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逛超市、賣場時,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廣播傳出來的「主題曲」,短短幾句簡單歌詞,配上通俗旋律,再不斷循環播放,讓人聽了煩躁又洗腦。即使是沒有主題曲的賣場,也會播放壹些較為俗氣、廉價的歌曲,來做為背景音樂。那麽到底為什麽,賣場播放的音樂聽上去都會讓人覺得有點「俗」呢?資深音樂制作人就揭露,其實店家之所以選擇這些音樂,背後可是大有學問。
日本音樂人淺倉大介在電視上提到,超市之所以選用廉價俗氣的音樂,其實是壹種消費心理學,因為客人在聽到這種音樂後,潛意識就會產生壹種想法,順理成章地認為「這裏賣的東西價格好便宜」,因而增加購買東西的欲望。相反的,如果店內播放的是古典樂、旋律復雜的曲子,就會給人壹種「這裏東西不便宜、高雅精致」的感覺,通常也會是高檔餐廳或精品店會選擇播放的音樂。
淺倉的話被從事行銷的網友「藤田佳佑」分享到推特上後,隨即引發網友熱烈回響,許多人都下方回應,「我現在才知道,原來賣場的音樂都是精心挑選、制作的!」 、「長知識了!」;也有其他網友提供其他與音樂有關的消費心理學,「很多餐廳都會播放節奏快速的音樂,這樣能增加翻桌率」、「如果播放法國音樂的話,葡萄酒的銷量就會增加許多呢!」、「我之前有研究過,同壹間餐廳播放爵士樂跟古典樂,食物的味道吃上去也會有些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