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創作背景如下:
1955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新中國的第壹部兒童彩色故事片《祖國的花朵》,導演嚴恭請劉熾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應了,因為他樂於為孩子們寫歌。
1955年7月的壹天,導演嚴恭、蘇裏帶領影片攝制組的全體成員和壹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電影中的小演員和群眾)來北海公園體驗生活,作曲者劉熾也跟著壹起來了並在和孩子們壹起玩耍途中突發靈感。
於是就在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島壹塊大石頭上,劉熾以腿為桌開始了他的寫作,《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獨唱部分和童聲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幾分鐘加以修改,將歌曲逐漸完善。
劉熾讓導演把孩子們召集起來後唱給大家聽,孩子們聽後拍著手說:“真好,唱出了我們剛才在船上的心情。”
樂曲真切的表現了孩子們的心情,趣味和歡樂與幸福,劉熾這才感到滿意。
擴展資料:
隨著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放映,《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而成了兒童歌曲的經典之作,並選入了中小學的音樂教材,滋潤著幾代人的心田。
孩子們樂呵呵地唱著,感受著幸福;大人們輕輕地哼著,回味著童年。
“文革”後恢復的稿費很低,每年教育出版社寄去5元人民幣的稿酬,其時劉熾住北京的北郊大羊坊,這與進城去郵局領款的路費相當。劉熾笑了,就算是給孩子們的奉獻吧,也不去領了。
康克清在人民大會堂給劉熾頒了獎,是在代表全國的孩子們對作曲家表示感謝,劉熾得到了社會的褒獎和回報。
參考資料:
讓我們蕩起雙槳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