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鄭? 強,性別:男,名族:漢族,出生年月:1960年9月 出生地:福建武夷山,職稱:教授,博士,政治面貌:中***黨員。現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簡歷:首批"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兼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化學會理事、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力學會流變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高分子科學委員會聚合物表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Japan》地區編委、《科學通報》特約編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功能材料》、《高分子學報》、《高分子通報》、《應用化學》、《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編委。
近年來負責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三級子課題、國家"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優秀年輕教師基金和骨幹教師基金項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余項。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Carbon,?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Chinese J. Polym.?Sci., J. Mater. Res.,《高等學校化學學報》、《高分子學報》等本學科相關領域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90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260余篇。主講研究生課程4門,培養碩士、博士30余人。
主要學術成就:將動態流變學方法引入兩類最典型的"排斥效應(Repulsion effect)"導致相容的***混體系,對其相分離和相行為進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長時區域特征流變響應以及時溫疊加失效與相分離的定性和定量特征溫度概念,豐富了多組分復雜體系流變學理論。將流變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導電復合材料體系,探索小應變、大應變及體積膨脹與導電結構網絡的變化及導電機制的關聯,發現非濃度唯壹的動態逾滲現象形成的轉變的微觀機制。 建立動態流變光散射組合方法,為獲得真實Spinodal溫度開辟了新途徑。
學習及工作經歷: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浙江大學化學系本科學習
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在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師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系碩士研究生
1988年8月至1990年9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師
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四川聯合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生
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國家教委留日研究生預備學校學員
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日本京都大學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
1994年10月至1995年4月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部客座研究員
1995年6月至1999年7月浙江大學高分子系教師,先後任高分子與復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兼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
2007年6月至今任副教務長
2008年7月至今兼任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求是學院院長
2009 年3月任中***浙江大學委員會常委、副書記
九屆、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
2012年6月任貴州大學校長
所獲榮譽: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首批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教育部支持西部建設先進個人“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獲得者“浙江大學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稱號獲得者
參考資料
聚合物網址:/ss/zhengqiang/profi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