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蒙巴頓方案的作用有哪些?

蒙巴頓方案的作用有哪些?

印度的分裂

——印度國大黨與英政府簽訂《蒙巴頓方案》路易斯·蒙巴頓,出身於壹個不甚顯赫的英國貴族家庭(其母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東南亞軍最高統帥。據說,他精力旺盛,能言善辯。他將出任英國在印度的最後壹任副王。在來印度前,他帶了英國政府的明確指示:事不宜遲,盡快分治。

1947年3月22日,蒙巴頓到達印度。這時,在整個南亞次大陸,內戰已經開始。

3月,反對派領袖穆盟在拉合爾組織示威遊行,反對統壹派政府的政策,要求建立獨立的巴基斯坦國。在拉瓦爾品第、木爾坦、阿托克和傑盧姆也舉行了同樣的示威遊行。在遊行過程中,穆斯林同印度教徒發生沖突,造成了嚴重的流血事件。

農民的仇殺更為殘酷,僅是在拉瓦爾品第地區的壹個鄉,就死了800人,全區死了4000人。據報道,壹些暴徒還使用了機槍、步槍等武器,說明警察和軍隊也在慫恿仇殺。

蒙巴頓和他的助手們,與印度兩大政黨各巨頭進行頻繁接觸。

真納以真誠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為建立巴基斯坦而鬥爭。在同蒙巴頓的會談中,他強調了印度穆斯林遭受屠殺的情況,譴責國大黨用各種辦法阻止建立巴基斯坦。他認為,在英國人實行權力移交時,國大黨要求繼承壹切,根本不會考慮穆盟的要求。蒙巴頓提醒真納說,如果實行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孟加拉和旁遮普(因為這兩個省既有穆斯林又有印度教徒)也將通過投票壹分為二。真納回答說,有被蟲蛀蝕得殘缺不全的巴基斯坦,總比沒有巴基斯坦好。真納態度堅決,壹點也不肯妥協。

鑒於根深蒂固的教派矛盾和大規模的教派仇殺,國大黨的壹些重要領袖人物認為,再繼續堅持“統壹的印度”的主張是不現實的,唯壹的辦法是向穆盟做更大的讓步,即同意印、巴分治。尼赫魯在同蒙巴頓會談中認為,印度已經不可逃避分裂的命運。在4月21日聯合省政治協商會議上,他表明了承認巴基斯坦的意向,還敦促新副王盡快擬訂壹個方案。國大黨的另壹位重要領導人帕特爾,向執委委員會提出了旁遮普分治的方案。

甘地這時已退出國大黨卻仍在做著“統壹印度”的夢。他繼續批評英國人的“分而治之”政策,壹再重申印度只有壹個民族,應成立壹個國家並聲稱:“只要我壹息尚存,我決不同意分治印度。”他對尼赫魯等人的妥協態度迷惑不解,並向他們做說服工作。但是,尼赫魯等人認為,為了減少流血,除了采取現實的態度對真納讓步外,別無他路可走,所以他們沒有接受甘地的勸告。

當蒙巴頓在德裏同印度各黨派重要人物進行唇槍舌戰時,可怕的仇殺浪潮席卷了整個次大陸。印度北部幾乎每個地方都發生了可怕的屠殺事件;旁遮普的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同穆斯林相互猛烈襲擊;有的地方還組織私人軍隊,準備為奪取政權進行最後的拼爭。行政機構已經四分五裂,無法正常工作了。面對混亂的局勢,英國政府只有兩條可供選擇的辦法:壹是從英國派出軍隊,恢復在印度的統治;二是加速撤退。英國統滄集團清楚懂得,他們在印度人民心中的威信已經掃地,大勢已去,選擇第壹種辦法是不可能的。他們認識到了立即實行分治和盡快撤離印度的迫切必要性。蒙巴頓在助手們的幫助下,草擬了壹項結束英國在印度統治的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草擬的方案於4月26日送往倫敦審批。壹星期後,英國政府修改並批準了這個方案。5月10日,殖民當局發表重要公報,宣布副王邀請國大黨、穆盟、錫克教徒領袖以及各土邦代表們於5月17日同他會見,屆時向他們提交“權力移交的方案”。但是,國大黨領袖們強烈拒絕方案的某些條款,所以這次會見沒有成功。英國政府急忙把蒙巴頓召回倫敦進行磋商。31日,蒙巴頓帶著英國內閣批準的不能再改的最後方案,回到新德裏。這樣,飛機在德裏和倫敦之間來回飛行,壹項決定印度命運的方案終於產生了。

在公布新方案前,蒙巴頓再次召集各黨派主要領袖,逼迫他們接受最後方案。國大黨領袖聲稱,雖然不能完全贊同,但總的來說,願意接受這個方案。真納則說,必須由穆盟工作委員會討論後才能決定。但是,在蒙巴頓的威迫下,真納終於點頭“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