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夾弦經典唱段有《鴛鴦譜》《莫愁女》。
二夾弦,群眾也稱它為“大五音”。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壹。主要流行於山東西部以及河南東部及北部,江蘇北部,安徽省北部壹帶的地方戲。因為它的伴奏樂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兩根弦夾著壹股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眾按照其方言習慣稱它為“兩夾弦、大五音。
它與流行在黃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濱州地區的“四根弦”(也稱“壹勾勾”、“河西柳”、“哈蟆嗡”)有密切的血緣關系。
兩夾弦經典作品鑒賞
兩夾弦的基本唱腔為大板、二板。另外還有三板、北詞、娃娃、山坡羊、撚子、贊子、砍頭橛、栽板、哭迷子等腔調。伴奏樂器,以四胡和柳葉琴為主,輔以二胡、板胡、三弦、橫笛等。打擊樂器與京劇相同。
兩夾弦的傳統習慣是唱功重於做功,所以它的唱腔是戲劇布局的核心。初期,生、旦角都用本嗓演唱,紅臉、花臉行當都用二本腔(假嗓)演唱。
在唱法上,除老生受高調梆子影響用“二本腔”(假聲)外,小生、旦、醜、凈均以真聲為主,尾聲翻高用假聲,保持了傳統的演唱特色。
20世紀20、30年代以後,兩夾弦得以迅速發展,角色行當齊全,音樂、唱腔基本形成,唱腔基本上用真嗓,尾音翻高的用假嗓,只有紅臉用二本腔演唱。從這壹時期開始,兩夾弦唱腔就基本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