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診療模式,是對壹種醫學在診斷和治療中主導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煉的語言對該醫學臨床思路的扼要表述,並能反映出其學術特色。自古以來,關於中醫學的診療模式存在多種說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療、辨證論治、察質論治及對癥治療等。在諸診療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導或涵括其它診療模式者,稱為主體診療模式。
診療模式不同於醫學模式,後者是指壹種醫學認識和處理疾病的基本觀點或出發點,比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會”,被認為是現代醫學模式,而前者則是對壹種醫學的診療規律和臨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較具體和實際,如前述的“辨病治療”之類。
1.2 審機定治是《內經》的主體診療模式
《內經》為中醫學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診療模式當然也不例外。在《內經》中論述過的眾多診療原則中,最強調者莫過於“治病必求於本”(《素問 . 陰陽應象大論》)。這裏,“治”兼診斷和治療二義,“本”指疾病的本質、根源,此處具體指陰陽失調的病機。而《素問 . 至真要大論》在論及診治有假象的病例時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誡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應首先識別其真正的病因病機,然後針對病機而治。該篇還以“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為例,說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熱、寒現象,抓不住其陰虛、陽虛的內在本質,必然誤治。正是基於審察病機便是 “求”病之“本”這壹認識,該篇才反復強調“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對此,元代名醫朱震亨曾斷言:“考之《內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療病者,先察病機’,此審病機之意也。”“此求其病機之說,與夫求其本,其理壹也。”〔1〕對於中醫學來說,病機就是對疾病本質的高度概括。而“審察病機”,則是透過疾病的現象——癥狀、體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質——病機。可見,《內經》治病求本的診療思想可用“審機定治”壹詞簡明地表述之。
由《內經》奠基的中醫臨床工作可分為五個環節或步驟,即四診、辨證、識機、立法和處方。在中醫的診斷過程中,四診是為辨證收集必要的臨床信息(即以癥狀、體征為主的證候),辨證則是運用中醫理論對證候進行思維加工,最後識別病機及病名。而在中醫的診斷結論中,病機為主體,病名是次要的。因為確立治療法則的主要依據是病機而不是病名,因而識機便成了辨證的目的和歸宿。《內經》雖無“辨證”壹詞,但審察病機(審機)以辨析證候為基本手段, “審機”實已概括了辨證和識機的內涵。中醫臨證時確定治療法則的要素雖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據卻是從診斷中獲得的病機結論,而處方只不過是落實治則的具體方法和措施。由此觀之,中醫的診斷主要是對病機的求本診斷,中醫的治療首先是針對病機的求本治療。而“審機定治”壹詞則切中肯綮地勾畫出了中醫學基本診療規律和臨床思路要領。為此,明代大醫張介賓極力推崇《內經》所述的“病機十九條”:“此正先聖心傳,精妙所在,最為吃緊綱領……夫病機為入門之道,為跬步之法。”〔2〕《靈樞 . 本神》強調:“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所謂審“病形”、知“虛實”,就是辨證識機,簡稱“審機”;“謹而調之”,是謂針對五臟的虛實病機,分別采取相應的補瀉調治法則。這是《內經》重視並闡述“審機定治”診療模式的壹個例證。
《內經》也論及其它診療模式。例如,《靈樞 . 癰疽》用“菱翹飲”治療“敗疵”,屬壹病壹方,乃“辨病治療”之例;而《靈樞 . 根結》所謂“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剽悍滑疾也,”則是“察質(體質類型)論治”之例。然而,這兩種診療模式在《內經》中僅處於次要地位,並在壹定程度上從屬於“審機定治”。可以斷言, 把 “審機定治” 看成是《內經》倡導的主體診療模式是毋庸置疑的。
2 “審機定治”對中醫學的深遠影響
2.1 建立了中醫學診治疾病的主導思想
由於《內經》提出並倡導的治病 求本——“審機定治”診療模式,概括了中醫臨床思路的要領,揭示了中醫學的基本診療規律,能夠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兩千年來已被歷代醫家奉為圭臬,成為中醫診治疾病的指導思想和首要原則,即中醫學的主體診療模式。試舉數例為證。東漢醫聖張機在《傷寒雜病論 . 自序》中說:“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這裏“見病知源”就是辨證識機之意。《傷寒論》126 條:“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前四句屬辨證,“有血(瘀血)”為識機,“下之”謂立法,“抵當丸”是處方。全條證、機、法、方壹氣呵成,充分體現了審機定治的經旨。唐代大醫孫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機。”〔3〕 強調察候病機是醫者臨證治病的首務。金代名醫劉完素亦說:“故察病機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後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無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審機和施治之間的因果聯系。明代宿醫周子幹認為:“見病醫病,醫家大忌,……若見壹證即醫壹證,必然有失;唯見壹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5〕從正反兩方面闡述了“求其證之所以然”,即審機的極端重要性。當代已故名醫嶽美中也指出:“見癥狀要進壹步追求疾病的本質,不可僅僅停留在寒熱虛實的表面上,……務期細密,才能絲絲入扣,恰合病機。”〔6〕要求醫生審察病機必須細致、準確,使之同實際病情完全壹致,才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2.2 奠定了中醫學的主要學術特點和優勢
人們談論得很多的中醫學特點是“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然而這正是由審機定治的診療原則所決定的。因為同病之所以異治,是因其病機不同,異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機相同。整體失衡的疾病觀和整體調節的治療觀是中醫學的另壹特點和優勢。所謂“整體失衡”,是說人之患病,乃壹定病因作用下人體內部及體內外的平衡協調狀態遭到破壞,即整體失衡或曰“陰陽失調”的結果。具體可表現為寒熱盛衰、邪正虛實、氣血津液失常等多種類型,而這些都屬於病機的範疇。因此,弄清某壹患者現階段整體失衡的具體內容,就是識別其當前的病機。所謂“整體調節”,就是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機結論,施以或補或瀉,或溫或清,或固或通等適宜的治療法則及相應方藥,使患者機體達到新的整體平衡協調,從而恢復健康。可見,中醫學整體觀念在臨床上的落實,亦依賴於審機定治這壹診療模式的貫徹。
人、病兼治而以治人為本是中醫學的又壹特色和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壹,中醫不僅辨病治病(包括中醫和西醫的病種、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種疾病雖有自己特定的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及診療規律,然而醫生臨床上面對的並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壹患病的個人。每個患者都是具有精、氣、神而能自主活動的生物體,因而病人遠比疾病復雜而多變。所以治人重於、難於治病。《素問 . 疏五過論》之“從容人事,以明經道”和《靈樞 . 師傳》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點又在調神。如《素問 . 湯液醪醴論》告誡:“精神不進,誌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於病人精、氣、神的狀態及變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經診斷得出的病機結論中,審機定治實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徑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則,它要求治療時應充分考慮到病人的年齡、性別、體質類型、職業、愛好、飲食及生活習慣等對病情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也程度不等地蘊涵其病機結論之中。例如,幼兒易虛易實,老人氣血虛弱滯澀,婦女有余於血而不足於氣,體質類型不同者對病邪的易感性和對病性的趨同性亦不同等,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壹定的形式參與了病機的形成。可以斷言,審機定治是構建中醫學治人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2.3 為中醫學理論的規範化創造了條件
鑒於中醫學的流傳和教育長期沿襲私相授受的方式,中醫理論中不少術語、概念的解釋和使用存在著混亂和分歧,這對中醫學的現代化發展及走向世界極為不利。而審機定治的診療模式可為澄清其中壹些重要的詞語作出貢獻。例如,中醫常用的“證”或“證候”,即《內經》所說的“病形”、“病狀”,皆指疾病的現象,乃中醫診斷的憑證。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機,才是疾病的本質。因此,有些教科書把“證”釋為綜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實即與病機概念等同,這顯然混淆了疾病的現象和本質,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謂“辨證論(施)治” 被視為中醫學的基本規律和特點而風行壹時,然而如前所述,在中醫臨床過程中,辨證是為識機服務的,病機才是中醫診斷的主體和中醫治療的首要依據。而“辨證論治”壹詞中缺乏關鍵詞“病機”,則診斷既落不到實處,治療又失去了依據,中醫學的基本規律和臨床思路便表達不出來。因此,它的文字構成同它所欲表達的內容差距較大,而“審機定治”卻能勝任這壹任務。
2.4 為中醫學的現代化發展提示了方向
中醫學的歷史和現狀業已證明,審機定治作為中醫學的主體診療模式,是推動中醫學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強大動力,病機學已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當之無愧的核心。〔7〕目前,中醫學正處於現代化及國際化的“前夜”,其發展的突破口便成為中醫學界與中西醫結合學界關註的焦點。中醫學術發展史表明,歷代名醫成就的取得,各種學術流派的形成,無不來自新的病機觀點的創立或原有病機觀點的深化。考察中醫臨床、教學、科研的現狀就會看到,病機研究進展緩慢和病機理論的滯後,已成為制約上述諸領域迅速發展的“瓶頸”。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中醫學的有識之士大多認為,中醫學的現代研究應從“證”的實質著手,而這裏所謂的“證”是指由某壹病機引起並以其命名的證型(證候類型)。如“脾虛證”就是由“脾虛”病機引起的證型,換言之,食少、納呆、腹脹、泄瀉、身倦乏力等壹組證候僅是“脾虛證(型)”的外在表現,而“脾虛”這壹病機才是其內在實質。因此,從證的實質著手意味著重點研究各種病機的形成、變化機制及其物質基礎等。總之,抓住病機研究這個突破口,就能帶動整個中醫藥事業全面、深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