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到底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如題 謝謝了
術家,他的父親是雕刻徽章的專家,母親是教員。他在1877年改進了霍爾納的“走馬盤”。制造了壹架用幾面鏡子拼成圓鼓形的“活動視鏡”(PraxCinoscope)。當這種很簡陋的機器逐漸變得完善以後,雷諾就在1888年創造了他的“光學影戲機”(ThéaAtreoptique,使用鑿孔的畫片帶),從1892年起,在將近十年的時間裏,他常在巴黎葛萊凡蠟人館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放映的節目是由每卷能繼續放映約十分鐘到十五分鐘的壹些畫片構成。在制作這些影片時,雷諾已利用了近代動畫片的主要技術(例如,活動形象與布景的分離、畫在透明紙上的連環圖畫、特技攝影、循環運動等等)。 在同壹時期,愛迪生創造了壹格鑿有4組小孔的35毫米的近代影片,使電影達到了近於完成的階段。這位著名的發明家在從事“白熾燈”的工業制造成功以後,開始實現了第壹次的大規模的送電。由此,他終於使壹個世界電氣托拉斯在摩根銀行的支持下,通過“通用電氣公司”這壹機構而建立起來了。 1887年,完成了上項工作的愛迪生又想把活動照片聯系在壹起來改進他的留聲機(這種留聲機是過去在他研究電話時附帶制造過的)。經過兩三次無結果的試驗以後,他轉而采用了馬萊的“連續攝影機”的方法。在愛迪生指導下進行研究的英國人狄克遜,在這方面作了壹些改進,主要是在影片上鑿孔和使用了柯達公司特制的長達50英尺的膠質軟片。 愛迪生拒絕公開在銀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認為這樣做無異於“殺死壹只會生金蛋的母雞”,因為照他的意見,人們對無聲片決不會產生興趣的。由於他在研究有聲電影上遭到了失敗,不能把和真人壹樣大小的人物放映出來,所以在1894年,他決心把他的“電影視鏡”公諸於世。這種“電影視鏡”形狀象壹只大錢櫃,上面裝有放大鏡,可以容納50英尺的鑿孔影片。 不久以後,世界各國即有幾十位發明家想在銀幕上放映電影了。為此,他們不得不去解決壹個在理論上非常簡單的問題,即使用舊式的機件(如麥穗形十字輪、偏心盤、傳動輪等等)使影片在幻燈中轉動起來。在放映上,他們或者使用市上買來的愛迪生影片拷貝,或者用他們仿效馬萊的“連續攝影機,拍攝下來的愛迪生型的影片。 在這壹發明競賽中,獲得勝利的人壹定是在公開賣票放映上獲得成功的人。因為自從1888年以來,在實驗室裏的放映或者無結果的公開試映已經舉行過不知多少次了。 1895年,早期電影的放映非常盛行。放映者之間常常毫無聯系,因而後來在發明電影這壹問題上引起了許多爭論。在最先發售“電影視鏡”的美國,首先進行試映的有:阿克梅·勒·洛埃、歐仁·勞斯特(他們兩人從這壹年2月起已開始作單獨的公開放映,但未引起觀眾註意)、狄克遜、拉泰姆父子(同年5月在紐約曾經放映過壹個時期的電影,後因不受觀眾歡迎而停止)、阿爾瑪特和堅金斯(9月在亞特蘭大州放映過電影,收獲也很少)等人。過了不久,在德國也有安許茲的放映(10月在柏林舉行了數次單獨的放映)和馬克斯·斯克拉達諾夫斯基的放映(10月在壹家很大的遊藝場連續放映過多次,盡管放映的影片質量不好而且很短,卻能夠繼續好幾個星期之久)。 但是所有這些放映,都不能和盧米埃爾的“活動電影機”所獲的成功相比擬。那次放映是從1895年12月28日起,在巴黎嘉布遣路的“大咖啡館”裏舉行的。 路易·盧米埃爾原和他的父兄壹起在裏昂經營壹個制造照相器材的大工廠。愛迪生的“電影視鏡”剛剛輸入法國的時候(1894年),他已經開始了電影機的研究工作。他在實驗中曾制成過壹架應用“杭勃羅歐偏心輪”和裏昂制造的愛迪生型膠片的“連續攝影機”。從1895年3月經過多次公開表演之後,盧米埃爾請卡爾邦蒂埃經營的工廠制造他的“活動電影機”——壹種既是攝影機同時又是放映機和洗印機的機器,這樣,他終於發明了壹種超越其他壹切競爭者的機器。這壹機器技術上的完善和它所攝制的影片主題的新穎,使盧米埃爾獲得了世界性的勝利。 盧米埃爾培養出來的幾十個攝影師,極力向全世界推廣這種機器,結果使“活動電影機”這個名詞以及由此轉化來的Cinéma、Ciné、Kino等名詞普及到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成為代表這壹新的玩意的名詞。俄國的沙皇、英國的國王、奧地利的皇室,以及其他國家的元首,都想看到這種新的機器,從而為這種機器作了宣傳。 “活動電影機”在美國最初表演,是在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Vitacopes)剛剛公開不久之後,但法國機器的成功卻遠遠超過了愛迪生所制造的機器。可是六個月之後,這壹成功卻先後在美洲和歐洲遇到勞斯特和狄克遜設計而有麥金利總統的兄弟參加的壹家大財閥公司所經營的“比沃格拉夫放映機”(Biograph)的競爭。在英國,威廉·保羅的最初幾次放映成績僅稍次於盧米埃爾,但以後他卻成了電影機的制造商,此後又做了電影導演。在法國,梅裏愛在開始時曾應用過威廉·保羅的電影機,萊翁·高蒙曾發售“第米尼連續放映機”;查爾,百代則請亨利·約利制造最初的電影機。 到了1896年底,電影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驗階段而與觀眾見面了。享有專利權的電影機器,為數達百余種之多。法國的盧米埃爾、梅裏愛、百代、高蒙,美國的愛迪生和比沃格拉夫公司,倫敦的威廉·保羅,都已在電影企業中奠定了基礎,每天晚上都有好幾千觀眾擁擠在漆黑的電影院裏了。 以上我們只簡單地敘述了電影機器發明的經過,因為本書主要目的是要敘述壹種藝術的歷史,即“電影藝術的歷史”。我們先要研究壹下活動形象,因為這是電影最早的祖先,就如壹種新語言的最初發音壹樣。 1825年發明的“幻盤”,它的最早的形狀是壹張硬紙板的圓盤,壹面畫著小鳥,壹面畫著鳥籠,當圓盤轉動時,小鳥就好象關在鳥籠裏了。其實這裏並沒有壹件東西在運動,只不過利用重叠在壹起的印象,使人看去似乎很合理。它的主題也非常簡單。這種玩具曾經盛行壹時,人們並把簡單的主題印成很漂亮的帶色的石版畫。於是,在倫敦、巴黎和維也納的市場上出現了這樣壹些主題的“幻盤”:騎師和他的馬、砍了頭的男子和他的頭、壹個家庭裏的壹對夫婦、壹句話的兩個部分、舞女和她的舞伴、獵人和他的獵物等等。這樣的主題經過旋轉以後,就會結合成為壹個畫面了。 維也納的斯丹普弗爾是壹位幾何學教授,他從“法拉第輪”發現了“牛頓的圓盤”所產生的帶有顏色的扇形形象。這位奧地利教授在他制造的“頻閃觀察器”(Stroboscope)裏首先使壹些薔薇形的、齒輪形的和各種圓形的物體活動起來。這壹發明可以說是科學教育電影的最初萌芽。 以後,斯丹普弗爾和普拉托,又分別在維也納和列日從事使人物形象能夠活動的研究。他們使人物在立體面上運動,由此給予人物以壹種浮雕的感覺,這是在發明“立體鏡”(Stéréoscope)前幾年的事情。普拉托請他的朋友馬杜畫的第壹張畫是壹個象行吟詩人似的用腳跟打轉的侍從。斯丹普弗爾請人畫的壹張畫則是壹個翻跟鬥的賣藝人。 當玩具制造商對最初的技術發展的興趣消失之後,主題的選擇便成為他們註意的對象。這種玩具的發展範圍原很有限,它只要使畫片簡單運動,充其量只需做到象今天動畫片專家所說的作循環不斷的轉動而已。 當時常用的壹些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