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為什麽18和19世紀的小說都以“法國”和“英國”為主題或背景(如《歌劇魅影》、《巴黎聖母院》等~ ~)?

為什麽18和19世紀的小說都以“法國”和“英國”為主題或背景(如《歌劇魅影》、《巴黎聖母院》等~ ~)?

著名的文獻主要來自那個時期,所以我們所知道的大多來自那個時期。然而,我們錯誤地認為18和19世紀的小說都喜歡以“法國”和“英國”為主題或背景。

但這也和那個時期的背景有關。

首先是背景

政治和經濟基礎

1789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並激發了許多歐洲國家加速反封建的進程。但是革命後發生的事情並不符合人們的預期。在法國,盡管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已經確立,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長期以來,其政權形式和政治制度頻繁變化,各階層的社會地位也發生了多次變化。因此,社會矛盾極其復雜和尖銳;在英國,工業資產階級、金融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之間的矛盾,以及勞資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在德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雖然資本主義有所發展,但整個國家仍然處於分裂和落後的狀態;在俄國,統治階級對內殘酷剝削和壓迫人民,對外大肆擴張,鎮壓法國大革命和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國內農民革命風起雲湧,12月革命貴族也舉行了起義...法國大革命後的歐洲現實引起了廣泛的失望,浪漫主義應運而生。

思想理論基礎

德國古典哲學和空想社會主義也與浪漫主義文學密切相關。當時,德國的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的哲學非常流行。他們誇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天才、靈感、理性自由和精神力量,這對浪漫主義強調主觀精神和個人情感產生了壹定的影響。此外,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但他們不主張政治鬥爭。他們幻想通過階級和解和階級互愛取代社會鬥爭,消除階級對立,最終實現全人類的解放。他們的思想為浪漫主義否定現實、展望未來提供了思想基礎。

③文學基礎

浪漫主義有堅實的文學基礎。法國作家盧梭崇尚自然、個性解放、自由想象和率直表達,寫出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新愛洛伊絲》。英國感傷主義文學強調感情的力量,同情農民的貧困,詛咒那些炫耀家庭和權力的人,並對他人表現出同情。德國歌德提出了“古典詩歌和浪漫詩歌”的概念,認為古典詩歌和浪漫詩歌的基本區別是客觀和主觀的,而席勒也闡述了“簡單詩歌”(古典主義)和“感傷詩歌”(浪漫主義)的區別在於“盡可能完美地模仿現實”和“將現實提高到理想”...這些都對浪漫主義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主要特點

浪漫主義作為壹個具有相同政治經濟基礎、思想理論基礎和文學基礎的詩歌流派,具有以下特點:

(壹)註重表達主觀理想和表達個人情感。

黑格爾曾說:“浪漫主義藝術的真正內容是絕對的內心生活,與之相對應的形式是精神主體性,即主體對自身獨立性和自由的認識。”浪漫主義作家不滿於現實,將崇高的精神生活視為對抗庸俗物質生活的有力武器,因此他們註重表達個人的情感和經歷以表達自己的主觀理想。當他們創作時,他們經常根據自己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客觀現實來寫作。按照朱可夫斯基的話說,浪漫主義詩人通過自己心靈的棱鏡看待生活。因此,他們覺得古典主義所提倡的理性是對詩歌創作的壹種約束,所以他們把情感、想象和創作自由放在首位,強調“詩歌是強烈情感的自然表達”(華茲華斯)和“對理想真理的探索”(喬治?桑)。

(2)贊美自然、詛咒城市文明

資本主義發展物質文明的結果之壹就是城市的工業化,這讓浪漫主義感到非常反感。他們響應盧梭“回歸自然”的主張,將現實的醜陋與自然的美麗相比較,極力謳歌自然的神奇與壯麗。在他們眼中,自然是無所不在的上帝,是精神的避難所,因此它經常作為精神的象征出現,寄托了浪漫主義作家對現實的詛咒和對自由的渴望,例如,普希金的《致大海》和拜倫的《公子?《海勒遊記》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關註民間文學

浪漫主義作家認為民間文學沒有受到城市文明的汙染,並繼承了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它具有想象豐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通俗易懂、形式自由的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也有利於喚起被壓迫民族的覺醒。因此,他們對民歌和民間傳說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從內容和形式上加以借鑒,這對浪漫主義運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追求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為了打破古典文學的刻板和沈悶,浪漫主義作家喜歡選擇古老或異國情調的主題,通過對比、誇張和巧合等手段描述離奇的情節和塑造非凡的人物,以達到令人驚訝的藝術效果。這在雨果的創作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第三,各國的浪漫文學

德國文學

浪漫主義文學最早出現在18年底的德國。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壹般分為三個階段:早期浪漫主義、中期浪漫主義和晚期浪漫主義。

1789年,德國早期浪漫主義代表人物奧古斯特?威廉姆。施萊格爾和他的兄弟弗裏德裏希?施萊格爾在柏林共同出版了《雅典娜神廟》雜誌,宣傳浪漫主義的理論綱領,從而形成了壹個以他們為核心的文學中心,史稱早期浪漫主義(或耶拿學派)。他們主張個性的解放和創作的自由,主張“詩人應該隨心所欲,不受任何狹隘法律的束縛。”

另壹位重要的早期浪漫主義作家諾瓦利斯(1772—1801)原名弗裏德裏希?利奧·波爾德?海豹嗎?哈登伯格是浪漫主義的主要實踐者。他的代表作《夜頌》(1800)分為六章,包括壹些詩歌和散文片段,是在他深愛的未婚妻和他心愛的哥哥幾乎同時去世後創作的。詩人陷入了精神危機,只能在主觀幻想中尋求理想和美的境界。

1805年,拿破侖的軍隊占領了德國,壹些浪漫主義者非常關心民族的命運。他們聚集在海德堡,共同出版了《隱士報》,並致力於民間文學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這被稱為晚期浪漫主義(或海德堡學派)。後期浪漫主義詩人的主要代表是阿爾尼姆(1781-1831)、布倫塔諾(1778-1842)和格林兄弟。阿尼姆和布倫塔諾與編輯壹起寫了壹部民歌集《男孩的魔法號角》。雅各布嗎?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二人創作了兒童和家庭童話,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霍夫曼、查米科和海涅是晚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霍夫曼的作品富有想象力,善於心理分析,神秘而怪誕,與許多後來的作家如尼古拉·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愛倫?愛倫坡、波德萊爾等人都受到了他的影響。代表作《小夏克斯》講述了壹個醜陋的侏儒帶著三根神奇的頭發四處行騙,最後崩潰的故事,對當時的德國現實進行了尖銳的諷刺。

查米科既是詩人又是作家。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說《彼得?《施萊默歷險記》(也被翻譯為《影子的故事》)講述的是貧窮的公民彼得?施萊默把自己的影子賣給了魔鬼,換取了壹個可以獲得財富的幸福包。結果,他沒有得到幸福,反而引起了很多麻煩。最後,他扔掉了幸福袋,得到了壹雙雙神鞋,並在研究自然中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海涅也在浪漫主義的影響下走上了創作之路。他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詩歌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時期的重要詩人。他早期的詩歌創作以抒情詩為主,以《宋集》為代表,主要描寫愛情帶來的歡樂和痛苦以及對社會的不滿。他的感情真摯,意境優美,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許多抒情詩被作曲家譜成歌曲並在世界各地廣為傳唱,如《乘著歌唱的翅膀》、《羅蕾萊和妳像壹朵花》。政治長詩《德國,冬天的童話》(1844)是海涅最重要的作品,它以夢境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在漢堡的所見所聞,揭露和諷刺了德國的專制制度,同時也表達了對人類未來的希望。

英國文學

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產生於18年底,其主要成就體現在詩歌中。開拓者是伯恩斯和布萊克。第壹代浪漫主義的代表是湖湘詩人華茲華斯(1770-1850)、柯爾律治(1772-1834)和騷塞(1774-1843)。他們認為資本主義城市文明破壞了人性,導致了陰謀和自私。只有回歸自然,才能恢復人與人之間的簡單關系,才能使社會健康發展。因此,他們隱居在英格蘭西北部的湖區,謳歌平凡而簡單的鄉村生活和自然風光,描繪神秘而離奇的情節和異國風光。從65438年到0798年,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出版了《抒情詩集》,這標誌著華茲華斯詩歌創作的成熟。這本書在1880年再版時,華茲華斯寫了壹篇序言,系統地闡述了他們對詩歌的見解。這本詩集和這篇序言開創了英國文學史上從詩歌實踐到詩歌理論的浪漫主義新紀元。在序言中,華茲華斯認為“所有好詩都是強烈感情的自然表達”,但這種感情是“在平靜中回憶起來的”。詩歌的內容應該是“普通生活中的事件和場景”,詩歌的語言應該用來賦予普通事物“想象的色彩”。詩人應該是“人性最堅強的捍衛者,是支持者和捍衛者,他所到之處,都廣播著人民的友誼和愛”。

華茲華斯在詩歌創作中實踐了他的理論。他的詩大多歌頌自然,語言平實,意境清新深遠,意象生動感人。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丁登寺賦》、《序曲》、《不朽的招牌》、《孤獨的收割機》和《杜甫頌歌》等。

柯勒律治的詩作不多,主要是長詩《古船頌》、《克賴斯特貝爾》和《忽必烈汗》,其特點是節奏鮮明、情緒起伏、想象力豐富、超自然神秘。《古船頌》(又名《老水手之歌》)是柯勒律治留下的唯壹壹首完整的長詩。在詩中,三個年輕人被邀請參加婚禮,其中壹個在途中被壹個老水手拉著去聽他的航海經歷。老水手說,他的船起初航行順利,後來遇到了大霧和大雪,壹只信天翁給他們帶來了和平。然而,老水手在壹種莫名的沖動下射殺了這只幸運鳥,於是大自然開始懲罰它們。南風把船吹到了赤道,把船上的每個人都困住了。這時,老水手看到壹艘船的殘骸駛來,兩個女人在骰子上賭博,壹個是“死神”。結果,“從死亡中誕生”贏了,她要從老水手身上下來,所以其他水手都死了,但他活了下來。老水手被上帝的仁慈感動了,祝福這個美麗快樂的生物。他醒來後發現露水和雨水已經落下,死去的同伴可以突然站起來操作,船順利前進。然而,它又經歷了壹次波折,贖罪的過程結束了。最後,老水手告誡婚禮賓客:“愛所有的生命,無論大小,祈禱都會有效。”聽了這話,年輕人無意去吃飯,他變得“更認真、更聰明”了。這首長詩主題深刻,在道德、宗教、藝術、心理、環保等方面給讀者以啟迪。

1817年,柯爾律治出版了壹本關於浪漫主義文學的理論著作《文學生涯》。在這本書中,他強調了想象力的作用,認為“詩歌的天才以良心為身體,幻想為衣服,行動為生命,想象為靈魂。想象和幻想的區別在於“想象是人類所有感知的生命力和原始物質資源”,是壹種再創造,而“幻想實際上只是壹種擺脫了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記憶。”“好詩人有想象力,而普通詩人只有幻想。這些理論對英國浪漫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二代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是拜倫(1788-1824)、雪萊(1792-1822)和濟慈(1795-1821)。

珀西。畢曉普。雪萊是傑出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他具有反叛精神,壹生都在追求理想和真理。他的詩語言樸實,想象豐富,音韻和諧,抒情性強。其中大部分是關於自然、愛情和政治自由的。他在詩歌中追求純潔高尚的愛情,為被壓迫者發聲,支持婦女解放運動,渴望充滿光明和自由的理想社會。他的代表作主要有《西風頌》《致百靈鳥》《瑪布王後》《伊斯蘭起義》等。,而普羅米修斯的解放最能代表他的思想。這首詩分為四幕,寫的是為人類偷火的普羅米修斯受到了天神朱庇特的懲罰,被綁在高加索的懸崖上。後來,冥王星打敗了木星,赫拉克勒斯釋放了普羅米修斯,整個世界都沐浴在愛的曙光中。雪萊在浪漫主義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伊斯蘭起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齊秦》和長篇論文《詩論》(1821)的序言中,在西方文學理論史上占有壹席之地。

濟慈(1795-1821)是英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之壹。他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向往古希臘文化,幻想在永恒的美好世界中尋求慰藉。他的詩生動而富有想象力,色彩感和立體感鮮明,滲透著對自由的熱愛和對真美的追求。代表作有《古希臘翁頌》、《夜鶯頌》、《秋頌》等。,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獨特感受,表達了他對美的向往。20世紀的丁尼生、勃朗寧、王爾德和意象派詩人都受到濟慈詩歌的影響,中國現代詩人徐誌摩和聞壹多也是他的追隨者。

司各特(1771—1832)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重要詩人,歐洲歷史小說的奠基人。和彭斯壹樣,他熱愛蘇格蘭民間文學,從1802年到1803年,他出版了三卷蘇格蘭邊境民歌。他的長篇敘事詩主要以蘇格蘭歷史事件和民間傳說為題材,代表作是馬米恩(1808)。他的歷史小說情節曲折,人物對話生動,史料與民間傳說有機結合,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融合,影響了後世許多作家,如薩克雷、狄更斯、雨果、巴爾紮克、普希金、托爾斯泰等。他的代表作主要有《艾芬豪》(1819)和《達沃德》(1823)。

③法國文學

法國浪漫主義形成於1820年前後。它的先驅是夏多布裏昂和德·斯塔爾夫人。夏多布裏昂以英國湖畔詩人為師,德·斯塔爾夫人以德國文學為範,分別將英國和德國的浪漫主義引入法國。在德國和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夏多布裏昂的中篇小說《阿達拉》(1801)的問世標誌著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開端。小說中的女主角阿達拉愛上了年輕的沙克達,但由於阿達拉是基督徒,沙克達是異教徒,他們無法結合。最後,為了不背叛上帝,阿達拉服毒自殺。臨死前,她告訴愛人將來要皈依基督教,並約定死後在天堂相見。他的另壹部中篇小說《蕾妮》是《阿達拉》的續集。書中寫道,年輕的法國貴族勒內壹出生就死了,他的家人不喜歡他。只有他的妹妹阿米莉亞和他住在壹起。後來姐姐堅持要出家。當雷內把她送到修道院時,她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原來她對哥哥有愛意,所以他們不得不分手。從此,雷內孑然壹身,孤獨而憂郁,四處流浪,曾經遠渡重洋,逃到美洲的原始森林尋找慰藉,最終在基督教中找到了精神家園。這部作品出版後,影響很大。憂郁被稱為勒內的“世紀疾病”,因此勒內是歐洲文學中第壹個表現出“世紀疾病”特征的浪漫主義“英雄”形象。

斯塔爾夫人關於文學(1800)和關於德國(1813)的著作為法國浪漫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她在兩部作品中分析了文學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確立了社會學文學批評方法,開創了法國實證主義文學批評的傳統。她明確地將歐洲文學分為南方文學和北方文學兩大類:希臘、意大利和西班牙文學以及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文學屬於南方文學;英國、德國、丹麥和瑞典的文學都包含在北方文學中。在這裏,南方文學和北方文學作為古典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同義詞出現。通過對兩種文學的比較,她明確地稱贊北方文學是壹種“本土文學”,壹種具有“無窮靈感源泉”和“唯壹可以成長和不斷更新的文學”,這為法國浪漫主義最終戰勝古典主義並登上歷史舞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她的兩部自傳體小說《戴爾芬》(1802)和《科琳娜》(1807)描寫了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幸福的才女被社會偏見吞噬的悲劇命運,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代表了她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阿爾方斯。德?拉馬丹(1790—1869)擅長寫愛情和自然。他的《沈思集》(1820)是法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開山之作。另壹個詩人阿爾弗雷德?德?小熊維尼(1797—1863)以寫哲理詩而聞名。他的《古今詩》(1826—1837)和《命運集》(1864)宣揚孤傲堅韌的精神,表現出對現實不滿和同情他人的思想。在他後期的詩歌中,對未來的憧憬隨處可見。

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戲劇家和小說家。他的《克倫威爾序言》(1827)成為浪漫主義的理論綱領,他的劇作《奧納尼》的成功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詳情請參見特殊部分)

喬治?桑是壹位傑出的浪漫主義小說家。她感情豐富,熱愛大自然,喜歡用理想主義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尤其是在接受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後,她的小說充滿了詩意和鮮明的色彩。她的主要作品有:康羅(1842-1843)和安吉。

④俄羅斯文學

19世紀初,在西歐浪漫主義的影響和推動下,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應運而生。俄羅斯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朱可夫斯基被譽為俄羅斯第壹位抒情詩人。受感傷主義的影響,他的詩歌充滿了神秘感和高超的藝術技巧,對俄羅斯詩歌形式和格律的創新以及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二月黨詩人和普希金將俄國浪漫主義文學引向為人民解放運動服務的道路,創作了大量充滿革命激情、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政治抒情詩。他們的作品從民歌中汲取營養,並經常通過歷史人物和民間傳說來抒發情感,謳歌反專制、爭取自由的理想。20世紀30年代,萊蒙托夫繼承浪漫主義詩歌傳統,創作了壹系列譴責暴政、追求個體解放的詩歌,如長篇敘事詩《和尚》(1839)和《魔鬼》(1829-1841)。在小說《當代英雄》中,他塑造了奧涅金之後第二個多余的人物畢巧林。

東歐文學

最早出現在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迅速傳播到歐洲各國,最終形成了壹股波瀾壯闊的全歐洲文學思潮。在東歐,浪漫主義的興起與19世紀初轟轟烈烈的民族復興和民族解放運動密切相關,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和鮮明的民族色彩,出現了以波蘭詩人米斯克維奇和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文學。他們的詩歌不僅具有鮮明的愛國民主思想傾向,而且充滿民族特色和民間文學色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強烈的抒情性,在歐洲浪漫主義文學中獨樹壹幟。米茨基耶維奇的長詩《祭祖》的第三部分批判了沙皇侵略者的血腥屠殺,揭露了背叛祖國、謀求榮耀的波蘭貴族的醜惡嘴臉,歌頌了愛國者頑強的戰鬥精神。裴多菲的敘事詩《雅諾士的戰士》塑造了壹個理想的英雄,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希望和要求。“自由與愛”是詩人對自由最強烈的贊美,在全世界人民中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