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呀,這幾年來,我也真的看到我的家鄉面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妳看,坎市公路以前僅是壹條又狹窄又高低不平的沙泥路,人車行過, “活蹦亂跳”的。人們個個提心吊膽,生怕掉進路邊的坑裏去。但現在,它成了壹條條又寬闊又平坦又美麗的大公路。全鎮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面。尤其是沿河路變化最快,成了美麗的公園。河岸的柳樹上鑲著壹盞盞精致的燈,河水清澈,再也不像以前壹樣發臭了。每當夜幕降臨,沿河路燈光閃爍,遠遠望去,就像壹條淩空飛翔、騰雲駕霧而來的神龍,靜靜地躺在河岸旁。
走出家門,處處可見高樓大廈。十幾年前,坎市只是壹間間破舊矮小的磚瓦房。但現在,它們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成為了壹幢幢美麗的高樓大廈。原來,坎市街很不衛生,停車的空地成了“垃圾堆”,也沒種植花草樹木,非常雜亂。聽爸爸說,以前街上常聽見老百姓為了油鹽米菜的小事吵架的聲音,晚上壞人還不少呢!現在,街道書店多了、禮品店多了、玩具店多了,商店多到上千家,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讓人看了眼花繚亂……大街上每天人山人海,車如流水,真是川流不息。如今,家鄉處處能聽到人們走向成功、富貴道路的歡歌笑語聲。
以前,家鄉人生活條件不好,家家沒有電視。現在可好了,人們個個爭著奔小康,就連我們坎市中心小學也能與城裏的學校媲美。人們家裏有了電腦、卡拉OK、家庭影院、冰箱、電視、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熱水器……坎市距龍巖中心城市僅29公裏,龍(巖)梅(州)鐵路在鎮區設三級站,省道福三線又穿境而過,成了永定重要的交通樞紐。現在,坎市還是有名的商業重鎮、客家小吃鎮。坎市光有飯店就有二百多家,大酒家十幾個。東街酒樓、小肥羊等品牌餐飲業開始出現;家潤福、勇勇、精博等連鎖超市進駐坎市,七匹狼、雲敦、九牧王等品牌店紛紛登場;就連小吃街——沿河街也不甘示弱。特別是夏天晚上,來自各城鎮的人們開著小車,騎著摩托車,紛紛來到沿河路吃夜宵,人們總是歡天喜地,滿載而歸。聽說就光這條沿河路,壹個晚上竟要吃掉六頭牛,上百頭豬,壹晚經濟收入盡存十幾萬呢!怪不得在坎市投資做生意和買房定居的外地人逐年增多,人們還在我的家鄉的省新村建設示範小區“富家雲景花園”、“金輝花園”購買了商品房,過上了城市人壹樣的生活。過去的坎市街——大夥稱“盧姓街”,如今則成了名符其實的“百姓街”。
我們家鄉地靈人傑,人們打著“寬容、誠信、開拓、進取”的“坎市精神”,把我們的家鄉變成了 永定縣的經濟中心,福建省工業衛星鎮、科技示範鎮,全國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就拿今年來說吧,坎市加快了“新鮮血液”的註入,招商引資工作熱浪滾滾,成功引進500萬元以上大項目就有六個,資金兩億元;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工業,坎市引進了14個。良好的環境吸引臺資近17億元人民幣。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 —300萬噸旋窯水泥建在我家附近,它現在還是全省最大的水泥生產項目呢!目前,我們家鄉正在打造以碧溪重工業區、城北農產品加工區和坎市科技園為支撐的工業發展格局,真正成了龍巖首個財政收入超億元鄉鎮!我們家鄉人真自豪呀!
短短的十幾年時光,我們坎市就有這麽美麗、這麽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正朝著全面奔小康的目標快速前進。我相信再過幾年,坎市就會成為壹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成蔭、富麗堂皇的天堂。
我愛我的家鄉!
2,
東江河畔有壹個美麗的小鎮,她就是我的家鄉——懷集。
懷集的地理位置優越,民風淳樸,我的家鄉既是四季飄香的魚米之鄉,又是壹個工業城鎮。
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聽爸爸說,以前我們鎮只有壹條狹小的泥路通往莞城,坑坑窪窪,汽車壹過,塵土飛揚,交通很不方便。如今,狹小的泥路拓寬成20多米的柏油馬路。其中變化最大的要數鎮中心區的振興大道,振興大道是最繁榮、變化最大的壹條路。只見街道兩旁壹幢幢商業大廈、酒家飯店、辦公大樓、銀行整齊地排列著。妳看那豪華的小轎車,漂亮的面包車,長長的公***汽車------五顏六色,川流不息。大道左邊還有鎮內最興旺的嘉榮購物廣場和鑫鵬購物廣場,購物廣場裏的物品琳瑯滿目,每天都吸引著無數的外來工和當地群眾前來購物,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
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到剛竣工不久的文化廣場遊玩。每到雙休日吸引著很多群眾到文化廣場休閑娛樂。在文化廣場中央有壹個很大的音樂噴泉,噴出了各式各樣的水花和水柱,在五彩繽紛的霓紅燈輝映下,五光十色,千姿百態。文化廣場的北面,是今年剛剛落成的中豪購物廣場,還有那正在裝修的懷集影劇院。
展望未來,懷集人民正朝著“現代業制造業重鎮、商貿強鎮和水鄉新城”的宏偉藍圖邁進。懷集這顆美麗的東方明珠將綻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我愛妳,懷集。
3.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裏遠的山溝裏。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裏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裏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裏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裏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裏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裏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壹去就是壹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裏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裏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裏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裏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裏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裏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壹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裏來雨裏去,壹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裏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壹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墻紙……簡直是拿錢往墻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裏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裏人清晨起來的第壹件事就是將家裏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壹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裏遊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壹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壹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裏遊來遊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壹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裏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裏人的這種“懶”,老壹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裏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三篇~希望有幫助[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