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分別就大學生的疑惑和理想的樹立與實現做了深刻的講解.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俞敏洪當初為了能考上大學,三次拼搏兩次落榜的經歷.
他證明了夢想是需要堅持的,對我而言又壹次使我確立了追逐夢想的路程.
大學生是社會中的壹個特殊群體,多數的大學生懷著父母的期望將自己的命運押在了大學這片肥沃的土地上.
但有多少人真正利用這段人生的黃金期塑造出了想要的自己,又有多少人將定下的宏遠目標實現了呢?浙大校長鄭強對此為當代大學生做出解答.
鄭校長從自己的求學經歷談起,講到他為了上大學而受的艱苦,即便環境再惡劣,只要堅持實現目標,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雖然困境不可復制,但為了夢想打拼的路程卻殊途同歸.
人處於青年時期,多去歷練也多經歷壹些困難和磨難是有利於成長的,他這樣說道.
自古逆境出人才,愈挫愈強,誠然如此.
鄭校長還提到大學的學習中要多體會大學的歷史和文化,壹所大學最寶貴的財富不在於有多少本圖書和多麽好的師資,而在於它自建校以來養成的獨特品格,它的歷史與文化沈澱成厚厚的底蘊,不斷溫養壹代代學子,塑造他們的精神.
而壹個人的精神亦可影響整個大學,2012年被稱為“貴州省最堅強女孩”的肖麗即使這樣壹個人.
因身患癌癥,在只有壹個人的考場參加考試,以文科544分通過重本分數線,貴州大學負責人前往醫院看望肖麗,並表態將錄取肖麗.
這樣壹個勇敢而堅強的強者,面對病魔毫不退縮的勇士,進入貴州大學後,將會為其中的學子以及後來的人樹立榜樣,給貴州大學添上壹筆精神財富.
壹個足夠強大的人可以影響周圍的環境,我能否成分為這樣的人,如何去努力實踐將稱為關鍵.
這壹點在俞敏洪的.講說中也提到了,“做到比想到更重要”.
俞敏洪的成功經歷為眾多人知道,看上去像個樸實的農民,人們習慣地稱他為老俞.
他講道成功是因為壹個希望,為了改變現狀而努力,奮鬥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而失敗是成功路上不可避免的障礙,就像老俞的高考失利.
知恥而後勇,失敗也是促使反彈的力量.
相信奮鬥的力量,相信壹切都是可為的,篤定信念去走好自己的路,我的成功就在腳下.
失敗是人生的財富,在每個失敗的岔路都能糾正不完美的自我,所以有時失比得更重要.
大學在壹些人眼中別定義為“象牙塔”,與社會差距過大.
目前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題,很多人在抱怨教育體制.
我認為過多地苛責環境不能改變現狀,充實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鄭校長談到大學生工作時這樣說:“喜愛的工作不好找,繁重的工作不愛找.”大學生畢業後到社會中面臨著“別選擇”的問題,讓自己適應各種“被選擇”才能提高競爭力.
處於大學的環境中,任何人都沒有必要去抱怨,大學是理想的搖籃,我們要愛自己的大學生活,付出才能得到愛.
豐富生活,進行藝術和體育活動,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
在各方面的學習中,夯實基礎最重要,不求面面俱到.
我為了壹個簡單的夢想來到大學,我愛我的夢想,帶著渴望迎向目標.
因為愛我的生活,所以從不舍得抱怨,因為愛我的未來,所以積極去奮鬥每壹天.
因為愛,所以付出,因為付出,所以更愛.
開講啦觀後感1000字
看了好幾期的開講啦,這期讓我有了做筆記的沖動,因為覺得好多話都好喜歡.
這個老戲骨的話真的耐人尋味.
確實他演了很多戲,但是我看得並不多,卻我知道他的名字,哈哈,很熟悉的壹張臉~他說成績不好,考高中考了3年才考上,因為覺得青春經不起等待,父母付出了很多,所以不能不努力考高中了.
他說,我現在跟妳們講就是兩句話就帶過去了,可是是真的兩年就過去了啊.
壹下就打到我了,也許以後回想起來如今的壹些經歷,會告訴別人我考研考了2次啊,我司考考了幾次啊,六級考了5次啊,好像就是壹句話,可是是真的半年壹年的積累啊,真的不應該壹直不夠努力的去考試啊,花的是時間啊,這個時間如果拿來學東西可以學多少了啊,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就讓這以年為單位的時間流逝了,深刻檢討我對我的英語六級的不重視!!
他說他換了很多工作,他的父親對他說,妳要是幹壹行怨壹行,是因為妳自己見識不夠.
又打到我了,那些壹直抱怨自己工作的人,大概就是對那壹行不夠了解吧.
其實我覺得每壹行都有自身的魅力,不然怎麽還是那麽多的人熱愛著自己的職業.
就是見識不夠啊,老是看到工作的局限性,看不到好的,愛抱怨的人生裏抱怨成了家常便飯,沒有樂觀的心態了.
不過還是要經歷過壹些工作以後,才會找到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工作吧,換工作也多正常的,特別是剛開始工作的人.
他說,青春不留白.
是啊,青春是那麽的美好,以至於不管我們怎麽度過我們的青春,回頭看的時候都還是覺得有遺憾,可是我們的青春都沒有留白吧.
不管是叛逆也好,早戀也好,都是轟轟烈烈的走過來了,雖然現在會想,如果回到高中初中壹定好好學習啊,可是那樣的青春是不是就留白了呢?可是非常努力的學習的高中時代,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自己很牛吧,那個時候每天6點多起床,12點以後才睡,每天都是很長時間上課,現在大概做不到了吧,但是那個時候都沒覺得有什麽啊,多正常的生活,不管怎麽說,經過高中的生活都是牛人.
他說他26歲才第壹次戀愛,失戀了,很痛苦,然後他終於明白了,如果愛是壹種恩賜,是壹種給予的話,那只不過是我不能夠接受前面那段時間大量的自我投入的壹個失去而已,根本與愛無關.
又打到我,就是所謂的不甘心吧,多少人失戀以後都是這樣的想法,卻不自知,所以各種痛苦和糾纏.
經常都覺得很多人真的不會愛,真的不會,愛壹個人那裏是糾纏啊,是努力完善自己,為了站在對方面前不會感到任何的自卑.
完善自己才是愛對方的最好方式,當然也要和對方有溝通,不是壹個人完善自己而完全與對方沒聯系.
也是看了很多相關的書跟視頻才慢慢體會到的啊.
他說,他父親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裏,有時候已經意識不清了,老年癡呆,有時候還是清醒的.
有壹次他問父親人生最美好的是什麽,父親說是穿衣吃飯.
人生最美好的竟然是穿衣吃飯.
就是最先要滿足的需求.
心理學家馬斯洛有壹個很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是說人有5個層次的需求,首先是生理的需求,然後是安全的需求,歸屬和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求.
看吧,生理需求是第壹位,包括了穿衣吃飯.
最基礎的需求被滿足了就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是要懂得知足吧,也要學會感恩,知足和感恩是分不開的吧.