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爾德勛伯格的音樂屬於西方現代主義、表現主義音樂
相關介紹:
1.表現主義音樂:
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出現於德國,特點為直接表現人類的精神與體驗,與舊有傳統完全相反,它完全無視過去的調性規律,它反對印象主義的客觀性,它認為藝術既不應該被“描寫”,也不應該被“象征”,而更應該直接表現人類的精神與體驗。
2.現代主義音樂:
泛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象主義音樂以後,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專業音樂創作。
擴展資料
相關背景:
阿諾爾德勛伯格從表現主義美學思想中汲取靈感,先後創作了壹批無調性作品,成為第壹位放棄調性的作曲家。如單人劇《期待》和說白歌唱《月迷彼埃羅》(1912)等。
這些作品表現了諸如絕望、恐懼、緊張、痛苦等病態心理或情緒,音樂語言誇張、變形、怪誕。在《月迷的皮埃羅》中,勛伯格還發展了壹種介於說話與歌唱之間的說白歌唱。
無調性階段的重要作品還有《五首管弦樂小品》,戲劇配樂《幸運的手》等。1920年以後為十二音技法時期。經過長期的探索,勛伯格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上,找到了壹種組織音樂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謂十二音音樂。
百度百科-阿諾爾德·勛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