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音樂下載 - 彜族大三弦的傳統歷史

彜族大三弦的傳統歷史

早期的跳樂,彜語又稱“阿博畢”,為拍掌跳之意,舞蹈節奏舒緩,動作輕盈舒展,男女邊彈邊唱邊舞,伴奏樂器除小三弦外,還有笛子、三胡、月琴和木葉等,多在村寨以內選擇場地進行。民國以後,伴奏跳樂的葫蘆小三弦改為木制筒形小三弦。1921年,彌勒縣鳳凰村阿細青年段顯王在筒形小三弦的基礎上,制作出第壹代大三弦。

1930年,西山爛泥箐村小夥張崇仁制作出第二代大三弦,從此用大三弦伴奏跳樂,傳遍阿細的每個村寨。此後,彜族民間藝人石鳳林等,又對大三弦進行了改革規範,才成為現在廣為流行的彜族大三弦。

1946年夏,西南聯大部分師生到路南組織了圭山彜族舞蹈隊,並到昆明演出,使民間歌舞《阿細跳樂》首次登上城市音樂舞臺。如今這種歡快的跳樂(跳月),彜語又稱“嘎斯畢”,為歡樂跳之意,已成為彜族民間傳統舞蹈,即聞名全國的“阿細跳月”。節日的夜晚,明月高懸,在彜家寨外的空場上,青年男女圍成圓圈,中間燃起高大的火堆,小夥子壹邊彈著大三弦壹邊同姑娘對舞。主要動作有跑三步、停兩拍、向前壹擡腳和原地跳轉等,舞步剛健,動作敏捷,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整個舞蹈充滿熱情歡樂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