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關於《雷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

關於《雷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

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話劇團體,1949年4月16日成立於北京。

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的前身是1941年延安成立的延安青年藝術劇院,由四川旅外劇人抗敵演劇隊、西北青年救國會總劇團以及小小劇團組合而成。1943年劇院同延安部隊藝術學校合並,組成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抗日戰爭勝利後,又與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部分成員組成東北文藝工作第二團。1949年進關抵達北京,成立了直屬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領導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第壹任院長是廖承誌。1953年歸屬中華人民***和國文化部。

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始終把廣大青年作為主要服務對象,尊重當代人的審美追求,創造當代人的舞臺藝術形象。

1985年7月前該劇院***演出多幕劇 122部、獨幕劇77部。在這些劇目中有《鋼鐵運輸兵》、《霓虹燈下的哨兵》、《幸福》、《李雙雙》、《遠方青年》、《楓葉紅了的時候》、《權與法》、《可口可笑》、《街上流行紅裙子》、《雙人浪漫曲》等反映現代生活的作品。劇院還演出了壹批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其中有《愛國者》、《劉胡蘭》、《紅色風暴》、《豹子灣戰鬥》、《杜鵑山》以及第壹次在舞臺上塑造周恩來形象的《轉折》、賀龍形象的《曙光》等。另外演出了蘇聯著名話劇《保爾·柯察金》、捷克斯洛伐克的《尤利烏斯·伏契克》以及法國的人民戲劇《櫻桃時節》(即《巴黎公社》)。劇院把“五四”以來的優秀劇作作為劇目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其中有郭沫若的《屈原》,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田漢的《麗人行》,曹禺的《家》(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原野》,陽翰笙的《天國春秋》,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以及田漢新作《文成公主》、老舍新作《方珍珠》和《西望長安》、《神拳》等。劇院同時將世界名劇Н.В.果戈理的《欽差大臣》、H.易蔔生的《娜拉》、А.П.契訶夫的《萬尼亞舅舅》、J.C.F.席勒的《陰謀與愛情》、P.de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姻》、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W.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以及B.布萊希特的《伽利略傳》和《高加索灰闌記》、法國埃·羅布萊斯的《蒙塞拉》、阿根廷奧古斯丁·庫塞尼的《中鋒在黎明時死去》等付諸自己的舞臺實踐,展現了眾多的各不相同的藝術形象。

在這個多姿的劇目畫廊裏,得到文化部以及中國戲劇家協會獎勵的有15部。

2001年12月25日在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中國國家話《雷雨》是曹禺先生1933年創作的優秀話劇劇本,是壹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雷雨》以本世紀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為背景。通過壹個反動的封建資本家周樸園家庭內部的種種糾葛和周、魯兩家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揭露了以周樸園為代表的封建資本家腐朽、偽善、兇殘的階級本性,鞭撻了黑暗的社會。

寫作背景

曹禺出生於壹個沒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時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情緒,經過幾年醞釀、構思,1933年在清華大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雷雨》。作者在談到寫作意圖時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裏的產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於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筆。《雷雨》是我的第壹聲呻吟,或許是壹聲呼喊。”(《曹禺選集·後記》)又說“寫《雷雨》是壹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壹種情感的洶湧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泄著被壓抑的憤懣,毀謗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序)

作者簡介

曹禺(1910—1996)現代著名戲劇家。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出生在天津。出身封建官僚家庭。1924年入南開中學讀書,廣泛閱讀“五四”以來優秀文學作品和外國戲劇名著,參加了戲劇團體“南開新劇團”。1928年入南開大學,後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3年寫成處女作四幕劇《雷雨》,次年在《文學季刊》發表,以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引起劇壇震動,成為暴露封建的資產階級大家庭罪惡的優秀現實主義悲劇。曾先後到保定中學、天津河北女子師範學校、上海復旦中學教書,同時從事劇本創作。1935年寫出四幕劇《日出》,揭露半封建、半殖民地上層社會的種種腐敗和罪惡。1936年至1942年,他任教於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此間他創作了反映農民與土豪惡霸鬥爭的三幕劇《原野》。1938年至1940年,還創作抗戰劇《黑字二十八》以及與宋之的合作的《蛻變》。1941年創作《北京人》,通過壹個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崩潰過程,揭露封建主義衰敗與新壹代追求新生活的必然性。1942年將巴金小說《家》改編成四幕話劇。1946年應邀赴美講學,壹年後回到上海。編寫和導演了反映國統區人民渴望光明的電影《艷陽天》。解放後擔任全國劇協主席,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等職務。1954年創作揭露美帝國主義罪行的話劇《明朗的天》。1962年與於是之、梅阡合作,編寫出優秀歷史劇《膽劍篇》。粉碎“四人幫”後,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他的創作,融合了中外戲劇的表現手法,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他的戲劇文學創作標誌著中國話劇的成熟。《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不僅使中國有了長演不衰的傳統保留劇目,也得到國外戲劇界的高度贊揚。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均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