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理學的歷史
1916年,德國心理學家雨果·明斯特伯格出版了《電影:壹項心理學研究》,提出“電影不存在於電影上,甚至不存在於銀幕上,而只存在於實現它的思想中”的理論,強調電影是“壹種心理遊戲”,進行了電影心理學研究的首次嘗試。65438年至0932年,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艾因海姆的《作為藝術的電影》從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出發,系統地研究了電影影像的物理特征、視覺表達的遺傳要素和電影作品的藝術特征,強調了“心理結構能力”和“審美主體的能動性”的觀點,提出了“部分錯覺理論”和“影像偏差理論”,這些理論都是無聲的。(見《局部幻覺論》)1940年,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的《電影心理學導論》論述了電影的本質、蒙太奇表現手段和明星制的心理學基礎。40年代後期,法國電影理論家讓·馬紮雷的《電影與心理學》和莫裏斯·梅洛-龐蒂的《電影與新心理學》對壹般主觀鏡頭進行了分析,是電影心理學的重要論述。1963年,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裏的《電影美學與心理學》(第壹卷)問世。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對影像、全景鏡頭、主觀鏡頭、景深鏡頭、移動鏡頭、結構、色彩、音樂等元素進行了心理學解釋,尤其從心理學角度探討了蒙太奇的合理性,提出了電影作品的“影像-符號-藝術”。蘇聯電影理論家謝·金茲堡的《電影理論概論》從視知覺的角度探討了運動和深度的心理學原理。本文以知覺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學為基礎,研究觀眾心理和電影心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