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愛情。“有緣千裏來相會”,導演為男女主角安排的相見正印證了這句話,不過“浪漫”的有些離譜,甚至可以用荒唐來形容。特裏斯坦率眾打敗了壹支愛爾蘭精銳軍,不過自己也受傷中毒假死。同胞為他舉行海葬(放在小船裏漂向大海,還要射上火箭),接著奇跡就發生了:特裏斯坦不僅沒有被火燒著半點,還漂洋過海從英格蘭壹直漂到了愛爾蘭。而伊索爾德就在海邊發現了他,拖進秘密的小屋,馬上就脫光了衣服為他取暖。對導演來說,我們的這位公主壹定是個超級善良的大聖人,不然也不可能對壹個第壹次見面的陌生男子就“坦呈相見”、“肌膚相親”的。“海灘幸存”、“肉體取暖”,這樣俗爛的橋段被生硬的用來嫁接愛情,反而從壹開始就讓這段傳奇失去了應有的光芒和氣質。
特裏斯坦傷好後回到英格蘭。接著就替國王出戰,參加愛爾蘭國王舉辦的比武招親。由於當初伊索爾德告訴他的是假名,所以特裏斯坦壹開始並不知道這位招親的公主就是救他並相愛的伊索爾德。這是影片改編中少有的亮點(歌劇中是國王派特裏斯坦主動去求親的,知道彼此的身份的,不過這裏也有非原創、抄襲之嫌),伊索爾德有了獲得自由和愛情的機會,但特裏斯坦則擔著國王的使命,騎虎難下,只得壹起回去復命。
影片去掉了以後情節中原有的關於迷藥的重要內容,讓兩人的偷情完全是因為愛情的關系。這應該符合現代人觀念的表述,交錯愛情與道德、義務,加深其中的沖突來強調悲劇性。不過這樣壹來就顯得猶豫嬗變,愛情和義務無法徹底放棄某壹方,結果是對任何壹方都缺乏足夠的尊重,有了讓人可以苛責的地方。瓦格納歌劇的改編則非常精彩、非常的戲劇化,既讓特裏斯坦和伊索爾德真心相愛、又保留了傳說中關於迷藥的部分。兩人在回英格蘭的船上,面對相愛而不能愛的命運,準備雙雙服毒自殺,對君主和丈夫、也為愛情盡忠。但公主的女仆卻用具有魔力的迷藥代替了毒藥,結果私情變成不可抑遏的熱情,愛情徹底釋放,他們可以拋開命運,用熱情坦然的面對最後不可避免的死亡,那份炙熱、濃郁的情感完全爆發,將整個故事也推向最高潮。當然電影和歌劇不同,時代也不同,創作者的表達當然也各異。但顯然電影中愛情的純粹和感染力都很有限。
過程和意圖都很不壹樣,最後的結局當然也不壹樣。電影在最後讓特裏斯坦最後放棄了愛情,加入戰鬥犧牲了。壹個為愛而死,壹個為國捐軀,好壞得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價吧。
愛情不是唯壹的重點,轉化成了歷史的點綴和無奈。電影的很大篇幅被花在了描寫國仇家恨上。整個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抵抗外族侵略、謀求民族獨立的基礎上,背景放大,叛徒、內訌、誤會也壹個不少,但場景、敘事卻很簡陋,戰爭場面、即便史實如此放到電影裏也是讓人笑話的。硬裝的外殼還不如純粹的愛情的悲壯來的有史詩的味道。而影片壹開始小特裏斯坦則就親眼目睹了父親的慘死,仿佛英雄就壹定要如此成長,最後還要為國殺身成仁才能圓滿。情節的設置隨意,缺乏重心和必要的呼應,各個人物出場時都很有型,但隨著劇情的展開反而壹個個沒有了個性,白白浪費了詹姆斯·弗蘭科壹張亦正亦邪的英俊的臉。
外有古裝史詩的殼,內有悲劇愛情的誘惑,再加上養眼的俊男美女,影片吸引人的元素看著還真不少。可惜,有景無情,有形無韻,愛情和歷史的簡單結合也沒有豐富彼此的內涵,,流水般的電影最後呈現的是壹出庸俗化的千年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