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大陸電影 -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壹本名著後,想必妳壹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麽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1

 《姐姐的守護者》的結尾也太出我意料了,或許這本書會引起壹陣關於安樂死的討論熱潮。不過這不是我說的重點。

 記得壹個情節,姐姐和男友說,我要感謝癌癥,讓我遇到妳。為什麽感謝致命的疾病?或許只有經歷過巨大的苦難,只有被命運逼到懸崖邊,只有在醫院,人才會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甚至是隨波逐流的腳步,思考自己為什麽活著,應該怎麽活,想通什麽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或許姐姐就這樣離去了很可惜,或許還有治愈的壹點點機會,可是她安心地去了。抱著自制的相冊,她微笑著閉上雙眼。她得到了她想得到的,我們又得到了沒有,我們知道自己想得到什麽了嗎,知道自己已經得到什麽了嗎?生命就像壹個玻璃瓶,妳把先花生放進去,核桃就沒有位置可以放了。所以要先放大的。再把小的塞進去。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不要到了最後才感嘆,好多我想做的事都還沒做啊。為什麽有的富豪最後孤獨終老?他們終生追求財富,也得到了財富。

 但是他最後才發現自己最渴望的不是住在別墅裏吃山珍海味,而是和家人吃壹頓飯;不是坐著勞斯萊斯去酒店,而是和愛人在街上散步;不是坐頭等艙飛來飛去出公差,而是到大自然中感受壹下清新的空氣;不是被下級恭維,而是被朋友關心;不是回家面對空蕩蕩的豪宅,而是回家感受避風港的溫馨;不是穿著套裝去赴晚會,而是穿著運動服去打壹場籃球。他最後才發現自己的瓶子裏只有花生,沒有核桃。不是有人說嘛,“我寧願在寶馬裏哭,也不願再單車上笑”。

 這也是壹種價值的選擇,她認為在她的生命中寶馬比笑更重要。我們何不問下自己,摒除壹切外界的幹擾,包括經濟高速發展的盛景、成功學泛濫的市場、貧富差距巨大的現實和親朋好友的殷切期盼,問壹下自己的內心,什麽是我的核桃,我要先把什麽放進我的瓶子中。可以肯定的是,姐姐離去地比富豪安詳。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2

 壹篇令人感動的小說,壹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安娜,壹個13歲的小姑娘,她的出生是為了患白血病姐姐凱特的捐贈者。在無數次抽血、抽骨隨、捐血小板之後,她將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要回醫療監護權。曾經以為她是自私的,難道她能忍受失去親姐姐的痛苦嗎?也為她感到悲哀,自出生開始就被要求忍受無數次痛苦,成為姐姐的免費捐獻者,直到被要求捐出壹個腎臟。

 兩個孩子的母親,壹邊是患白血病隨時都可能離開的大女兒凱特,壹邊是可愛的小女兒安娜。患病的凱特幾乎占據了媽媽整個的身心,同情她、理解她。如果換作是我,也會同她壹樣吧。都是自己的孩子,怎能不愛?但面對隨時都可能消失的孩子,重心難免有些偏移。

 家中另壹個被人忽視的男孩,竟然選擇了放火來吸引父母對他的足夠重視。

 冷血的律師卻原來是身患癲癇,為了不讓心愛的女人陪他受苦,選擇自己壹個人默默地忍受。

 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最初的意料。最終,安娜勇敢地站出來說明了她這次會出來控告自己的父母的原由:安娜真的愛她姐姐、也愛她父母、更愛這個家庭,只是…真正受不了長期的折磨竟然是"凱特"。當她知道安娜要再捐壹顆腎給她時,她很堅持地告訴安娜:“不要捐!”甚至當安娜告知凱特她要去找律師扞衛自己的醫療監護權時,凱特竟然很認真地看著自己的妹妹說了壹句:“謝謝!”多麽傷感而又令人感動。但是,還沒有結束,作者似乎不滿足於此,要將悲傷進行到底。在宣判結束後,安娜乘坐律師的車出了車禍。安娜走了,她的腎最終還是用到了凱特的身上,凱特奇跡般地好轉了,只是在這個家庭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麽壹塊痛得無以形容的區域---那就是安娜的美好與善良!

 很久沒遇到可以讓我流淚的小說了,讀完《姐姐的守護者》我卻控制不住地抽泣起來。心底裏的傷感那麽濃那麽深。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3

 有人說,在重大考驗面前,才能判斷是否真愛。不過,我覺得,如若可以,最好不要。若能擁有簡單,平凡,細水長流,陽光明媚的愛,誰會願意去體驗暴風驟雨顛沛流離中顫抖的依偎?

 《姐姐的守護者》是為數不多能讓我感動的壹本書。

 這是個五口之家。凱特兩歲時罹患白血病。為了給她治病,父母通過先進的基因技術孕育並生下了與她基因完美匹配的安娜。從第壹管臍帶血開始,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向姐姐“供應”了白血球、幹細胞、骨髓……後來,凱特的腎功能衰竭,父母要求妹妹捐獻壹個腎。但這回安娜不幹了,她無法忍受自己壹再被當成“藥品”,還在哥哥的幫助下找到律師事務所,控告父母奪走了自己的身體使用權。

 母親不能諒解小女兒不肯再救姐姐壹次;父親則感覺愧對安娜,認為長期以來不重視小女兒的感受。兒子覺得自己無足輕重,成為問題少年。明明誰都沒有錯,可是這個家庭卻變得支離破碎,全家陷入壹個無法解脫的感情迷局。

 還記得母親在法庭上那動容的話:“我的人生仿佛壹場火災,壹個女兒被困在火裏,唯壹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小女兒上場,因為只有她認識路。我在冒險嗎?合法嗎?合乎道德嗎?我不知道。可是現在,我的小女兒將我告上了法庭……”可是光認識路有什麽用,房屋在崩坍,彌漫著有毒氣體!掌心掌背同樣是肉,她的無奈,她的無所適從,她的驚慌失措,都是因為愛。兩個女兒都是舍不得的啊。

 但安娜也沒有錯啊,她已經13歲了,誰真正關心過她作為壹個“器官供應站”所遭受的悲哀和痛苦?是那種連自己離開餐桌都沒有人註意的冷漠激起了她的抗爭。不禁為安娜的痛苦而揪心,她也是壹個獨特的個體啊!不是凱特的替代品,凱特需要的她同樣需要。她也需要關懷需要愛,不是在凱特需要的時候才被想起。

 曾經覺得那個哥哥傑西應該是最幸福的,他不是凱特的替代品,應該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他壹方面,他羨慕安娜能夠為這個家出壹份力;另壹方面,他又羨慕凱特能吸引所有人的關註……

 那個壹直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凱特或許是最痛苦的`。最早想放棄的人就是她自己,而壹直堅持的則是她的母親。她或許意識到這樣的生活對妹妹是不公平的,或許覺得母親的愛沈重得難以負擔呢?安娜爭得了身體的使用權,卻永遠地離開了——傾盆大雨中,被壹輛疾駛的車碾平了身軀。凱特活了下來,妹妹最後還是成了她的守護神。“我想著她的腎臟在我的身體裏運作,她的血液在我的血管裏流淌。不管去哪裏,我都帶著她”,這是姐姐對妹妹永遠的懷念。不錯哦

 或許,在凱特和安娜中間只能存活壹個,作者選擇了凱特,於是她構造了那場離奇的車禍。但安娜永遠活在凱特的心中。她所帶給我的感動不亞於任何人。

 有人說,愛固然美好,但非常的愛,總不免帶點同歸於盡的殘忍。

 愛的盡頭,或許是最深切的無奈。

 都是在愛的名義下,對與錯有誰能分清?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4

 愛,以其深厚與廣博而感動生命中那個不曾被觸碰的角落。就好象那縷淡淡的清風,溫柔的拂過臉頰,抹去眼角的淚水,帶走那沈重的悲傷,灑下壹縷明媚的陽光,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但我們或許不曾想過,愛可以像壹把利劍,深深地刺傷妳所愛的人的內心。愛可以是壹壺香醇的毒酒,在壹瞬間使妳心愛的人肝腸寸斷,痛苦不堪。這樣的愛,更多摻雜著悲情色彩,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作為父母的莎拉和布萊恩最大的希望便是大女兒凱特能夠戰勝病魔。於是,在這個願望的指引下,他們長期忽視了大兒子傑西,致使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缺乏愛而成為壹個遊走在世界邊緣的問題少年,也是在這壹願望的指引下,他們采用基因技術生下小女兒安娜,而這個美麗小生命的降臨卻沒有得到她應有的幸福,盡管莎拉曾經對安娜說,因為它可以拯救姐姐凱特,他們因此更愛她。然而,時間證明壹切並非如此。她似乎只是父母拯救凱特的工具,在收獲著少得可憐的愛的同時,她所付出的是無止境的捐獻血小板、白血球等壹切凱特需要的東西。

 那時候,深愛凱特的父母或許並不知道,他們對大女兒的愛竟然在不經意間深深傷害了小女兒的心,也在不經意間為這個看似和睦的家庭增添了傷痕。然而,任何的忍受都是有限度的。13歲的安娜最終毅然決定將父母告上法庭,為的只是奪回自己的身體支配權,她已不再甘願做壹個器官捐獻站。可是她的這壹舉動卻牽動著另壹個人的生命。她深愛的姐姐凱特白血病復發,急需進行腎移植。壹邊是自己摯愛的家人,壹邊是她在家庭應得的尊重,這架愛恨交織的天平最終總會傾向壹邊,而無論傾向哪壹邊,都不算是最好的結局。

 愛可以純凈美好,卻在生命中的許多時候顯得異常的糾結與殘忍,就像莎拉在法庭上所說的“我的人生仿佛壹場火災,壹個女兒被困火裏,唯壹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小女兒上場,因為只有她認得路。”或許這樣的愛已經不能用好和壞來權衡,也不是善與惡所能分界的,至真至美的親情沒能促成壹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卻成為這出家庭悲劇的導火線。

 因為愛壹個人,而無暇去顧及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傷害了另壹個人。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愛的初衷絕對不是傷害,但它的盡頭卻蘊藏著無限的嘆息與悲哀。這樣的愛,像壹首悲壯的哀歌,因其太過沈重而無法背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