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主要特點:念白和唱詞口語化,非常容易聽懂。
北京評劇有西路和東路之分。西路評劇由西路蓮花落和十不閑演變而來,形成於1900年前後,被稱為西路蹦蹦。因主要在北京及周圍地區活動,所以又稱“北京蹦蹦”。1958年,在中國評劇院挖掘傳統“西路蹦蹦”時,正式定名為西路評劇。
東路評劇形成於1910年前後,是成兆才等人在“對口蓮花落”的基礎上,吸收東北二人轉的劇目,以及河北梆子、京劇、影調等的音樂和表演方法,逐步形成的。20世紀20年代末進入北京,當時稱為“奉天落子”。1935年以後,正式使用評劇名稱。
評劇唱腔為板腔體,有尖板、搭調、大安板、小安板、三錘、倒板、垛板、流水板、反調等,在地方戲中較好地解決了男生唱腔問題。其音樂特點為抒情、流暢、自然,鄉土韻味濃郁。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三弦、板、鼓、鑼、笛子、嗩吶等。
評劇語言通俗易懂,行當比較齊全,有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醜、老生、花臉等,表現力強,不僅可以表現古代生活,尤其擅長表現現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