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劇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壹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壹帶,古屬廬州管轄,故於1955年3月改稱“廬劇”。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的嗨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1廬劇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個流派。上路(西路),以六安為中心 ,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區特色。下路(東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清秀婉轉,細膩平和,具有水鄉特色。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兼有上路、下路兩地特色。2廬劇是與徽劇、黃梅戲、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壹。32006年5月20日,廬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