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文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占據主導地位的壹種文學現象。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傷痕》。
”傷痕文學”的名稱源自盧新華刊登於1978年8月11日《文匯報》的短篇小說《傷痕》。它也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隨後,揭露“文革”歷史創傷的小說紛紛湧現。
傷痕文學中影響較大的有《神聖的使命》、《高潔的青松》、《靈魂的搏鬥》、《獻身》、《姻緣》等知青創作的作品,從維熙的《大墻下的紅玉蘭》等大墻文學。
以及馮驥才早期在“傷痕文學”中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
有人曾對這個概括性的詞匯提出過異議,認為不如使用"暴露文學"切合這個階段的文學實質,但由於此詞已於是被學術界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延用之。
傷痕文學的問世標誌著新時期文學的開端。它是覺醒了的壹代人對剛剛逝去的噩夢般的反常的苦難年代的強烈控訴。傷痕文學的作者們以清醒、真誠的態度關註、思考生活的真實,直面慘痛的歷史,在他們的作品中呈現了壹幅幅十年浩劫時期的生活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