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壹部政府出錢,指定創作的音樂劇,而且還是要“創作壹部有生命力、創新價值高、老百姓喜歡的舞臺精品”。就是說,該劇不但要有生命力,而且還有高的創新價值,還要老百姓喜聞樂見,還必須是舞臺精品。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消息壹經傳開,便遭到許多廣州網友的拍磚。歸納起來,理由有四點,壹是這部劇不是廣州人創作的,二是全劇都是普通話沒用粵語,三是主演是湖北女孩而非廣州女孩,四是旗袍開叉太高不符合當時的情況。假設第壹點成立,那麽人們就要問了,為什麽這樣反映西關文化、廣府文化的舞臺劇不是廣州本土作家創作的呢,廣州本土作家是不存在呢,還是水平不高呢,或者是其他什麽原因呢?但非本土作家就壹定寫不出廣府文化的味道來嗎?那也未必。
同樣,從第二點和第三點來看,當然如果是用粵語和本地女孩來演,肯定對於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感情表達把握得會更好,表達也會更好,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這部作品是不是真實地反映了西關文化或者是廣府文化,是不是被廣大廣州市民認可,或者說是不是被廣大觀眾認可。這就像陽朔的《印象劉三姐》,它的定位是給遊客看的,遊客滿意了、認可了,也就成功了。從《西關小姐》的定位看,它是要演給廣大市民的,如果廣大市民並不認可,那這部劇就不能說是成功的。當然,畢竟還沒有正式開演,還要靠時間檢驗,不能妄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