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道士寫了壹部關於佛教因果報應思想的佛教著作《法源朱琳》。在第九卷的敘述部分,對邪惡之神阿修羅的形象是這樣描述的:“其身粗,每次發怒,肋骨可怕,聲音驚人,有三頭八臂,穿山踏海,高舉雲端。”這就產生了“三頭八臂”的理論,用來形容神的佛法。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曾說:“龍神盛怒,八臂三頭。?這指的是龍神有八只胳膊和三個頭的方法。後來演變成“三頭六臂”指神的方法,常用來比喻神的非凡能力。
文中記載(景德鎮鄧川在汾州錄禪師趙珊):壹僧問“主在主如何?”禪師趙珊回答道:“三頭六臂,哪咤撲向皇鐘,我很生氣。”這裏用“三頭六臂”來形容哪咤神的非凡能力。
這種用法在元代楊敬賢的書(《西遊記·吹倒孫》)中也有:“我是八百萬天軍元帥,想讓妳看看我的三頭六臂。後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人的能力很大。比如《紅樓夢》第八十三回,我說“別說女人不能做女人,連三頭六臂的男人都撐不住。〃
清朝的吳軍在第七章(《飛龍全傳》)中說:“妳過著不講理的生活,妳也不怕他,哪怕他三頭六臂,妳也總要和他鬥。這裏的“三頭六臂”都是形容人的非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