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關於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歷史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到了魏晉時期,就有了“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代,到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按中國歷法,農歷八月在秋中,是秋天的第二個月,稱為“中秋”,而八月十五在“中秋”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有許多綽號:它被稱為“八月節”和“八月半”,因為它在八月十五日;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著“月亮”展開的,所以又俗稱“月亮節”、“月亮節”。中秋節的滿月象征著團圓,所以也被稱為“團圓節”。在唐代,中秋節也被稱為“校正月亮”。“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記》說:“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人們送月餅以示團圓”。《帝京風光略》也說:“八月十五,祭月,餅圓,瓜錯分,瓣刻蓮花。.....結了婚的,省親的,回公婆家,說“團圓節”?quot。中秋之夜,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團圓”的習俗,即烙壹個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餅內有糖、芝麻、桂花、蔬菜,外面壓著月亮、桂花樹、兔子。中秋節過後,家裏的長輩會根據人數把蛋糕分成塊,每人壹份,如果有人不在家,留壹份給他們,以示家人團聚。

中秋節時,雲少霧多,月色皎潔明亮。除了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許願團圓等壹系列活動外,壹些地方還有舞草龍、造佛塔等活動。除了月餅,各種時令鮮果、幹果也是中秋節的美味。

中秋節起源的另壹種解釋是,農歷八月十五恰好是水稻成熟的時刻,所有家庭都崇拜土地神。中秋節可能是秋報的遺產。

燈謎的歷史

燈謎是中國民間文學的壹種藝術形式。它是人民群眾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的智慧結晶,源於生活,用於生活;也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智力活動遊戲。它吸引了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愛好者,使人們獲得知識,啟迪智慧,獲得美妙的享受。

中國的燈謎歷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燈謎的雛形“詞”和“暗語”。到了漢代,“隱語”開始分為兩個方向。壹種以描述性特征為主要特征的事物神秘性;另壹種文學玄機主要集中在文字的形式和意義上。在魏朝,它被稱為謎語。隨著隋唐詩歌的繁榮,詩歌謎題大量出現,成為主流。自宋代以來,壹些文人經常在元宵節晚上在各種燈籠上張貼謎語,吸引行人猜射。這就是“燈謎”的由來。清中葉以後,謎術盛行,出現了許多謎術。辛亥革命後,燈謎形成了“南派”和“北派”兩種風格。在舊社會,由於謎語者多為文人,部分文人自負,片面強調高雅,排斥民間燈謎。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文藝方針指導下,燈謎得到了更加蓬勃的發展,燈謎日益完善和豐富,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都有燈謎活動和燈謎學術交流。

吃月餅

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月餅非常好吃,而且當他聽說新人曲江舉辦婚宴時,他命令禦廚將紅綾的月餅包好送給新人。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月餅記錄。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花”之稱,制作方法更加明確。詩人蘇東坡有詩贊曰:“小餅如嚼月,有酥有餡。”薯片是油炸薯片,餡料是糖,它的味道甜、脆、香、美。宋代以後,制作月餅不僅註重口感,還在餅面上設計各種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最開始蛋糕表面的圖案大概是畫在紙上,然後貼在蛋糕表面。後來幹脆用面團模具壓在月餅上。圓月形狀的月餅象征著壹個快樂的團圓,就像第十五個國慶節的圓月壹樣。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來祭月,送給親朋好友。這無疑是漢族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怕百姓揭竿而起反抗,采取每十戶派壹兵監視的高壓政策,只允許十戶使用菜刀。百姓不堪其擾,於是借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裏放壹個蠟丸,用紙包好,上面寫著誓言,餅底還有壹張紙作為提示,以此號召對方為蒙古復興而戰。這種月餅在浙江溫州叫什麽?quot“三金”,根據當地方言的諧音,是“殺緊”的意思。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上經常貼壹張紙的原因吧。

燃燒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壹派美景。然而人們並不滿足於此,於是就有了燃燈助月的習俗。在湖廣壹帶,習慣在塔上疊瓦,在塔上燒燈。在江南,有制作燈籠的習俗。在現代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更為盛行。現代人周雲金、何在《閑說四季》壹文中說:“廣東花燈最盛,家家戶戶在節前十天用竹簽紮燈籠。制作水果、鳥獸、魚蟲等單詞並慶祝中秋節,在糊紙上塗上各種顏色。中秋夜燈用繩子綁在竹竿上,高大的樹木放在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拼成字體或各種形狀,掛在房屋高處,俗稱樹中中秋或豎中中秋。有錢人家掛的燈可以高達幾十尺。家人聚在燈下盡興飲酒,普通人豎起壹根旗桿,兩盞燈籠盡興。”這座城市燈火通明,像壹個玻璃世界。“看來自古以來,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在規模上似乎僅次於元宵節。

詩畫中的“月亮之謎”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華蓋上,謎語壹直是壹顆璀璨的明星,具有獨特的魅力。千百年來,她與中國文化中的其他藝術形式壹樣,與月亮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無數與月亮有關的有趣而有意義的作品。

壹般來說,這些“月亮謎語”可以分為兩類:以月亮為謎語的人和為月亮解謎的人。也許是因為月亮的美麗形象在人們心中是如此的熟悉和深刻,所以以月亮為答案做壹個謎語並不容易,但也不難猜。比如:“明天日全食”,鍵入“月”字;“中秋菊花盛開”,成語“花落月圓”;《月曲》,奏名“月彎”;《冰輪奔湧》,播放電影片名《海漲月升》;等壹下。這些“月亮謎語”很多確實很巧妙,讓人印象深刻,但畢竟由於制作上單個謎題的限制,產量遠沒有以月亮為謎題的作品豐富。後者的創作空間明顯開闊,解謎者的手腳受到的束縛更少,所以謎語的內涵大大擴展,幾乎包羅萬象,作品也更加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其實後壹種神秘應該算是“月亮之謎”的主流。

許多以月亮為謎語的謎語都采取了詩歌的形式,而且大多引用了大家熟悉的唐詩宋詞。比如以李白的“壹輪明月懸京城”作為《水滸傳》中的人物名“秦明”;就拿杜甫的“家裏月色多亮啊!”作為農業術語:“光”;用賈島的話說,“和尚敲月亮門”,打外國地名“關島”;以蘇軾的詩“月滿陰晴”為經濟學術語“自負盈虧”;等等,都屬於這壹類。當然也有很多引用現代詩人的話來創作。毛澤東在1950+00年6月寫了壹首著名的詩《浣溪沙與柳亞子先生》。劉原著中有壹句:“歌唱圓月”,故引為唐詩:“此曲只應天上有”,底鎖謎語,穩當妥帖,結尾可圈可點。

很多《月亮之謎》的風格都是簡單通俗的,散發出壹種樸素的平民氣息。比如:“二月平”,鍵入“朋友”二字;“日月星辰相依,日月* * *存”,打出“腥”字;“壹對明月完好無損,左右立於山腳”,打出“崩”字;“手捧明月”,打成語“掌上明珠”;等壹下。這些“月亮之謎”和“傻”引人入勝,給人壹種親切感和親近感。還有壹些“月亮之謎”,明顯透露出壹種雍容華貴的畫卷。就像“永遠不要把他的金杯空對著月亮!”,用“落尾”演奏京劇曲目《夜杯》;“石城月如鉤”,《聊齋誌異》書名為金陵B;“天涯若比鄰,月是圓的”,鍵入葉劍英元帥的詩《王源》;《明月照我》,直擊晚明作家“歸有光”;還有清朝留下的壹個老謎,“兩次見月必還鄉”,四書裏都會“看壹下”;……猜測這種“月亮之謎”,如果肚子裏沒有“墨跡三分”,恐怕會像“狗吃了月亮也不會說話。”

有些“月謎”已經流傳多年,世人的興趣依然濃厚,不愧為青春的“老年”。而更多新時期產生的作品,無疑讓人在猜測和把玩之後,感受到壹種鮮明的時代風格。比如“和月亮跑上河來”指的是第二個物理術語:“發光”和“波動”;《二十五弦奏夜月》,演奏現代文藝的第壹種形式:“音樂晚會”;“雲破月出影”,玩礦業行話“露天開采”;“憂國憂民明月”,打科技術語“光通信”;等壹下。如果說歷史的足跡可以從每壹個文化藝術的盤子裏追溯,那麽以上的“月亮之謎”不也是壹個證明嗎?

有意思的是,有些“月亮謎語”,同壹個謎語,卻可以分別指代幾個內涵完全不同的謎語,比如掀開同壹個紅色面紗,看到幾個新娘不同的笑臉。比如《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不僅打了“朝天渠”這個名字,還打了第二個外國地名:“仰光”、“巴爾幹”;打完成語“唯我獨尊”;然後打集郵名詞“上品”;還要打拼音字母四:“yowv”;總共有五個答案之多,可謂“射向壹個謎語”。而另壹個現象同樣有趣——“月亮之謎”的壹些謎語和答案,居然可以互相“互換角色”而仍然正確,這真的是“謎團之壹”。比如:“這首歌只應天上有”,電影名字叫《月牙兒》;“月彎九州”,七言唐詩“此曲只應天上”便是壹例。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許多現代“月亮之謎”都來自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人。比如臺灣省的《秋月傾滿時》就打出了美食名“桂圓”;“清流映明月”,生活的日常表達是“美好的”;港澳的“殘月斜影成雙”,放了壹個“多”字;華僑在泰國的《幾時有明月》,命中《詩經》壹句:“三五在東”;……咀嚼、琢磨這些“月亮之謎”,妳能說渴望祖國統壹、骨肉團聚的海外兒女之間沒有深厚的感情嗎?!

“月亮之謎”這個話題,就像冰鏡如玉的月亮壹樣,婉約動人,說不盡。有句話說:“壹輪亮如白晝,正是中秋。”在那月晴朗的夜晚,當朋友和親戚們坐在壹起煮茶時,猜壹個關於邀請月亮來招待他們的謎語是沒有壞處的。相信色彩斑斕的《月亮之謎》壹定會讓妳眼中的月亮比平時更加迷人可愛。

月光下的兔子與民俗

兔子去月宮;

在人們的心目中,兔子是非常善良善良的動物。在古代傳說中,除了嫦娥和吳剛,還有兔子第壹次登上月宮。這是古人的美好想象。

嫦娥登上了月宮。根據《淮南子》等古籍中的記載,是因為她吃了丈夫易向西五娘索要的長生不老藥,飛入月宮,變成了癩蛤蟆。吳剛登上了月宮。據《酉陽雜記》記載,是因為西域男子吳剛修仙失誤,被派去代替月中桂樹。這棵桂花樹是隨著砍伐生長的,它永遠不會停止砍伐。

至於兔遊月宮,最早見於屈原《田文》“何為覺立威,而顧、屠在腹?”。意思是顧和屠在月亮肚子裏,對月亮有什麽好處?兔子是怎麽到月宮的?顧是癩蛤蟆,屠是白兔。晉代傅玄《擬天問》也說:“月中有甚,大白兔在搗藥。”據聞壹多先生考證,這個“白兔搗藥”是由“蛤蟆搗藥”改過來的。

在這壹個月裏,顧和塗從壹件事變成了兩件事。關於他們如何登上月球,民間有壹個傳說:吳剛學仙三年,炎帝的孫子孫伯齡與妻子阿女有染,並生下三個孩子。吳剛死後,妻子感到愧疚,便讓最小的兩個孩子飛到月球上,陪伴名義上的父親。《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孫伯齡,炎帝之子。吳權的妻子,阿女的妻子。壹個懷孕三年的女人,生了鼓,耽誤了,死了。”月中旬,顧和兔被耽擱而死。

好玩的“男妓”:

因為兔子去了月宮,在古代,人們慶祝中秋節,祭祀月亮時用“男妓”。

每當中秋黃昏,壹輪明月高掛天空,家家戶戶都會在庭院裏支起香案,擺上月餅(又稱團圓餅)、水果等供品。此外,還有月光馬和男妓。女人總是崇拜月亮。祭祀結束後,壹家人圍坐在桌前,喝著團圓酒,吃著團圓餅。這是祭祀月亮的古老習俗。

《祭月圖》中的“月光馬”和“男妓”是什麽?這是北京古城的產物。

據《帝都風光略》“八月十五要祭水果糕月;分瓜的話,壹定是刻錯了,比如蓮花紙,月光紙,滿月像,坐在蓮花裏,月光照遍了菩薩。中國的月亮掛在廟裏,壹只兔子拿著杵站著,在臼裏搗藥。最小的約三寸,最大的約三寸,工人金碧輝煌。”這裏說的“月光紙”是紙馬,也就是“月光馬”。《燕京年》說:“京師喚神馬,不敢聲討神馬”。這月光馬,上半部分畫的是月亮星王,下半部分畫的是月宮、鬼殿和男妓,男妓正在吸毒。五顏六色的畫令人眼花繚亂。

至於男妓,在《燕京年譜》中也有記載:“每逢中秋,城裏聰明的人用黃土做壹個蛤蟆兔子像出售,稱為男妓。”舊社會,東四牌樓壹帶常有男妓的攤子,賣男妓過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燭也有出售。

這個男妓,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作,已經個性化了。那是壹只兔子的頭,拿著壹個玉杵。後來有人把男妓塑造成頭戴金盔、盔甲閃亮的武士,有的是獅子、大象等騎獸,有的是孔雀、仙鶴等騎鳥。尤其是男妓騎虎難下,是壹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壹種男妓,肘關節和下頜骨可以活動,俗稱“巴大嘴”,比較討喜。雖然是祭月,但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壹個很棒的玩具。

射木兔和食兔兔的肝臟:

俗話說“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習俗。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同樣是兔子,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習俗。

1000年前的中國遼族,原名契丹族,起源於東湖,是遼河上遊的遊牧民族。因為契丹人是遊牧民族,所以對兔子等小動物並不感到意外,也不把它們當作聖物來崇拜,而只是狩獵對象。由此看來,他們還產生了與兔子有關的娛樂和飲食習俗。這些習俗不僅有趣,而且具有濃郁的北方特色。

與江南三月三出郊外踏青,舉行歌會不同,北方舉行了各具特色的騎射活動。每年的這壹天,遼人都要舉行射木兔的比賽,這也是射箭比賽的例會。參賽者將壹只木雕兔子放在選定的地方,參與者分為兩組。射木兔不如射馬。有趣的是,輸的壹組必須向贏的壹組下跪,表示祝賀和尊重;勝者不用下馬,仍騎在馬上,拿個酒盅,壹飲而盡。(見《燕京雜記》)由於兔子前腳小而短,後腳大而長,所以跑得快,不可捉摸。所以,只有聰明的射手才會開槍。這種象征性的射兔活動可能是為了在遊戲中寄托人們對今年豐收的祝願。

每年重陽節,遼人還有吃兔肝的飲食習俗。那壹天,遼朝統治者首先帶領大臣和部落舉行射虎活動,規定射少者罰重陽宴壹次,大概也是對騎射的鼓勵和考核。拍攝結束後,選擇高地,搭起帳篷,給漢朝的官員們喝菊花酒;同時將兔肝切塊,停止用鹿舌醬食用。兔肉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兔肝比較好吃。遼人當然不會忘記這道美味。

中秋節祭祀和賞月的習俗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日正好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中國古代歷法把秋天中間的八月稱為“中秋節”,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滿月視為團圓的象征,所以8月15日也被稱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以“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旅居他鄉的遊子們更是以月亮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仰頭望,是月色,再仰身,忽思故鄉”等詩,“知今宵露為霜,家中月色多明!”杜甫的《春風綠在江南岸》,宋代王安石的《明月幾時照我》,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壹個古老的節日,祭祀賞月是壹個重要的習俗。古代帝王有春日祭月的社會制度,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風尚。後來賞月比祭月更重要,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娛樂。中秋節賞月的習俗盛行於唐代,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明、清時期,拜月的宮廷和民間賞月活動規模更大。到目前為止,中國有許多歷史古跡,如拜月祭壇,月亮亭和月亮塔。

北京的“月壇”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用於皇家祭祀月亮。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時,就在露天搭起壹個箱子,桌案上擺著月餅、石榴、棗等水果。拜月之後,壹家人圍坐在餐桌旁,邊吃邊聊,欣賞明月。現在,拜月的祭月活動已被群眾大規模、豐富多彩的賞月活動所取代。

雖然祭月習俗的起始日期無法確定,但根據現有的文字資料,漢代梅城《七發》說,“客曰:我將盼八月,隨諸侯去廣陵曲江”,這可能是今天中秋節後觀察錢塘膛俗的由來。大約在魏晉時期,中秋節開始賞月,但並沒有成為壹種習慣。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歐陽湛在《長安月詩序》中說:“八月在秋,季始於孟,十五在夜,月中。季之大道,寒暑連,月數圓。”直到宋代才正式定為中秋節:“中秋前,各店販新酒,貴家裝飾亭臺,而民爭酒樓戲月,千裏之外歌聲四起,月餅被列為最佳節日用品。蘇東坡有壹句很美的話“小餅如嚼月,有酥有餡”。南宋的中秋活動更是豐富多彩:百姓互贈月餅,取團圓之意。現在是晚上,人們欣賞月亮,或者去湖邊和海邊,沿著它遊泳。蘇堤之上,和白天壹起踩歌沒什麽兩樣。並在河上投下壹萬盞“小紅”(小羊皮燈),亮如繁星,十分可觀。明清以來,“賞月”的習俗更加盛行。很多地方還形成了燒香、走月、放天燈、栽中秋樹、點塔燈、舞火龍、拖石頭等特殊習俗。時至今日,中秋節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舞龍、點塔燈等民俗依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