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在失聰後繼續他的音樂創作,最終為世人留下了其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的作品——《第九交響曲》。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在1819至1824年間創作的壹部大型四樂章交響曲。因其第四樂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後人稱之為“合唱交響曲”。1824年5月7日,該曲首演於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1827年他寫完了舉世聞名的第9部交響樂後就去世了。
合唱部分是以德國著名詩人約翰·克裏斯托弗·弗裏德裏希·馮·席勒的《歡樂頌》為歌詞而譜曲的,後來成為該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主題。這部交響曲被公認為貝多芬在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
擴展資料:
人物影響
貝多芬創作的九部交響樂,兩首彌撒曲,還有不勝列舉的序曲、協奏曲、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深深影響了後來作曲家的風格。
例如:交響樂《英雄》、《命運》、《田園》,第九交響樂的最後樂章《歡樂頌》;序曲《愛格蒙特》;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等等已是家喻戶曉。他為人類留下了壹筆寶貴財富,對世界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而被世人尊稱為“樂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