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流浪者之歌》為什麽是壹部耳熟能詳的樂曲是壹首純靈感的作品?(三)

《流浪者之歌》為什麽是壹部耳熟能詳的樂曲是壹首純靈感的作品?(三)

為音樂流浪

雪,潔白無瑕的雪飄灑向大地,映襯黑夜的寂寞,漸有聲起,嗚咽著刺穿夜幕,音聲何尋,側耳細聽,竟愁腸百結,聞者動容。留聲機傳來西班牙小提琴大師薩拉薩蒂感人肺腑的《流浪者之歌》的琴聲,鏡頭壹直停留在唱機上,唱針的旋轉宛如人生的輪回,吱吱呀呀的嘈雜讓人介入塵世。對話從薩拉薩蒂的音樂開始,預言著流浪的路程,預言著壹個人的未來。

《流浪者之歌》展現的是市井風俗畫卷,它的畫面是寧靜的,而這是爆發前夕的寧靜。聲畫間離效果和超現實主義運用使畫面充滿張力和對未知的詢問。寧靜的海岸,微浪起伏,漁民們望著壹個個流浪漢,木訥無語。在音樂聲中,薩拉薩蒂給我們講述了壹個哀婉動人的故事。

有些音樂會忽然間在人生的某個瞬間打動妳,就像妳不知道自己聽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會忽然落淚。就像遭遇米蘭·昆德拉故弄玄虛說的“利多斯特”:壹個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慘而產生的壹種極度痛苦。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壹首小提琴獨奏曲。第壹次接觸它,是手風琴獨奏版,為了更好地理解樂曲就去聽小提琴的原版演奏,只聽了4個小節就被徹底地征服:小提琴的氣質被音符的組合發揮得淋漓盡致:神秘、傷感、優雅、不羈。正如題目所說,這是寫給流浪者的曲子,壹支既美妙又灑脫的曲調,穿行於時而陰郁時而光輝的壹片想象的空間,進出自如,炯炯有神。第三樂章裏有壹段廣為人知的旋律,不少電影裏主人公遭遇極大的不幸時經常能用到這段音樂,可謂是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小提琴加了弱音器,表現出壹種極其悲涼的氛圍,而悲到極致便是無,可以說這是吉蔔賽人無聲的哭泣。樂從悲生,第四段轉回到極快的快板,活潑奔放,每次聽到這兒的時候都想起蘇菲·瑪索在《路易十四的情婦》裏初登場時旋轉的裙角和明亮放肆的笑容,雖然她不是扮演吉蔔賽人,但氣質相似:能歌善舞、自由樂觀。意大利流浪的音樂天才用壹把小提琴宣泄出對音樂、對愛的所有激情,有壹種摧枯拉朽的魔力。當時覺得薩拉薩蒂只有和小提琴在壹起的時候才是完整而奪目的,正因為有了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才使後來的音樂愛好者聆聽到質地像天鵝絨般爽滑而有分量、豐滿而流溢著光澤的美妙弦音。這樣的魔力即使是在戀愛中也不壹定有。說得遠了,以壹句聽來的話結尾吧:深夜裏,薩拉薩蒂用琴弦謀殺我的耳朵。(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