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
可以從某個名人的某個觀點著手,結合現實討論音樂中的崇高美。
例子:
在十九世紀末,奧地利音樂家愛德華漢斯立克的壹本書《論音樂的美》,在當時西方引起強烈的反應,這書闡述了他的音樂自律美學思想,並用這種美學思想來重新認識音樂的美。
他的著名論點:“音樂的內容就是音樂運動形式”。美的事物不需要產生什麽情感。效果,本身就是完美的。他從自律美學的角度論述了音樂的實質,剖析了音樂藝術與其它藝術之別,解釋了音樂中很多難以回答的問題。
我想這種美學思想對當今的音樂教育仍然有指導意義,能幫助人們正確認識音樂特殊性,解決人們在音樂認識上的困惑,讓更多的人認識音樂的美,享受音樂的美。
壹首好歌或壹部好的音樂作品,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壹定是因為它傳達了人民的心聲,反映了時代的生活,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因為音樂存在的意義始終是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傳遞思想信息。
但是用音樂怎麽表達這麽多復雜的思想感情和反映這麽多復雜的現實生活呢?又怎麽傳遞繁雜的思想信息呢?用音樂表現思想感情、現實生活、思想信息,需要各種音樂表現手段、技法、曲式和體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