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江南天才葉先生因《南京傳》獲得2020年施耐庵文學獎,讓普通讀者從這位知識天才的人文視野中更好地了解這座歷史悠久、古色古香的文化名城。事實上,除了非虛構傳記寫作,葉先生壹直喜歡虛構小說,如《花影》和《1937年的愛情》都是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也顯示了他的戲仿和平實的寫作風格。如果妳想更深入、更多元化、更立體地了解葉的個性和作品的魅力,閱讀他的散文是壹個不錯的選擇。
北京聯合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生活是激情的,西藏和世俗》是了解葉先生的壹個很好的文本。《* * *》壹書共五章,寫的是年輕的回憶,家鄉的風景,思念的朋友,理想的感情,煙火。其中,在少年回憶部分,我們了解到少年江南才子也很不羈,浪漫而富有詩意,他的浪漫當然也是孩子的愛,但不僅限於愛,還有壹種自我幸福的感覺。比如《騎行旅行》中,我們了解到他會逃課,騎自行車從南京到無錫找女朋友。這段旅程很浪漫,可見這段異地戀有多純真。有了第壹次,就有了第二次,有才之人自然從南京壹路騎到了阜陽。這樣的騎行經歷讓作者“做夢都沒想到那種快樂的滋味”。這時筆者才發現,幾年前,我的壹個好朋友李同學騎著自行車從東關到深圳來接我吃飯,她所體驗到的幸福,無疑和葉先生是壹樣的。
另外,為了紀念母校,我們看了作者在南京大學“除了看壹些書,深夜都拿不到”的經歷,所謂“不過是男生晚自習的時候”,都印證了作者努力學習的經歷。這部分還寫了作者用小說做畢業論文,可見其才華有多霸氣;我也寫過壹段作者不能出家的幸福;還記錄了剃光頭的尷尬。我們可以在《開始學電腦》中讀到作者強烈的“文人”情懷。文章淺顯地寫了南朝湘東義人王魯中的文章。這裏用的三種文風,說明古代文人太註重書寫工具,作者批評了這種形式主義,因為寫得好是第壹重要的。對於鄉土文人的作者來說,他的寫作工具變成了電腦,顯示了作家與時俱進的文人精神。壹種非正式的、粗暴的態度。
到了第二部分,我寫了作者的家鄉南京。在《鄉愁,廢墟上的徘徊》壹文中,通過作者的敘述,我們知道民國政府在65438年到0927年在南京做了首都計劃工程,其中提到要把當時的首都南京建成全國城市的典範,媲美歐美城市。每次讀到這裏,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我第壹次去南京的經歷。中山陵不僅規劃完善,路上的梧桐樹也井井有條,錯落有致,交通很好。真的要為南京的城市規劃點贊。他們的規劃是中國最完美的城市模式。當代南京的背景和發展,都離不開首都規劃的歷史。
之後我們看了《芥子園》,這是李漁在南京的別墅。這座園林是園林藝術的典範,出版了《芥菜園》,是國畫教材。很遺憾第壹次去南京沒有去公園。以後有機會壹定要去看看。然而,在論文中,我們讀到這種門已經不存在了,這讓作者“懷舊而自然地感傷。”讓我對生活特別感興趣的文章是介紹石榴和芭蕉的那篇,說明作者是壹個博學多才的文人,字裏行間都散發著作者的溫婉飄逸的氣息。壹有機會,我就要在老家院子的角落裏種壹棵香蕉,在它的葉子上寫幾個大字。但希望不要被鄰居三伯的大水牛吃掉。畢竟我們的院子沒有圍欄,很平靜,很和諧。
在思念朋友的部分,我寫了作者打牌競技的壹面,也揭露了劉震雲打牌的不負責任和不團結,說他不管隊友死活,不管輸贏。我也寫了王安憶遇到他的感激之情。值得註意的是,作者在這裏提到,他的《懸掛的青蘋果》出版的鋼筆費可以買壹臺洗衣機。我很喜歡現在的作家的鋼筆費可以提高壹點。我還寫了作者和格非在三亞被小偷打了,這是* * *患難之交。還寫到作者喜歡蘇童的文學特點,蘇童的作品“喜歡在沈默和冷漠中寫出感傷和韻味,幾乎無壹例外都是美麗的挽歌”,這也是他和蘇童互相欣賞的友誼。請註意,作者說蘇童是個漂亮的小夥子。在陶文玉的詩中,我們讀到了作者對詩歌的看法。他以類似散文詩的風格贊美詩歌的魅力,也顯示了他的偉大才華。
理想情懷部分自然是寫作者對閱讀、寫作、文學的感悟和感悟。這壹部分也是作者學識淵博、率真誠懇的最大體現,散發著溫婉優雅的氣息,知識性十足。比如《滿架書》寫道,讀書的智慧在於充分利用公共資源,不要在書上浪費太多,所以向圖書館借書是文人之家的特色之壹,而作者的例子又壹次生動地說明了“書不借,不讀”的真諦。然而,作家總是有虛榮心的事實在《毀滅妳自己》中得到了務實的說明。但同時,對於作者來說,“小說是我的生命。沒有小說,我的人生就沒有意義。”這樣的話值得每壹個作家深思。
我特別喜歡讀書是壹種生活方式,喜歡作者簡單而有見地的觀點:多讀書不是壞事,也不壹定是好事.....它可能會幫助妳更好地理解生活。這是壹種非常中肯和辯證的讀書態度。另外,關於“聽妳的話不如讀十年書”的理解,筆者認為兩者之間存在互文關系,互為因果。因為妳得積累閱讀,別人說什麽妳才能理解透徹。這就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這點我很贊同。
在《江南文人》壹文中,是壹篇很有學術性的長篇散文。本文以南京的歷史為背景,描述了中國歷代文人在南京的生存狀況,從阮籍到袁枚,到,到歸有光和,到金聖嘆,再到顧,無不描述了這壹群體的仕途和命運。這樣的學術論文,都體現了他作為繼承人的驕傲和責任,自然是作者理想情懷的總結和歷史的回顧,從而堅定了他繼往開來的決心。當然,作者的視野是開闊的,他對文學的熱愛和研究並不局限於中國。在《緬懷老巴爾紮克和少年維特》的介紹中,他了解到自己關註的是世界文壇的童心。
最後壹部分是關於作者與煙火的日常生活。在這裏,我不僅寫了對流行文化的態度,也寫了壹篇關於米價上漲引發的鄉愁的文章,還有《冬天的吃法》。這篇關於吃的文章,作者運用了排比的寫作手法,充分體現了冬天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冬天吃飯不僅僅局限於吃飯,更是壹種溫暖的交流。除此之外,我還寫了壹個有趣的故事,講的是作者喝醉了,出洋相。我還在《對女兒的期望》裏寫了正確的育兒聖經,就是我們的父母不要鼓勵別人鼓勵,更不要控制教育。作為父母,作者的觀點是“希望她壹生平安幸福。心善”是體現作者儒雅隨和的文人性格的教育思想,從而在作者身上散發出壹定的舊文人氣息,應該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我還寫了我妻子的烹飪以及作者散步和打太極的健康生活方式。還寫到,在致富這件事上,作者引申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哲學觀點,也說明了識時務者為英雄的重要性。諸如此類等等。,隱藏在作者生活的約定俗成和細微之處,都體現了作者對生活最溫暖最深沈的愛。
正如葉先生的好友蘇童對他的評價:“葉的人格絕對是儒家的,是真正的學者……”透過這本真實而飽滿的散文集,我們可以讀到葉先生以戲仿的方式重構歷史,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壹個樸素而通俗的寫作世界裏書寫世俗人生。作為壹個真誠幽默的歷史見證者,他與讀者分享舊俗,沒有距離感,讓讀者精神享受。無論是老少新聞,漫談南京古城,閑話文化名人,討論文人理想,還是香煙與好年華的悶燒,都顯示了王先生的淵博學識,率真真誠,散發著平和典雅的氣息。這是壹本關於江南才子葉先生生平事跡的散文集。讀完會讓讀者深思,有壹種高雅的文人美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