種種過往,看到傳統中國女性的優雅與美好。這種美好的女性品質,至今仍牽動人心、引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