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分坐奏和行奏兩種,掌板者為指揮。笛子主導,文場和武場間隔進行。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在閩西城鄉廣泛流傳並深得群眾喜愛。不論城鎮和鄉村,幾乎都有演奏十番音樂的班社,多為業余的自娛藝人組成;長年都有演奏,節假喜慶日尤甚。
演奏者大多是商人和當地知識分子,也有少數普通民眾。壹些地區的班社還頗有名氣,如連城的“集賢社”、“集英社”,長汀的“詠霓社”、“風雅軒”、“青雅軒”。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除班社和民眾自身演奏外,還延伸到閩西漢劇、木偶戲、古首班和船燈、采茶燈、踩馬燈等民間傳統文藝活動中。
弘揚傳承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其價值己遠遠超出了音樂學範疇,它對中華民族的民族學、民俗學、文化比較學、文化傳播學、種族人口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都是壹筆不可低估的具有探究、保留價值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