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1935年初,在蘇州做小學音樂教員的黃貽鈞經人介紹,考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下屬的國樂隊任演奏員。有壹次,百代公司在制作壹張民樂唱片時,缺壹段5分鐘左右的樂曲。於是,音樂部主任任光就約請黃貽鈞擔綱這“補白”的任務。
雖然黃貽鈞沒學過作曲技法,但發自內心的激情,使這個作品壹氣呵成。因寫作時沒有標題,國樂隊的陳中根據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就給它起了個《花好月圓》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指揮家彭修文就把江南絲竹式的《花好月圓》改編成民族管弦樂。
這首民樂合奏名曲曾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演奏。此次與原版絲竹管樂恢弘的合奏開場不同,波蘭和烏克蘭組合Dagadana用壹段流暢的鋼琴旋律開啟了壹個更具想象力的空間。“民族元素變成世界元素,融合跨界是最重要的壹個路徑。
其實在國內,許多民樂的‘腦洞’沒有那麽大,規定動作太多,可能把任何壹個優秀民樂手放到國際音樂場景中,他們是束手無策的。所以我覺得將這樣壹批優秀音樂家引進到國內,壹是可以為中國學民樂專業的學生提供壹種方法論,二是可以使當下的年輕人真正對民樂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