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九月開學季|壹首歌和壹段往事

九月開學季|壹首歌和壹段往事

每到九月,在路上的某個時刻,我腦子裏會條件反射播放《九月的高跟鞋》。

因為上學時,我喜歡的電臺主持人,每年九月會播這首歌,齊豫空靈的聲音縈繞耳畔:“脫下疲倦的高跟鞋,赤足踩上地球花園的小臺階,我的夢想不在巴黎、東京或紐約……”

收音機前的我,很想問,為什麽?

那時候,還是井底之蛙的我,夢想就在巴黎、東京和紐約啊。

時光飛逝,上班之余,我開始遊走世界,去巴黎、東京、紐約的夢想都實現。

某年九月,我在朋友圈寫下這段回憶,我喜歡的主持人給我留言說:美夢成真的感覺真好啊。

我回復她:是妳在我心中播下這些美好的旋律和種子。

這之前的很多年,我第壹次遊巴黎回來,被邀請到她的節目做嘉賓,是怎樣的契機,我已記不清,只記得那天見面時,她在直播間送我壹束紫羅蘭,節目開頭我們聽了《午夜巴黎》原聲碟,結尾曲是皮雅芙的《玫瑰人生》。

時間再往前,我上高中,晚自習後,最放松的時刻,是聽廣播,羅傑和程丹主持的《羅丹音樂劇場》,是我當時最愛的節目,片頭那句:“有些理想是永遠沒有機會實現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從此就不可以有夢……”我現在還能壹字不差說出來,出自當年紅極壹時的北京青年報記者安頓的散文《歐洲的天空下不下雨》,程丹和羅傑將它改編成音樂劇在電臺播出。

上大學時,有天聽廣播,程丹說有聽眾要求重播《歐洲的天空下不下雨》,可是她弄丟了劇本。

剛好我買過壹本散文集《動詞安頓》,就將收錄其間的《歐洲的天空下不下雨》復印下來,寄給了程丹,那時年輕,若是現在,當然直接送書。

隨信寄出的,還有壹封簡單自我介紹。很快我聽到重播的音樂劇,以及程丹在節目中感謝我。

接著我考上校廣播臺,老師請在報社工作的學姐張慶回學校給我們做交流講座,講座中,張慶問我們平時聽不聽廣播,喜歡哪些主持人,我舉手說了程丹的名字,她問我,認識程丹嗎,可不可以去采訪她,我不假思索地說可以。

這樣自信的時刻,也是突如其來第壹次。我按節目中播放的電臺聯系方式,找到程丹,她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訪,文章順利見報,我也因此跟隨張慶實習,直到畢業,順利考進報社,和我曾遠遠欣賞的媒體人成為同行。

相對封閉的學生時代,因為親眼見到同壹座城市裏精神世界豐富,活得有趣有品的女子,我知道自己將來要去的地方,過怎樣的生活,對未知不覺焦慮茫然,直到今天,都是篤定聽從內心聲音,不隨波逐流,平凡無奇,自得其樂。

看雜書、聽音樂、看歐美電影、到世界各地旅行,疫情之前,我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疫情來臨,安靜宅著,等待如常,看書,寫字,關註無用之美。

開車時,會聽廣播,偶爾程丹的聲音傳來,依然是我心中這座城市裏最知性最有質感的聲音。

今天看壹個談話節目,講碎片化時代,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每天手機看不完,陳丹青說,進入現代以後,有壹個最直接的後果,人被快節奏的生活裹挾,命顯得非常短,很快過完了壹生,就是當妳回憶妳的壹生,壹會就沒了,人的時間感改變了,陳丹青不緊不慢地說,這是不可逆的,自己還比較幸運,老壹代過來的,是壹個古人,用手機接收信息,也留有讀紙質書的習慣……

想到九月的老歌,學生時代的往事,我亦是壹個古人,在自媒體時代,寫著從不追流量的文字。

人像壹面湖水,字像壹杯白開水,是我的常態。

又是壹年開學季,祝福來到這座城市的年輕人,播種自己的夢想,收獲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