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是影片中使用的各種催眠技術,種類繁多,甚至可以作為了解催眠技術的壹個入門教學了。
先說直接催眠法的技術,首先是眼睛凝視法,影片中使用的道具是懷表,用它的好處是讓被催眠者不僅可以凝視重復的擺動,還可以聽到單調重復的滴答聲, 從而快速導入催眠。影片中的用的凝視法並不限於盯著看懷表,還包括催眠師的眼睛,煙頭,筆塵(沈醫生在試圖催眠徐瑞寧時所用到的)等等,讓觀眾感覺處處有催眠,防不勝防。
其次是聯想法導入催眠的運用,通過讓被催眠對象在頭腦中產生想象的畫面,進而引導他進入更深的催眠狀態,這個想像的畫面,既可以是對象憑空創造的壹個形象或場景,也可以是過去記憶中的的壹個場景,這種方法在影片中使用的次數也非常多,如果有興趣,大家在觀影過程中也可以註意壹下。
再次是反復加深技術,這種技術的做法就是不斷引發被催眠對象喚醒,再不斷地導入催眠,從而讓對象進入更深的催眠狀態,影片中徐崢和莫文蔚不斷的互相催眠,又不斷的喚醒,再不斷的進入催眠……實質上確實使用了這種反復加深技術,不知道是劇情的需要,還是編劇越催眠技術的特意安排。這也是我很喜歡用的壹個技術,效果很好,在催眠中,把對象喚醒調整下身體的姿勢,反饋壹下感受,接著再導入催眠,可以避免被催眠對象長時間保持壹個姿勢造成的肌肉疲勞。
然後再說壹下間接催眠,這是影片中讓觀眾感覺比較玄乎的地方,在影片中叫做清醒催眠,也有人叫做隱性催眠;就是讓人在清醒狀態下,通過交流談話或者環境暗示,讓對象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催眠狀態。整個影片框架也是在這種理論的基礎上搭建的,為了讓觀眾了解這種催眠技術,影片還特意讓主人公對這種理論做了壹個講解,給劇情的勾畫做了壹個鋪墊。如,影片中多次用到了環境的暗示,通過水,聲音、光線等,或某壹個詞語(如影片中用到的“船長”),讓對象不知不覺中產生聯想和回憶,從而再進壹步導入催眠。
另外,影片中有這樣的壹個比較的高級催眠技術是:混亂技術。該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壹些異乎尋常的語言,動作,表情等,讓被催眠對象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造成信息過載,引發神經失衡,觸發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繞過對象的意識評判區,從而導入催眠。仔細分析壹下,影片中壹直在使用這種技術,如,影片中心理咨詢室故意布置得非常怪異,無形中給予被催眠對象壹些混亂;催眠師故意把懷表掉在地上,也是壹種混亂;來訪者任小妍怪異的心理行為本身就是壹種混亂,突然去撥弄鐘表指針,突然把水潑出來等都是壹種混亂技術的應用,以及從其他咨詢師傳來的大量信息,也加強了這種混亂,所以,對象沒有理由不進入催眠狀態了。
當然,能把這種隱性催眠技術運用的如此嫻熟,絕非等閑之輩所能及,我想,即使催眠大師艾瑞克森還在世的話,也未必能做到。
現在問題來了,現實中,到底有沒有可能做到影片中那樣的催眠?我的答案是,有可能。但前期必須做大量的鋪墊工作,我不可能在壹次咨詢過程中做到這樣的效果。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及另外壹種心理技術技術,這就是“心錨”的建立。所謂“心錨”,就是人的內心某壹心理狀態或行與另外某壹動作或表情之間的錨定,它的基礎是條件反射。比如開車時看到紅燈就不自覺的踩剎車,這就是壹種“心錨”。影片中,被催眠對象,壹看到有節律的“壹,二,三”運動形式就會被催眠,如聽到數數123,看煙頭有節律的3次壹熄壹滅,三次晃動水杯,撥動三下鐘表針等都能迅速地導入催眠狀態,要實現這種簡單的瞬間催眠,壹般就需要“心錨”的建立,而建立這樣的“心錨” 壹般還得在催眠狀態下,所以這樣的“心錨”又稱為“催眠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