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講述了壹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復以後,為了考上大學而***同奮鬥、相互激勵的故事。盡管過去了30年,世事變遷,不過,作為和他們壹樣奮鬥過的人,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當時的他們為了高考所做出的種種“不可思議”之舉:偷偷鉆進貼了封條的圖書室偷書;深夜不睡覺,靠著煤油燈的微弱光線復習數理化;爸爸為了女兒,不惜千裏迢迢從上海趕到黑龍江送去復習資料和“證明”;反抗農場革命委員會提出的“報名資格考試”甚至集體絕食;為了趕到縣城參加考試,在冬日早早起床,在去火車站的半路上拖拉機壞了,他們便索性跑到火車站,壹路艱辛,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打氣、相互攙扶、相互支持——這也算是他們為了打高考這壹硬仗而艱辛準備、復習的壹個縮影吧。他們這樣做的根本目的都是壹樣的:為了上大學,為了將來過上好日子,為了改變他們的自己命運、整個家族的命運——這是沒有年代差異的,甚至我相信,如果我們也處在那種環境下,我們也很有可能會很自然地做出和他們壹樣的行為。
影片中有這麽壹句話,恢復高考比高考本身更重要,這壹句話不禁讓我想到了壹篇文章——《讀大學,究竟讀什麽?》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麽才跨入大學之門,開始大學人生?壹個機電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操作、維護壹臺機器,但是壹個只有初中學歷的熟練技工也照樣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學生操作得更好;壹個外語系畢業的大學生能夠說壹口流利的外語,能夠將長篇的外文資料翻譯成中文,可是,壹個跑到外國賣了幾年烤紅薯的人也能說外語,甚至比大學生說得更地道;壹個醫學院的畢業生能夠拿起聽診器給病人看病,能夠憑借幾百萬壹臺的醫療儀器診斷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衛校畢業的中專生在積累若幹年經驗以後,照樣可以拿手術刀,古代中醫更沒有掌握現代醫學知識,但是照樣能夠懸絲把脈,僅憑壹根絲線就能為病人開藥方並保證藥到病除。所以我覺得,進入大學,學習書本的知識並不是大學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壹種主動的、高效的、獨立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是被動的、機械的、人雲亦雲的記憶能力。社會需要的也正是大學生這種系統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麽行業工作,所面對的問題都是紛繁復雜而且瞬息萬變的,如果沒有系統分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書本吞進肚子,就算大學期間每次期末考試得第壹名,也絕對不可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但是反觀現在的我們,客觀物質條件比當年好了很多倍,大學也經過多次擴招,可以說,如今考大學的難度已經遠不如30年前,競爭激烈程度也小了不少,但是和他們相比,我們似乎少了些什麽——我們沒有他們當年讀書時的學習勁頭。可能有人會說,時代不同了,但是,追求知識的精神,我認為永不過時,學會學習的能力,我認為永遠都很重要。就拿我們身邊的事情說吧,早晨為了貪睡不肯早起,上課遲到還帶著剛從食堂買來的早餐;上課不專心聽講,和自己的女朋友發著短信,甚至女友就坐在自己的旁邊;覺得昨夜睡得還不過癮趴在桌子上“補覺”,或是壓根兒忘了還有上課這回事兒,在床上繼續和枕頭“親熱”;下課了作業相互拷貝解決,或者是直接忽略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宿舍裏垃圾遍地,壹腳踩上去感覺猶如太空漫步,壹進門異味撲鼻;煲電話粥,每月比誰的通話清單更長;晚上業余時間與電腦為伴,或“魔獸世界”,或“夢幻西遊”,或聊QQ泡美眉,到了熄燈時間還要靠著筆記本電腦的電池再撐上兩三個小時——這也是科技的進步啊;到了期末臨時抱佛腳,進了考場還夾帶著小紙條,或者左顧右盼,交頭接耳……這就是現在壹些大學生真實的大學生活。30年間,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的確豐富了很多,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上大學”三個字的內在含義——為了將來能夠獨立的解決問題,更為了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人格。如果整天都是這樣頹廢,那就是在浪費父母的金錢,浪費老師的精力,浪費國家的資源,更是浪費自己的未來,怎麽說都說不過去。我也想奉勸這些人能夠浪子回頭,別和自己的未來開玩笑,哪怕是上帝也開不起這樣的玩笑吧。
這就是我看《高考1977》這部片子之後想到的。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說,這部片子故事情節波折、人物形象鮮明、線索主次分明、表現手法新穎,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從壹些小人物身上著手,反映了恢復高考制度這壹重大歷史事件。作為壹部不錯的弘揚主旋律的勵誌影片,我覺得若它能走進中學校園,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