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日本經濟為何會停滯不前二十多年?

日本經濟為何會停滯不前二十多年?

很多人可能想到廣場協議之類的,但是別忘記了,簽署廣場協議的可不止美國和日本兩家,歐洲國家也參與了,德國就沒有陷入停滯的二十年,這說明還是有差的。

關鍵在於日本的產業空心化的問題

日本的產業空心化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還比較陌生,因為我們壹直是接受他國的轉移,而不是轉移到他國。

日本的企業大多數是跨國集團,比如說松下索尼之類的,妳有沒有翻過索尼的財務報表?知道不知道索尼現在最賺錢的業務是什麽?說起來妳可能不相信:是索尼金融部門。

其次才是 娛樂 類,電影, 遊戲 ,音樂,電子產品。

索尼曾經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商,墮落至此。

日本企業的空心化和產業轉移往往是這樣的:先把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利用中國較為廉價的勞動力,待中國這幫的工廠充分消化了技術以後,直接把日本的生產線關閉或者全部換成機器人。

今天的“日本制造”可能和各位想象的不太壹樣,是中國這邊制造了所有的零部件,然後運到日本進行組裝,在日本組裝有很多好處,比如說可以貼上“日本制造”的標簽。

等到中國工廠慢慢完全消化掉日本的技術,並且返聘了那些日本非常有技能的老技工以後,只需要十年到十五年,整個日本相關產業會被搬運壹空,全面轉向海外生產。

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這麽幹,日本的企業就越發空心化。這對於日本企業來說是好事,但是對於日本這個國家來說絕非好事。這也是為什麽特朗普上臺以後,壹天到晚的叫嚷著要求“制造業回流”的原因。

安倍過去壹直想用“安倍經濟學”來扭轉頹廢的日本經濟,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三支箭基本上是失敗的,在產業空心化的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之前,寄希望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不現實的。

且現在有中國企業到日本挖墻角之勢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不少中國企業跑到日本,專門收購那些技術特別強,但是被接班人問題或者銷售問題困擾的日本中小企業,比如說為英特爾提供小型馬達的新思考 科技 ,壹度壟斷了蘋果公司的訂單,但是在蘋果砍掉單子以後,公司幾乎破產,此時中國歐菲光集團出現,收購了這家企業。

目前整個日本1712家企業被其他亞洲企業參股,其中中國出資51%,占據控股地位的企業就有448家。

在中國不停向產業鏈上方遊動的同時,日本企業卻壹直停滯不前。

我覺得以現在的情況看,未來的日本可能同樣不容樂觀。

我在日本工作了六年,而且是在日本比較大的公司裏面工作,對日本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了解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日本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走向下坡路,被稱之為失去的十年,其實這個下坡路遠不止十年。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日本的GDP基本上維持在持平,或者是負增長,或者稍有正增長的壹個狀態,他們下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內因。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0%,成為世界第二位的經濟體,和我們國家現在的經濟地位是壹樣的,當時日本在經濟蒸蒸日上,日本東京的房子的價值就可以買下美國。日本的 汽車 工業電子工業對全球形成碾壓的氣勢,嚴重沖擊了美國和歐洲的 汽車 和電子工業產業,嚴重威脅了美國的霸權地位。所以美國拋出了廣場協議,強制日元升值,全力打壓東芝。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壹個面積狹窄的島國,資源極其匱乏,所以上世紀日本高速發展都是以出口為主帶動的經濟。日本國內當時只有壹億多人,消費能力和當時生產量相比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日元升值給日本帶來的是致命的打擊。其實現在美國也用同樣的辦法來對付我們,但是我們有所不同的是,我們是第壹大人口國和全球第壹大消費市場,所以中央及時提出了強化內循環,爭取雙循環驅動的戰略,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出口不暢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其實日本的經濟衰退,還有內部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第壹點就是日本人幾十年高速發展,特別是各個行業都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的時候,出現了驕傲的情緒,他們對自己的所有的產業、所有的技術都充滿了自信,對很多技術的發展趨勢的判斷也充滿自信 。比如現在蓬勃發展的網絡經濟和數字化的產品。當時的索尼,東芝,日立等電子廠家可以說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他們壹直迷信於他們非常喜歡的CD等產品的發展方向,對網絡化的產品不夠重視,但是美國以其強大的實力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互聯網之下的數字化產品的發展,並且在全球迅速的普及,使美國在這輪競爭中完全超越日本。在手機上,日本人最初也是非常發達的,而他們的手機是不裝手機卡的,必須在申請的時候將號碼固化在硬件裏面,對其他國家所使用的電話卡手機日本壹直非常看不上,導致手機不能更換號碼,外國的手機在日本無法使用,同時日本的手機在國外也不好使用。在經過很多年,全球都已經普及了電話卡了,2010年後才由孫正義控制的軟銀集團首先引入了蘋果手機,然後手機卡才在日本普及,但已經被其他國家占領了龐大全球手機市場,日本手機業日漸衰退。以上只是各個產業自以為是,盲目自信的兩例具體例子,其實每壹個產業都存在這種現象。

日本衰退了的另外壹個內因就是日本人特別保守、特別固執,這種性格是不進行深入接觸所無法感受到的。這種性格特點有的好的壹面,就是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嚴謹,但更多的現在是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很多的事情被他們以各種擔心、各種理由而耽誤了。比如日本的高鐵在1964年就已經達到了200公裏的速度,50多年裏面單從技術上來講,日本的高鐵完全可以開到300公裏以上,但就是他們擔心風險,擔心事故等因素,現在速度還是200多公裏。而且現在很多的產業都已經處於競爭劣勢,比如非常典型的家電產業已經越來越小,有的人會說這是日本人戰略性的調整,產業調整放棄了低端的制造,而轉向元器件研發,其實這是非常牽強的解釋,如果是單純因為成本問題無法支撐下去的話,其實日本在全球的海外投資非常的多,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海外建廠解決,而且事實上他們已經將大部分的產業轉移到了海外,依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依然無法和其它的同類企業競爭。而且現在日本著重於元器件的研發生產,也不是轉向了元器件的生產,其實日本在上世紀像索尼,東芝,日立等自己都有原器件的研發和生產,現在是被迫退守到了元器件的研發和生產而已。撤退的最關鍵因素還是企業內部保守、效率低下、官僚主義嚴重、不願承擔責任、不願承擔風險、缺乏創新意識,很多人當壹天和尚撞壹天鐘,現在有不少中國企業收購了日本的企業,收購以後通過管理過程的深入接觸,大家普遍的印象就是日本的很多老頭們坐在公司高位上,掙著高工資,因循守舊的壹天天熬日子,對於發展創新總會找到理由或者原因來否決。近年來在日本發展比較快的企業基本都是老板不是正宗的日本人,像軟銀的老板孫正義是韓裔,優衣庫的老板柳井正,被傳統的日本人認為做法不像日本人。

當然日本雖然失去了很多年,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上世紀長期的積累,日本在經濟 科技 實力等各方面還是全球領先,日本人的壹根筋的性格,也使得很多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壹輩子任勞任怨的從事技術研究,在各項技術的研發上還處於領先地位。但是整個國家的發展和創新上已經遠遠落後於壹些國家,壹個典型的例子,日本雖然整體上處於科研領先地位,日本每年都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是從來沒有經濟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現在的現實就是日本人,雖然底子雄厚,但是現在也基本上跑不動了而其他國家雖然基礎薄弱,但是在大步流星的往前趕,日本還面臨著老年少子化問題,人口日益減少的問題, 社會 負擔沈重,財政常年赤字問題,再加上今年的疫情嚴重影響,日本走出泥潭的難度越來越大。

總有壹幫自以為是的人,壹說到日本停滯,他就跟妳扯日本發達、日本先進、日本比中國富裕……

這壓根是兩碼子事好吧?

好比,馬雲資產縮水90%,仍然比妳富裕。

但不能因此說,縮水後跟縮水後壹樣吧?否則,妳數學老師也不會放過妳。

日本從90年代的高峰,到現在GDP幾乎沒有增長,世界五百強大幅縮水,由相當於美國的70%,到現在不足1/3……

這不是停滯是什麽?

至於為什麽停滯了仍然是發達國家,仍然比妳富裕,妳仍然趕不上人家,這是另壹個話題——馬雲即便10年不上班,仍然比妳有錢。

況且,30年前,日本GDP是中國的10倍,現在只有中國的壹半,差距已經大幅縮小了!

我都懷疑這些人是文盲,沒讀過書嗎?人家說東他說西,不會審題嗎?這種答題法,考試就是0分。

有時真的被這些智商欠費,還自以為是的家夥給蠢氣到了。

這裏只說停滯的原因:

1.日元升值。

貨幣升值利於進口,貶值利於出口(經濟學常識,不解釋)。《廣場協定》逼迫日元升值,這給以“出口導向”為主的日本,帶來沈重打擊。產品賣不出去,還怎麽發展經濟?

2.人口老齡化。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其實,許多發達國家都面臨老齡化問題,但由於歐美國家不是移民大國,就是殖民帝國,對外國比較開放,通過引進移民來改善人口結構(看法國足球隊,都變成黑人了。)

但日本歷來都是單壹民族國家,對移民非常排斥。加上工業 社會 競爭激烈,生育意願低,導致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壹幫老頭老太太,怎麽發展經濟?

3.外部競爭加劇。

日本崛起時,幾乎沒什麽對手。

而現在,中國、韓國也崛起了,中日韓三國的產業結構相似,例如,電子、 汽車 、造船、鋼鐵……都擠在少數幾個產業裏,錢自然沒那麽好賺了。

4.美國拋棄。

日本崛起,很大程度是美國扶持的結果。

但隨著蘇聯解體,日本已經沒啥用了。相反,日本在強盛時,還壹度威脅到美國的地位。

所以,美國自然改扶持為打壓,日本經濟也就停滯不前了。

壹、當年的日本經濟實力

日本曾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經濟第二位的經濟大國,在亞洲第壹個實現了“經濟奇跡”。在石油價格非常高的特殊年代,耗油量低的日本 汽車 在全世界大受歡迎,日本 汽車 產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壹。

日本人開始大量投資美國房地產。1986 年,日本第壹不動產公司以破紀錄的價格買下了紐約的蒂芙尼大廈。1989年,三菱公司壹舉買下紐約市中心洛克菲勒中心14棟大樓。當時,日本東京的土地價格是美國土地價格的四倍,所以有些日本投資商還戲稱,“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當時很多日本人當時都認為日本才是未來世界經濟的中心。 但是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泡沫經濟破滅,特別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進入了長期的經濟增長困境。有的學者認為這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有的學者認為是二十年。當然,不要誤會,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並不是說日本經濟壹無是處,在壹些產業領域仍然日本仍然掌控著很強的技術競爭力,但是至少與當年10%以上的高速增長相比,這個落差已經非常明顯。

二、日本長期經濟低迷的表現

第壹,經濟增長率壹直很低。 20世紀90年代到至今,日本的實際GDP除了個別年份以外,基本上都在2%以下。1993年,1998年,1999年,2008年,2009年,2011年都出現了負增長。最近的2018年和2019年經濟增長率達到0.79%和0.65%。

第二,通貨緊縮明顯,民間內需不足。 長期的通貨緊縮成為日本經濟標誌性的特征,而且日本家庭消費支出壹直很低,1990年代基本上處在負增長。也就是說,日本經濟低迷情況下,居民無法或者不敢消費太多。

三、日本經濟長期低迷的原因

第壹,泡沫經濟破滅給日本經濟帶來長期影響。 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主要內容是讓日元升值。結果,不僅日本出口受挫,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引發泡沫經濟。1989年末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股市暴跌,企業和個人資產大幅縮水,日本經濟出現嚴重蕭條。

當年簽署廣場協議的歐美五個國家財政部長

第二,國際經濟環境對日本經濟增長不利。

2000年以來,美國以及世界經濟增長放緩,進口需求下降,原本出口至歐美市場的日本也受到嚴重影響。日本破產企業增加,失業率提升,股市嚴重下挫。

第三,日本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不當。

日本政府用大量舉債的方式拉動經濟,結果日本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遠遠高於國際警戒線。2000年,日本企業和銀行的不良債權達到100萬億日元以上。

第四,產業結構調整滯後是日本經濟低迷的重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歐美國家成功升級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微軟,英特爾,IBM,摩托羅拉,諾基亞等跨國企業迅速崛起,但日本在與歐美企業競爭中失去競爭力,甚至壹些信息產業領域中,被韓國和中國臺灣趕上甚至超越。日本經濟增長的動力下降,多數日本制造業向海外投資,導致日本國內行業出現嚴重空洞化,少數行業還在日本國內進行壟斷,導致日本經濟長期蕭條,再也無法實現高增長率。

推薦妳下載個APPj叫“喜馬拉雅”,然後搜索“靜說日本”節目,裏面有妳想要的答案

日本經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達到了美國的60%左右,後來美國的經濟猛增,但是日本的經濟數據壹直在四萬多億美元左右徘徊,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裏面,日本的經濟數據壹直不瘟不火,讓很多人覺得日本的經濟以及沒有了增長的動力,已經失去了曾經的輝煌。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些只是表面現象,日本在經歷了美國霸道的廣場協議以後,走上了發展房地產的道路,但是又遭受到房地產泡沫的影響沖擊,使得日本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在多年內都沒有恢復元氣,日本的經濟幾乎被美國拖垮,但是小日本其實並沒有服輸,而是走上了另外壹條道路。

日本的 科技 實力在世界都是排在前面的,日本不只是經濟數據厲害,在 科技 支撐的條件下,日本承受住了經濟危機挺了過來,但是給別人的印象是日本經濟停下來沒有增長,其實日本國內經濟發展到了壹個瓶頸,而且為了防止美國的猜疑和打壓,日本對國內經濟做到穩而不發,把經濟擴展到國際上面去。

日本在本土經濟的確看起來到了瓶頸,但是在國際上面日本企業的發展卻是非常的厲害,只要國內經濟發展保持穩定,不去挑戰美國的權威,日本自己就很少會被美國特殊針對,這也是防止第二次廣場協議的發生,吃過壹次虧,日本人不可能再次走上老路,日本人其實也知道美國對世界老二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所以盡量的通過各種方式避免成為世界老二。

日本國內經濟指數不上漲其實也是在防範美國對美國表態而已,而且由於日本畢竟是壹個資源和領土小國,國內的發展有飽和的時候,企業走出去成為了突破原有思維的壹種方式,這樣就不會只是受限於壹定的範圍,也不用整天被美國頂著看,憑現在日本的 科技 水平,說日本的經濟只有現在這個規模那根本不可能,只能說日本隱藏了經濟數據而已。

停歇二十年只是表面的假象,真正相信日本經濟不發展的人才是傻瓜了,日本這樣做主要是突破防範美國的針對,日本的經濟數據其實應該隱藏了很多,日本大量企業把產業專移出去,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和更廣闊的空間,這些轉移出去的產業有相當的部分都不算在經濟指數裏面的,不要認為我們這些年的發展就看輕了日本,其實日本隱藏得深著呢。

壹切都是不想讓美國過多的針對自己而演的戲,世界老二美國都是重點針對的對象 ,比如英國,比如前蘇聯,比如過去的日本,比如現在的我們,而現在日本經濟數據壹直沒有上漲這是事實,其中有三個原因,首先是過去日本的經濟泡沫嚴重,裏面水分太多,這十幾二十年都是在擠水分,第二就是躲避美國的註意,第三就是經濟外遷暗地發展,不是日本經濟不發展,其實是我們的速度太快,讓很多人覺得日本的經濟不過如此的錯覺而已。

日本經濟停滯二十多年,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外因大家已經很明確了,就是來自美國的直接幹預和打壓。內因有壹點小復雜,既有日本人投機取巧栽跟頭,也有 科技 方向點錯 科技 樹的問題。

日本經濟最明顯的壹個外因,就是新聞廣為報道的廣場協議。當年日本和歐洲列強陪著美帝壹起簽約,各家貨幣對著美元升值。而日元升得幅度大、速度快,壹方面打擊了日本出口,另壹方面刺破了樓市泡沫,使得日本經濟壹下子掉下來,這壹打擊,就影響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

網上新聞說,美帝在日本有個錦衣衛,全稱叫日本東京地方檢察廳特別搜查本部。這個檢察機關可以獨立辦案,不受日本官方影響,上至首相下至普通辦事員,誰都可以抓。事實上,眾所周知他們專門抓捕影響美帝利益的日本官員。提這個幹嘛?因為,這個機構讓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麽當年日本會那麽自覺的主動降低對美國的出口,比如 汽車 ,日本官方直接給 汽車 廠商規定,出口量達到多少,就不允許再賣到美國去了。

這還是為日本服務的日本官員嗎!簡直就是美國駐日本代表處的美國官員啊!最近中美之間的問題,讓我們知道了壹段日本往事:70年代,日本芯片產業已經有超越美國同行的趨勢,到1980年,美國惠普公司檢測發現,日本芯片的良品率遠超美國同行。1986年,美國逼著日本簽了《半導體協議》,不但要日本擡高在美國的產品價格,還要日本開放內部市場20%的份額給美國企業。1991年,美國又逼著日本簽了新的半導體協議。

所以,今天日本在芯片產業的前端可以說是壹家獨大的:比如生產光刻機的機器、比如生產光刻膠、比如晶圓片等等,日本企業至今都保持著絕對的優勢。原本日本在終端領域也有競爭優勢,可惜被美國強力打壓沒了。

因此,日本 科技 領域被美國無情打壓,使得他們在尖端領域無法持續發展,也就無法占據最前沿產業的制高點和利潤大頭,最顯著的外在表現就是:日本人均GDP只有4萬美元出頭,而美國則達到了6.5萬美元。

至於日本的內因,投機取巧這壹點確實是逃不掉的。大家不要被日本所謂的匠人精神給迷得神魂顛倒的,日本大企業各種產品造假、數據造假的事情沒少幹,著名的就有高田公司“氣囊門”事件、三菱公司油耗造假等。這個問題和九十年代日本房產泡沫是壹個道理:有錢了以後,不是大家都想著搞 科技 研發,往更新、更好的技術前沿發展,而是投機倒把、玩樂享受去了。

這壹點可能也間接地影響了日本點 科技 樹的事情。比如電視機,今天我們都知道數字電視,但是站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到底是發展模擬電視技術還是數字電視技術,沒人知道哪條路正確。日本人就堅持了模擬技術,而沒有走數字技術路線。如果不是很多人沈迷於投機倒把,讓更多的企業和人員沈下心來搞技術研發,日本也不至於在今天的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壹個像樣的本土巨頭都沒有啊!因此,日本現在還是三十年前的老產業玩兒來玩兒去,雖說技術不斷進步,但確實導致了經濟的停滯。

因此,壹個國家能夠獨立自主是多麽重要。被別人捏著脖子,永遠都要看別人臉色吃飯,說不讓妳發展尖端產業就不讓妳搞。而且,掙錢了以後,真的不能在前沿 科技 領域停下腳步,還要多條路線並行發展、不斷試錯,才能讓自己不落後於其他列強。

瞎扯蛋的問題?誰說日本經濟停滯20年?看看人家的gnp, 科技 ,人民的生活水平燈方面!別提這麽無知的問題、有時間多學點知識,出國長點見識!

我只能說日本選錯了道路,在當時其實日本繁榮的經濟促使日本必須做出選擇,在未來的幾條道路之中選擇壹條走下去。很不幸,日本選擇了錯誤的壹條。

其實就兩條第壹條繼續維持實體經濟不動搖,這麽做的好處非常明顯,日本的實體經濟走的相當穩,日本的 汽車 世界第壹。這句話絕不是說說而已的,在主要大國之中,日本是唯壹壹個不對進口 汽車 征收關稅的國家。足可見日本對自己 汽車 行業的自信,但是這麽做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實體經濟畢竟來錢慢。

所以日本選擇了第二條倒向金融。而日本的金融是以房地產作為起點作為引子的。而日本選擇了房地產,簡直就是大錯特錯。因為日本的國土面積就那麽大,日本的人口就那麽多。這就決定了讓全日本人每人都擁有壹套房子。也只需要20年。但是壹套房子,至少它的生命周期是50年,這意味著在20年之後,日本的房地產公司即將面臨壹個問題,房子賣不出去。

所以日本的房地產不出意料的崩潰了,連帶的就是股市的崩潰。那壹年,多少日本人跳樓那壹年,日本的首富變成了首負。

其實這就體現了日本當時已經被繁榮沖昏了眼,沒有看到繁榮背後的危機。在這壹點上,韓國就吸取了日本的教訓,依然也選擇了發展房地產。但是韓國深知自己國土比日本還小,人口比日本還少。因此果斷走出去,韓國的房地產走出了世界,走出了亞洲,走向了世界。在世界上許多標誌性建築都由韓國房地產公司進行建造。比如說原來的世界第壹高塔。吉隆坡的雙子塔。比如說現在的世界第壹高塔哈利法塔,這都是由韓國的房地產公司進行建造的。

所以日本之所以會有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原因就是在於。日本選錯了道路,既然選擇錯了,那麽就必須付出代價。但其實也不能說選擇錯了吧,只是說沒有走好這條路,最終翻車了。

還有壹部分原因是日本並不是壹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無論怎麽為廣場協議洗白也必須看到廣場協議,就是美國用來打擊日本的。因為美國不允許日本的經濟超過美國,那樣的日本將是壹個不滿美國控制的,不足以成為美國的忠犬的日本,這已經超出了美國賦予日本的職責和使命。

日本的教訓告訴了我們,但是壹個國家站得越高之後,如果他不繼續向上攀爬的話。等待他的就是懸崖。

日本人的經濟這二十年來壹直都在擴張,他們企業在國外的投資和布局比任何其他國家都來得大,這是在國外不在國內,別被經濟數據的表像給誤導了,那只是日本的GDP,應該算日本國民生產總值GNP而不是國內生產總值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