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故事縮寫如下:
故事縮寫
主要講述了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愛上了樸實憨厚的青年董永,私自從天庭下到凡塵,沖破重重阻撓與董永結為夫妻。
玉皇大帝得知怒不可遏,命令七仙女立刻返回天庭,七仙女為了不使董永受到傷害,只好忍住悲痛,在槐蔭樹下與董永泣別的故事。
故事賞析
從本質上說,小說頌揚了七仙女、董永、七仙女的姐妹們等角色人性光明美好的壹面,也鞭笞和抨擊了玉皇大帝等角色的醜惡與黑暗,同時,也刻畫了傅員外的兒子傅官保這些卑鄙小人的醜陋。
而且,傅員外的兒子還有幾份喜劇色彩。這部神話小說表現了天上人間的真愛與真情,可以說,主題思想積極,內容健康向上,人物性格鮮明,故事跌宕起伏.精彩好看,是壹部不可多得的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極強的好作品。
《天仙配》故事由來及戲曲創作
故事由來
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1950年,這個傳說源於安慶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而大揚於天下。2002年10月26日中國郵政局發行的壹套郵票《民間傳說———董永與七仙女》,更是擴大了這個傳說在當代生活中的影響度。
但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傳說中的兩個主人公董永與七仙女的來源則不甚清楚,壹般認為故事來源於懷寧黃梅山區的傳奇《董永遇仙》。
戲曲創作
《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壹,是根據東漢董永遇仙故事編成的,最先編人話本的是宋元時期《董永遇仙傳》;最早編成雜劇的是元代,僅留下《路遇》壹套《商調集賢賓》載於明郭勛所編《雍熙樂府》。
到了明代,在南方民間就出現過不只壹個董永戲文的演出本。據傳與安徽省青陽腔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顧覺宇的《織錦記》(又名《織絹記》《槐陰記》),該劇全本早已失傳,只有《槐陰分別》作為戲膽分別載於明代有關青陽腔諸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